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來到張老丈身後,張老丈也不回頭,之聲喃喃自語,聽不清說的什麼。他禱告了片刻,又對著大海磕了三個頭,才站起身來。好一會,轉過身,見李文彬與嶽連山站在身邊不遠,便說道:“兩位客官也看見了,這是地藏王出巡的寶光。老漢小時候聽家中老人家說過,不意老來竟親見了。”正說話間,那邊小山坡後忽地閃了一下,又是一陣水波湧動之聲。張老丈又說:“那邊是水井在響,就是地藏王的隨從開道呢。”一邊說話一邊邁步回屋裏去。嶽連山與李文彬聽了驚訝得合不攏嘴。眼見耳聽這般奇異景象,遠不是人力所能為。事關神靈,與武功人事全無幹係。不過說就是地藏王出巡,這誰人見過?兩人念頭未轉過,見張老丈已回去,也急忙跟著回到屋中。嶽連山問道:“請問老丈,這事神奇得很,卻主何凶吉?”張老丈說:“老漢也不明白呢。菩薩神靈,老漢隻有多多念佛,求菩薩保佑眾人平安。兩位客官也多多念佛罷。”嶽連山道:“老丈言之有理。佛祖菩薩都是慈悲為懷。在下兩人到南澳島去也事關多人生死,所以要盡快過去。望老丈慈悲,渡在下兩人過海。”
張老丈聽了,卻不說話,隻低了頭想。想了有一炷香功夫,抬頭說道:“這邊荒地,從來無有外人到的。兩位定要在此去南澳島,雖是水路遠了風浪大,怕也是天意了。兩位隨了老漢來。”兩人雖未明張老丈的意思,見他出門了便跟著去。此時東方透出鉛灰色,微有亮光,事物可辨。張老丈邊走邊指點說:“老漢也有好多年不曾出海了。在海上討生活,風裏浪裏,看天靠海吃飯,本已艱難。又有倭寇,又有海匪,又是打仗,又是海禁,這口飯也吃不得了。後生都四處去尋養得人的地方,老漢要護著這些幼崽,但天意是不能明白的。客官要渡海,須自己去。這左右過去一百幾十裏,少人少船。老漢好多年前出海的船卻仍藏得好好的,能用,卻委曲多年了。老漢便帶兩位去取。這船後輩們不用了,老漢也不再用,等到今天,兩位倒用得著。讓船再回海裏,船必歡喜,也算了卻老漢的心願。”
兩人聽了各自心中感慨,跟著張老丈轉去。那船藏在坡後幹涸小溪爛泥中。把船取出推到海邊,船雖小,果是完好能用。嶽連山李文彬武功既強,跟張老丈學駕船也費不了多少時光。看看已是日上三竿,兩人要走了,拿出銀兩多謝張老丈,張老丈是百般推辭不受。嶽連山終是留下了二十兩銀子給他,說權當是買船了。兩人謝過老人,整船出海,直駛南澳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