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2 / 3)

午飯前,小兩口還接待了其他幾位親戚。親戚們的熱情和愛意讓他們感受至深。紅糖、紅棗這些東西在當時都是市麵上見不到的,花錢還在其次,親戚們為了弄到它們肯定花了許多精力。他們的情意就留待往後的日子裏再還敬了。

徐毓蓉和吳韻琛是在市裏用過午餐後來到醫院的,因為他們有寬裕的時間。地區醫院不小,產科用房偏在一個角上,他們按院裏工作人員指點一路行來。小蔡在門口轉悠,他們幾乎同時發現了對方,他們向小蔡道了喜。二重緣分又聚首了,莫德英自我感覺有一絲難為情;大家盡顧著欣喜,也就沒注意到。到了這一步,緣分的奢華部分已經褪盡,人們自然而然更多地關注“生活”了。

“喔,真是個好母親。”徐毓蓉說,她似乎比其他人更高興,孩子抱在莫德英懷裏。“慶慶,讓阿姨抱抱,阿姨學起來正是時候。”她把孩子遞給她。徐毓蓉嗔了她一眼,接過孩子,就像捧著自己的心肝寶貝一樣,她輕輕地搖著孩子;事實上,已經做了母親的和尚未做母親的終究是不一樣的。他們問了孩子的性別和應當起的名字。他們一一說了。吳韻琛仔細地看了一陣懷抱裏的孩子,說了一會兒話,就和小蔡到門口去了。“毓蓉,過了元旦,工程隊轉移到大連去了,春節前要結束的。小蔡跟他們一起走。我什麼時候去還不知道呢,聽說要過半年左右。其他幾位和我一樣性質的家屬都留下來了。”徐毓蓉點點頭,莫德英繼續說,“還不是為了這戶口。隊裏要把我們的戶口遷移到那邊的生產隊,再在當地辦理招工的手續。”

“德英,能這樣已經很不錯了,目前,照料好孩子是最要緊的。”徐毓蓉說。

“是啊,我也這樣想;再說,想得再多又有什麼用啊。我聽說前一陣你心情不太好,很影響健康。我們都想開些。你剛才的說話就很好。”徐毓蓉點點頭,同時輕輕地搖著懷抱裏的慶慶。有時候,人們在一成不變的軌跡上按慣性生活著,可能會覺察不到戶口性質的不同帶來的分配方式的不同,但是在麵臨結婚、住房、生了孩子後報戶口、獲得一份工作、遷移工作地和生活地這樣的“事件”時,就無論如何會覺察到戶口的屬性帶來的分配方式的不同;而且這種屬性按規定是上一代“傳給”下一代,再“傳給”下下一代的。一代又一代,人們就是這樣著生活的。

二位男性回到房裏。說話的內容轉移到其它的方麵。莫德英提議他們經過文市回去,給她家帶個口信,農時忙了,讓親戚們不要到醫院裏來,待她回家後到家裏來看望比較好。他們又說了一會兒話就告辭了。他們覺得走經過文市這條路線也很好。

醫院很有些年頭了,通道旁的樹木品種繁多、養護良好,許多都很高大了;秋日裏的花卉成片、成條地盛開著。然而,優美的環境似乎沒有起到什麼作用,徐毓蓉剛離開產房就像換了個人一樣,心中充滿了痛苦,而且表露無遺。吳韻琛知道是什麼使她這樣痛苦的。他伸開他的手臂,她立刻接受並且依靠上去。他們慢慢地向醫院外走去。

“蓉,剛才為了他們母子,你是能夠表現得堅強的,你是很堅強的。”她搡了他一下,算是回答;他繼續說,“在婚姻、後代、工作、遷移這些事情上是繞不開戶口的,但是我們可以通過調節我們的精神來蔑視它,或者說,減少它的傷害。”

“我記著你的話。”她說。他們來到外麵,環境和剛才大變樣了,街上熱熱鬧鬧、人來人往。他們想了想,如果現在就回去,未免早了,畢竟上一趟漢中的機會不是經常有的。除了商店、古跡外,他們事實上的選擇並不多。他們決定把農技站作為公園休憩一下(那時漢中還沒有公園),而且他們有信心,農技站會滿足他們的願望。

一切都改變了。他們上次到達時看到的欣欣向榮的栽培物已經不複存在;園畦上的果木和作物在實踐它們的回報,向人們奉獻出累累碩果;就是他們自己也心情改變了,完成了從因緣的一方到婚姻當事人的蛻變;所幸,他們還是恩恩愛愛的。他們參觀站裏景物和場所時,好似走馬觀花一般,少了幾分向往、幾分快意。當然,那些人類固有的情愫和情意仍然是一觸即發的。他們走過竹林,勾起了美好的記憶;繁衍水生植物的水塘旁邊,他們要留住美好的往事。誠然,他們感到美好的地方正是他們感到惆悵的地方。當初是她走過五曲橋後,呼喚他走過來的;現在是她在他的細心嗬護下完成橋上的行程的。水生植物成熟了,似乎要好好招待曾經來看望過它們的客人,他們卻沒有領略到它們的好意。還是水心島、亭子、人,隻是亭子僅僅被當作小憩的場所了。心病還是要用心藥醫治,他們坐在亭子裏,吳韻琛循循善誘的話語,好說好話的分析,如汨汨的細水在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