第54章 管理變革的方針(6)(1 / 3)

建立金種子計劃,通過實踐比如iSales[54]、配置打通、交付上ERP,一個個國家推,成功了,就一分為二,就從這個地方補充到其他國家打仗去。新的打了勝仗以後,又產生一批人,就這樣幹部螺旋式洗澡,把優秀的人洗上來了,培養金種子。一大批新的幹部提拔,都是有成功實踐經驗的,為什麼不能接管代表處?為什麼不能接管華為公司的總部?要雄赳赳、氣昂昂殺回總部來。誰說二十幾歲不能當將軍?(來源:任正非在公司內控與風險管理“三層防線”優化方案彙報的講》,2014)

訓戰結合就是訓練和作戰是一回事。所有訓練的表格要和我們實際操作的表格是一模一樣的,代碼、標識符等也是一模一樣的。我們現在就是要把賦能簡單化,簡單化就是我不給你講原理,我直接給你講作戰,那麼有沒有人能悟出原理呢?悟出原理的將來就是戰略家。訓戰結合的賦能和考試全以沙盤為中心。比如,在德國代表處建立教導隊來培訓,參加人員包括做賬實相符、LTC、“五個1”工程的綜合管理的員工。準備變革的代表處來幾個人學習,將代表處沙盤帶來,做作業、考試都以沙盤為中心。在現實工作中,我們不主張多考試,因為浪費實戰時間。但是在華大培訓,主張多考試,一個星期至少考三次。培訓結束之前,先把你自己的沙盤講清楚,畢業後帶著沙盤回去,一邊實踐,一邊修改,最後看結果。(來源:任正非在華大建設思路彙報會上的講話,2014)

華為通過二十幾年的作戰,摸著石頭過河,成長到今天不容易。如果我們采取循環作戰的方式,把一部分員工抽回來賦能,再走向戰場,他們一定比現在厲害。鋼鐵戰士不經過培訓,如何能當將軍?賦能不是關起門來學習,要訓戰結合。華為大學培訓和實際作戰時所使用的素材(包括表格、代碼、流程、標識符、格式等)要完全一致,不能隻教授原理,應該教如何做。我看過德國的技工培訓,先手工挫一個零件,零件要拿去實用,再來學理論,所以德國機械工業無敵於天下。(來源:任正非在關於重裝旅組織彙報會議上的講話,2014)

通過訓戰結合,讓主管學會去正確地做事、做正確的事。我們現在滿腔熱情,離職業化的道路還有距離。所以我們要通過訓戰結合來選拔幹部,選拔以後,放到最困難的項目去幹一幹。幹好了,當地就會對你有評價,你就一層層地升上來了。所以漲級不會僅僅因為考試考得好,還要根據在作戰過程中的貢獻。(來源:任正非在監控重裝旅座談會上的講話,2015)

不要總是認為他們能力不夠,左挑右挑,可以找一些“高僧”去指點,讓種子們在實踐中成長。燒不成“瓷器”,燒成“磚”也是勝利,砌“萬裏長城”也是需要“磚”的。第一,我們要發現善於學習的年輕苗子,在互聯網時代,學習是零距離、零時間限製的,年輕人進步成長非常快。第二,我們要承認原來改革者的偉大貢獻,因為當時沒有人指導他,他不明白,是摸索出來的。現在通過戰略後備隊來培養,又有高僧指點,會成長得更快。第三,還要考慮到把艱苦地區的員工卷進來,關懷員工的整體合理化成長。(來源:任正非在“從中心倉到站點打通”工作彙報會上的講話,2015)

17.7 世界上隻有善於自我批判的公司才能存活下來

17.7.1 “惶者生存”,不斷有危機感的公司才能生存下來

華為公司發展到目前的規模,麵臨的挑戰隻會更大。要麼停滯不前,逐漸消沉,要麼勵精圖治,更上一層樓,在世界一流企業之林占一席之地。正所謂不進則退,成功不是走向未來的可靠向導,我們需要將危機意識更廣、更深地傳播到每一個華為人身上。誰能把我們打敗?不是別人,正是我們自己。如果我們不能適時地調整自己,不去努力提高管理素質、強化管理能力,不將艱苦奮鬥的傳統保持下去,我們就會把自己打敗。古往今來,一時成功者眾多,持久的贏家很少。失敗的基因往往在成功時滋生,我們隻有時刻保持危機感,在內部形成主動革新、適應未來的動力,才可能永立潮頭。(來源:《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拚死相救》,1997)

我們從小公司發展到今天的較大公司,一直是摸著石頭過河。但我不希望我們掉到河裏去,也不希望我們摸錯了方向,所以必須避免管理幼稚病。與華為的過去比,我們的進步是很大的,但如果我們沾沾自喜滿足於今天的進步,就不會有明天的輝煌。我們要不斷地自我批判,不論進步多大,都要自我批判。世界是在永恒的否定之否定中發展的。(來源:《以IT推動管理進步》,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