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大明海外殖民第一人(1 / 2)

第二百三十一章 大明第一任呂宋總督

此戰,西班牙人最慘,不僅損失了大量的海軍艦船與人員,還損失了一半的呂宋群島,這還隻是從土地麵積上計算的,如果從經濟與資源上講,損失超過九成,簡直是欲哭無淚。

至於荷蘭人,雖然軍事上損失慘重,還什麼也沒撈著,不過,畢竟幫助西班牙保住了棉蘭老島以及周邊地區,阻斷了大明南下的通道,暫時遏製了大明的野心,保住了印尼。不過,在可預見的將來,大明必將劍指東南亞,與荷蘭的衝突不可避免,除非荷蘭主動放棄印尼,但這也不可能。

最雞賊的是英國人,雖然有偷雞不成蝕把米的嫌疑,但是通過之前假惺惺的後援之舉,還是取得了馬六甲對麵的幹巴河口地區,為將來奪取中南半島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支撐,算得上是賺了,畢竟,幾乎什麼也沒付出。

不提西方三國的鬱悶,大明以大半個南陽艦隊為代價,終於獲得了北呂宋,似乎有些得不償失,至少在短期內是別想彌補損失了。不過,無論如何,作為最後的勝利方,心中的苦澀總歸要比西班牙人少些。

為了盡快減少損失,大明內閣以最短的時間通過了開發北呂宋的方案,並任命林則徐為第一任呂宋總督。其實,這也有懲罰的成分在裏麵。畢竟,林則徐作為中青年官員中一顆閃亮的政壇明星,原本有很大的可能在中央擔任副部級高官病以此為跳板繼續高升的。但是,因為林則徐的建議損失了南洋艦隊主力,還是讓保守派內閣不曬難過,就將林則徐打發了出去,來個眼不見為淨。

林則徐雖然有些失落,但是畢竟是一名優秀的政治動物,更有承擔責任的勇氣,欣然接受了呂宋總督的任命,並第一時間下南洋,來到了馬尼拉。

開發一個新的領地,說簡單也簡單,隻要有充足的人口,充分的準備,開展起來就十分的迅速。

但是,西班牙“發現”呂宋的時候,顯然沒有太多的準備,他們是為了掠奪而來,而不是教導開化當地土人的。西班牙人對於當地的土著真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可能是因為深處熱帶與亞熱帶海島,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當地人即使什麼都不做,也可以靠天養活自己。但是,西班牙人來帶此地可不是為了學當地土人當猴子的,他們要的是利益。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征服者西班牙隻能強迫當地人勞動,參與水利建設,農業生產,種植園開墾以及城市建設等等,在西班牙人勞心勞力的壓榨下,呂宋島終於有了一點近代氣息。

然而,似乎是當地人太過懶散的原因,導致當地人智力也是堪憂一點稍微帶點技術含量的工作,比如理發,泥水匠,仆從甚至管家什麼的,當地土人都無法勝任,比如,難道讓高貴的西班牙老爺做這些事情?解雇哦他們驚訝的發現,在馬尼拉除了蠢笨如豬的土人,還有少量的華人,他們很好的聖人了這些角色。於是,西班牙人開始大肆招徠華工,參與殖民大業。所以,華在西班牙心目中地位其實是在土人之上的。但是,凡事就怕過頭,華人就是太能幹了,能幹到即使西班牙人阻止華人獲得土地意圖加以限製,他們也通過在手工業與商業方麵的勤奮努力而發展起來,並成功的壟斷了當地的經濟命脈。更糟糕的是,這些華人竟然還沒有屋裏,隻知道埋頭賺錢,就如同小娃娃抱著金元寶過街,西班牙人豈能放過?因此,殖民者的暴富都是建立在華人的斑斑血跡之上。

每一次屠戮過後,殖民者就裝出偽善的麵孔,再次招徠華人前來為他們服務,如同割韭菜般進行了一次又一次。

終於,大明來了,華人有了主心骨。

林則徐此時已經算得上是一名心思縝密的政客,他知道就比如新華夏曆來對新據點的開拓,都離不開周詳的計劃與充足的物力,最後,甚至形成了無數現成的方案以應對不同的情況。

林則徐想要開拓南洋,自然不會忘記新華夏這些現成的案例。按照道理來說,此時大明有當世最充足的勞動力人口,甚至由於人多地少的緣故,勞動力其實是十分的冗餘的。雖然大明這些年也在努力的發展工商業,也不可能安排太多崗位來安置富餘勞動力。

這就是大明最終通過了林則徐提出的南洋戰略的原因,但是,形成悖論的是,大明的絕大多數人還是相當保守的,他們一項講究士農工商,無論工業還是商業都是四民之末等,絕大多數隻要餓不死,情願頓頓吃糠咽菜也不願做末等之民,即使見到鄰居因為經商而富裕導致自己眼紅不已。連經商都不願,更何況背井離鄉?在他們看來就是背棄祖宗,這也是曆朝曆代視海外華僑為棄民的民意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