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2 / 3)

她們回到站長的辦公室,與站長研究新農機的技術細節。根據站長的分析,他認為脫粒機適合杭嘉湖一帶人多地少的地區使用。在漢中推廣它的話,要進行一些作業方式的改變。吳韻琛答應站長,接下來他會向公社領導彙報和一起研究這個問題。吳韻琛用站長室的電話與廠裏進行了聯係。由於電話設施正處於新老係統混合交換的階段,聯係很費了些周折,但還是與廠裏聯係妥了,廠裏將在下午派車來執行支農任務。在站長的盛情之下,她們用了站裏提供的工作午餐——“客飯”。

農技站承擔著為整個地區提供農作物新品種、良種的種籽和新式農用樣機具的任務。它為許多旱、水生作物育種栽培。在吳韻琛與徐毓蓉看來它倒是一個類似於植物公園那樣的所在。她們一邊等待廠裏派出的運輸車輛一邊到各處參觀。大多數的糧食、經濟作物的品種這裏都有栽培。期間,她們參觀了一個供花卉繁育的玻璃大棚後,不禁歎為觀止,隻可惜知識有限,說不出大部分品種的名稱。她們離開花房,不多會兒就進入一片茂密的竹林。徐毓蓉雖是農家姑娘,卻也說不上這竹子的名稱。走在竹林裏,那份情致深深地滲入她們的心田。竹林裏的道路被故意作成彎彎曲曲的走向,她們緩緩行進,慢慢品味,仿佛雙手捧著泉水,生怕捧得不嚴密而使泉水漏掉了一樣。出了竹林,繼續往別處參觀。她們來到一個不大的水塘邊上。水塘的岸崖上匐滿枯黃的細草。水塘是供繁育水生作物的。因了時節的緣由,水塘裏的菱、蓮、芡、菰一片枯枝敗葉的景貌。在水塘的中心,設建者留下了一個小島,小島上建有一座簷角靈動企翹的涼亭。幾塊蘇杭一帶庭院中常見的太湖石壘立在一旁,組成一尊亭亭而立的假山石,一條曲折了五處的小石橋把她們腳下的草徑與小島聯結起來。看來,五曲橋與湖心島應該是創立者供人們怡情的手筆。這些在公園裏才能出現的景物,徐毓蓉是生平第一次見到的。她站在塘邊品賞著,心情好極了。一忽兒,她有主意了。她按了一下吳韻琛的雙臂,示意他站在原地不要動。她自己雀躍著顛過五曲橋,來到涼亭的階前,擺好了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