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管理變革的方針(4)(2 / 3)

在一些人的眼中,妥協似乎是軟弱和不堅定的表現,似乎隻有毫不妥協,方能顯示出英雄本色。但是,這種非此即彼的思維方式,實際上是認定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征服與被征服的關係,沒有任何妥協的餘地。“妥協”其實是非常務實、通權達變的叢林智慧,凡是人性叢林裏的智者,都懂得恰當時機接受別人妥協,或向別人提出妥協。畢竟人要生存,靠的是理性,而不是意氣。“妥協”是雙方或多方在某種條件下達成的共識,在解決問題上,它不是最好的辦法,但在更好的方法出現之前,它卻是最好的方法,因為它有不少的好處。妥協並不意味著放棄原則,一味地讓步。明智的妥協是一種交換,是一種讓步的藝術,為了達到主要目標,可以在次要目標上做適當的讓步,妥協也是一種美德,而掌握這種高超的藝術,是管理者的必備素質。(來源:《開放、妥協與灰度》,2010)

如何理解“開放、妥協、灰度”?不要認為這是一個簡單問題,黑和白永遠都是固定的標準,什麼時候深灰一點,什麼時候淺灰一點?領袖就是要掌握灰度。(來源:任正非在與法務部、董秘及無線員工座談會上的講話,2015)

公司這個結構就是互相製約,但又互相推動。純粹的推動,沒有刹車是很危險的,相反就會把車刹得死死的。如何走向一種辯證的關係?這就是保持開放、妥協、灰度,公司就會既充滿活力,又平穩安全。(來源:任正非在與法務部、董秘及無線員工座談會上的講話,2015)

17.4.2 一個企業活的靈魂,就是堅持因地製宜,實事求是

解決僵化問題的唯一方法就是堅持實事求是。隻要實事求是了,你就不會走錯。我今天講話的目的還是強調不要太僵化了。追求一個美的東西,看起來很美,但是沒有用。我們要看起來不很美,但是很實用。要在規範化的基礎上,實事求是地適應業務的發展,拿出一些措施和方法。(來源:《人力資源工作要為業務發展服務,不能走向僵化》,2008)

西方的職業化,是從100多年的市場變革中總結出來的,它這樣做最有效率。穿上西裝,打上領帶,並非是為了好看。我們學習它,並非是完全僵化地照搬,難道穿上中山裝就不行?我們20年來,有自己成功的東西。我們要善於總結我們為什麼成功,以後怎樣持續成功,再將這些管理哲學的理念,用西方的方法規範,使之標準化、基線化。這有利於廣為傳播與掌握並善用之,培養各級幹部,適應工作。隻有這樣我們才不是一個僵化的西方樣板,而是一個有活的靈魂的管理有效的企業。看西方在中國的企業成功的不多,就是照搬了西方的管理,而水土不服。一個企業活的靈魂,就是堅持因地製宜,實事求是。(來源:《深淘灘,低作堰》,2009)

17.4.3 用規則的確定來應對結果的不確定

未來形勢撲朔迷離。我們要用規則的確定來對付結果的不確定,這樣不管形勢發生什麼變化,我們都不會手忙腳亂,沉不住氣,沒有主意。(來源:《市場經濟是最好的競爭方式,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阻擋的潮流》,2009)

首先,為什麼我們要搞IFS?實際上我們要做一件事情,我們要以規則的確定來對付結果的不確定。我們對未來公司的發展實際上是不清晰的,我們不可能非常清楚公司未來能到哪一步,因為不是我們可以設計這個公司,是整個社會和環境同時都來設計這個公司。所以我們不可能理想主義地來確定我們未來的結果是什麼,但是我們可以確定一個過程的規則,有了過程的規則,我們就不會混亂。由規則的確定來對付結果的不確定,這就是我們引入IFS的原因。(來源:任正非與IFS項目組及財經體係員工座談紀要,2009)

在骨幹流程上,我們要以規則的確定來對付結果的不確定。(來源:任正非與IFS項目組及財經體係員工座談紀要,2009)

華為公司未來的勝利保障,主要是三點要素。第一,要形成一個堅強有力的領導集團,但這個核心集團要聽得進批評。第二,要有嚴格有序的製度和規則,這個製度與規則是進取的。什麼叫規則?就是確定性,以確定性應對不確定性,用規則約束發展的邊界。第三,要擁有一個龐大的、勤勞勇敢的奮鬥群體,這個群體的特征是善於學習。(來源:《遍地英雄下夕煙,六億神州盡舜堯》,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