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以客戶為中心”的核心價值觀是我們永遠不可動搖的旗幟。“藍血十傑”是一批職業經理人,是將軍。我們也需要一批各方麵的統帥人物,需要在管理、研發等領域造就出一批戰略家。戰略家的目標永遠是以為客戶服務為中心。也要一批望星空的思想家,他們要能假設未來。隻有有正確的假設,才有正確的思想;隻有有正確的思想,才有正確的方向;隻有有正確的方向,才有正確的理論;隻有有正確的理論,才有正確的戰略。(來源:任正非在“藍血十傑”表彰會上的講演稿,2014)
17.6.2 通過編寫案例總結經驗、共享經驗、開闊視野
知識是平麵的,它對事物的理解重在共性。你想想萬千事物歸納出的知識,它的實用性有多少。而工作常常是個性的,因此,從學習案例入手,是知識能力比較強的人一種認識客觀規律的方法,會使你進步較快。我們要善於總結,每一次總結,就是您綜合知識結了一次晶。就像魚網一樣,每次總結都是做了魚網的一個結,一絲一絲的知識,就由一個一個結結成了網。誰的結多,誰的網就大,誰的網大,誰抓的“魚”就多。不光是成功要總結,失敗也要總結。(來源:《要從必然走向自由》,2004)
現在是信息社會,知識很重要,更主要的還是視野……所以要把經驗寫出來,年輕人看了案例,上戰場再對比一次,就升華了。電視連續劇《大工匠》裏麵的老師傅被稱為八級工,拿錘子“鐺”敲一錘是經驗,但敲一百錘沒有上升到理論高度,還是經驗。我們有理論的人,敲一兩次馬上就明白怎麼回事,這就是區別。現在你們要善於把經驗寫成案例,否則做完了沾沾自喜,經驗還隻留在你一個人腦子裏,沒有傳承。(來源:任正非在重裝旅集訓營座談會上的講話,2013)
我們管理走過愚昧無知的道路,通過反複講道理、反複向西方學習,終於會管理了。但現在沒人去講道理,隻會敲鍵盤,將軍成長的難度就更大了,所以要善於總結案例。(來源:任正非在重裝旅集訓營座談會上的講話,2013)
華大還是要堅持案例式的教學,案例有兩種,一種是故事化的案例,讓學員更容易看懂教材;一種是表格化的案例,可以幫助學員更好地掌握科學的方法,直接用在實際的工作裏。(來源:任正非與華為大學教育學院座談會紀要,2013)
每個人每個季度都要寫案例,不寫案例就寫心得,多個心得疊加起來,就能寫出案例來了。項目做完了不輸出案例就等於浪費。當然,剛開始案例會越來越多,但是最終案例還是要越來越少。比如你寫了個案例,我寫了個案例,他也寫了個案例,最後去實踐以後,再綜合化,把三個案例歸納成一個,這就是案例的二次加工。就像書先是越讀越厚,但最後是越讀越薄。這樣不僅案例應用便捷,服務的整體水平也隨之成長了,人就進步更快了。(來源:《聚焦商業成功,英雄不問出處》,2014)
要建設3500人的網規網優專家隊伍,你指望從外麵招三五個我是相信的,但3500個專家主要是從我們這裏產生的。每個人都要把自己做的事情寫出來,貼到GTS的網上,共享了就有千百個專家出來了。做了一件事為什麼不寫一寫呢?你隻有把你的經驗心得貼在網上,才能促進專家隊伍的成長。我們要培養專家,大家就要開放自己的心得。你在處理這件事情的時候有什麼心得,也可能是錯的,共享出來,可能就有人批判你,覺得不對的地方,可以做個注釋。等你退休的時候完全可以好好寫本書,還可以賺點稿費。你搞實踐的不寫個為什麼,搞開發設計的就永遠都不知道這個東西有問題,我們就永遠停留在最低水平上。所以要加大經驗開放共享。(來源:任正非在GTS網規網優業務座談會上的講話,2014)
17.6.3 通過訓戰結合,培養掌握綜合變革方法的金種子,播撒到各地去生根開花結果
要改變封閉式培訓的習慣,轉變為在流程操作過程中言傳身教的導師製。優秀的導師是我們的幹部預備隊。我們以前是關起門來培訓,回去以後還是走到老路上,所以我們要將封閉式培訓轉變到實際操作中,一步步改變工作中的不良習氣和惡劣方法。(來源:《大樹底下並不好乘涼》,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