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現在修了“高速公路”,但沒有業務規則,你們可以起草,然後征集所有相關部門意見,圍繞業務目標“多產糧食、增加土地肥力”來形成共識。最後形成有效規則,每個部門都要遵守。什麼是規則?具有確定性,不能隨意更改。(來源:《依托歐美先進軟件包構建高質量的IT係統》,2015)
不同國家、不同時間、不同場景,風險是不一樣的,我們對各種情況應有預案,盡可能減少損失,確保我們的業務不保守運作。不能因風險我們就不前進了,也不能因前進而不顧風險。我們嚴格規定,絕不進行金融投機開展金融業務,絕不使用金融杠杆工具。我們不能在兩條戰線上同時冒風險。要踏踏實實地靠產品與服務的優質賺錢。(來源:任正非與英國研究所、北京研究所、倫敦財經風險管控中心座談的紀要,2015)
17.5 管理變革的目的是多打糧食和提高土壤肥力
17.5.1 管理變革的目的是提升一線作戰能力、多打糧食
通過持之以恒的改進,不斷地增強組織活力,提高企業的整體競爭力,以及不斷地提高人均效率,將是公司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來源:《關於2003年經營及預算目標完成情況向董事會的述職》,2004)
價值的產生不完全在於成本降低,提高競爭力和盈利能力才是最主要的目標。我們的定位不是通過降低成本來提高競爭力。但在提高競爭力的基礎上,我不排斥繼續降低成本,隻是把主謂關係調整一下。通過降價來提高競爭力是農民時代的商業模式,現在我們西裝穿起來了,不是農民時代了,要把競爭力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降成本放在第一位。我認為成本和質量是工業經濟時代的產物和主要靈魂。今天已經不是工業經濟時代,但我們還在延續工業經濟時代的思維。價值的產生不完全在於成本的降低和質量的提升,我們的力量要有戰略集中度,不要把力量用在不是特別有用的功能和性能上、用在不是特別有利於競爭力提升的東西上。(來源:《力出一孔,要集中優勢資源投入在主航道上,敢於去爭取更大的機會與拉開更大的差距》,2011)
在未來變革過程中,我們要強調目的才是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多產糧食、產生戰略貢獻和增加土地肥力,凡是不能為這兩個目的服務的,都要逐步簡化。變革最主要是圍繞“為客戶服務創造價值”來設立流程、製度,不能為這個中心服務的,我們都要簡化。現在流程的煩瑣,就是因為我們以前沒有弄清楚目的到底是什麼。(來源:《遍地英雄下夕煙,六億神州盡舜堯》,2014)
衡量管理進步一定要有一把尺子,多產糧食;代表處訂貨沒有增長多少,但利潤增長了,其實就是管理在進步。我們要看現階段能產生什麼貢獻,貢獻是基於偶然性還是必然性,是可持續還是不可持續,就能得出一個大致的基線和規律,來衡量管理進步。(來源:任正非在變革戰略預備隊及進展彙報座談上的講話,2015)
改革的目的是作戰。瑞典的“瓦薩”號戰艦,這裏裝飾、那裏雕刻,為了好看還加蓋一層,結果出海風一吹就沉沒了。我們要接受“瓦薩”號戰艦沉沒的教訓。戰艦的目的應該是作戰。任何裝飾都是多餘的。我們在變革中,要避免畫蛇添足,使流程煩瑣。(來源:《堅持為世界創造價值,為價值而創新》,2015)
我們在管理上,永遠要朝著以客戶為中心,聚焦價值創造,不斷簡化管理,縮小期間費用而努力。任何多餘的花絮,都要由客戶承擔支付,越來越多的裝飾,隻會讓客戶遠離我們。因此,我們應明確任何變革都要看近期、遠期是否能增產糧食。(來源:《變革的目的就是要多產糧食和增加土地肥力》,2015)
LTC落地驗收的評價標準,首先一定要通,其次就看是否多產糧食,這樣就擠掉很多水分,很多花樣性的東西。產糧食是宏觀目標,但是在具體考核中,要拿出可分解的指標來。(來源:任正非在變革戰略預備隊進展彙報上的講話,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