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3 / 3)

俗話有言,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他們再怎麼掙紮,事實是他們沒有掙紮;他們再怎麼許願,事實是他們沒有許願。盡管小蔡把行期往後推了兩天,他還是轉場去大連了。走的人、留的人都要延續他們的生活。

那天小蔡出發後,莫德英是被眾人架著、勸著來到宿舍的。大家讓她先調整一下再回家;徐毓蓉也是被吳韻琛、郭書記弄回他們的住地的。由著莫德英的性子,她休息了大約一個小時後就平靜下來了。她從母親懷裏抱過兒子,把小家夥喂了個大飽。她謝過幾位同命運的留守者,讓所有的親人都先回家,她放心不下徐毓蓉,要看了她後再回去。親人們再三說明她應當有人陪伴,後來,她同意留下大哥。

“德英,”大哥說,他們正去徐毓蓉那兒,“小蔡先去大連是好事。大連是大城市,你去了就徹底跳出農村了。絕對不會再讓你回郭家灣種地了。”

“哥,你不知道,我們的戶口是遷移到大連附近的農村的,不會有空子給你鑽。”

“沒事的,小蔡是個靠得住的好人。就是在大連種地也比我們這兒強多了,你看,漢中邊上的生產隊都是種蔬菜的,比我們純農業收入高多了。”莫德英沒接話。

“爸媽經常說,萬一你去了大連,他們真想死你了。他們一直想跟小蔡說開,他們要到德英家裏住住的,可就是不好意思開這個口。我現在替他們說了。”

“我知道,媽跟我說了。哥,你是個好人,可我知道你的小算盤,爸媽經常住我們家,你就省不少了。我如果能到大連工作,爸媽這點花用算不了什麼。”

“你又小看我了。我是膽小一些,但我懂。我是長子,爸媽的養老是我的責任。讓爸媽吃好的、穿好的,我沒這個能力,但我吃什麼也有他們吃什麼是做得到的,還有弟弟呢。我們家很好的,將來送終,我們倆一個端頭、一個抱腳也不煩別人。”

“我還不知道哥的為人嘛。將來讓爸媽吃好、穿好有我們。”

“德英,說開了,你的脾氣我們都知道,可那會兒我們還是毫無準備的。小蔡要上車了,他轉身時你還好好的,可他一鑽進車,你就呼啦一下,在地上打滾起來。小蔡鑽進車的一霎那,你那一聲尖叫我恐怕一輩子都忘不了了。慶慶才多大點,根本不知道的,可他也放聲大哭,我們都嚇壞了,不知該怎麼辦。多虧了徐毓蓉撲上去抱你,小蔡也從車裏衝出來,你坐在地上,靠在她懷裏,才一點點好起來。你起來後,反過來倒安慰他了,推他上車,還揮手送車子,從來沒經過這樣的事。”

“人不是草木,我心痛氣悶,對什麼都不知道了,還好,我喊出來了,不喊出來還不知怎樣呢。我也沒經過啊。”

徐毓蓉工作的小工廠的門開著,他們徑直走了進去。莫德英喊了聲,吳韻琛立刻從一間屋裏出來。他看到是他們,好像遇到了救星,臉上堆起了笑,招呼他們快過去。

屋裏,徐毓蓉坐著,郭書記站在她邊上,她把頭貼在郭書記的腰部,嗚嗚咽咽地在哭,書記輕輕地拍著她,像哄孩子似的。吳韻琛一邊讓座,一邊直打眼神,讓勸勸她。莫德英誰也不搭理,直往裏半間屋裏去,“我來看看你們的新房。”一邊說著調侃他們的話。她在裏屋裏沒有停留,轉過身,來到徐毓蓉身邊,她半蹲下身,

“毓蓉,我們是傷心,但事情總得有個了結,好了,我來看你來了,高興起來。和大家說說話,心裏就輕鬆了。”她話音沒落,徐毓蓉拖長了聲音,高聲哭起來了。

“哭出聲來就好了,她心裏就舒服了。”她說著,替代了書記來撫慰她。過了一會兒,她把她拉起來,拖著她往外麵走。“我們到廠外邊走走,給我介紹介紹煤塊是怎麼做出來的。”她很順從地隨著她,她們一起走了出去。

她們是過了半個小時後回來的。莫德英已經與她說好讓她回徐家嶺與她一起住幾天,她們兩人在情緒上都需要調整一下。她把想法對吳韻琛、郭書記說了,他們認為這樣最好了;郭書記還讓她放下心,廠裏的事她會安排好的。吳韻琛和郭書記送了她們一陣,她們和大哥就一起回徐家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