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1 / 3)

莫德英參加工地工作有段日子了。她們這個電焊工班的班長是小蔡。每天工作開始前必需進行政治學習。這天全班人員學習了語錄,接著讀報紙上的重要文章,最後大家高聲齊頌。隨著齊頌結束,今天的工作開始。

今天他們全班集體行動,配合架子隊對生產鍋爐房進行吊裝作業。他們涉及的作業是把混凝土預製構件上的預埋鐵在相互配合的結合麵線處焊接起來。經過一個月來的曆練,莫德英對正規作業前的準備工作已經爛熟於心。這些準備工作正是她們這樣的下手工做的。她這個班有四名在冊員工,從事電焊這種技術工作,其餘是六名下手工,他們與莫德英屬於同一種用工性質。技術工在一旁指導,她們把焊機、焊具、焊料和其它一些用品裝上幾輛人力車。技術工先行出發,下手工在後推著人力車一起前往工作麵。鍋爐房在石子河上遊那座橋梁的北邊,介於鍛造車間、動力科之間。將來它主要是為鍛造車間的蒸汽錘和木模車間的板材烘房提供汽源,也為全廠所有有需求的部門輸送蒸汽。它裏麵將來安裝的幾台鍋爐每小時的汽化能力接近一百噸,設計有檢修用的行車,它的建築高度需要超過二十五米。小蔡身為班長,他有意為莫德英分擔一點勞力,所以他在車前拉著莫德英的車。當初他這樣做時曾受到其他工友的打趣,現在大家已經習以為常。莫德英也有體貼小蔡的內容。上班前,她把小蔡的軍用水壺灌了開水涼著,往建築麵出外工的日子她總是隨身背著它。小蔡出外工時經常登高作業,身上背個水壺多有不便。小蔡和一般人不一樣,他出汗多、喝水量比較大。他們的電焊工間在工地的最南邊。他們依次經過木模車間、鑄造車間、金加工車間、動力科。其間的鑄造車間,作為單體專業車間,據說當時不但在全國,甚至在全亞洲是最大的。在經過它的門口時莫德英總要往它裏麵看,它室內空間的深廣遠大每次都使人印像深刻。

在建中的鍋爐房它隻是個工地。它的立柱高高地立起來了。今天開始是安裝混凝土預製構件——魚腹梁、人字架,用它們把立柱從縱、橫兩個方位固定。魚腹梁安置於立柱上部凸出的“牛腿”上,人字架則擱焊在立柱的頂部。魚腹梁另有個用處是將來在它上麵鋪設起重機械的行走軌道。立柱的外圍已經搭建了密匝匝的腳手架。吊裝作業是以架子隊的人員為主來進行的。他們已經把所有的魚腹梁和二片人字架運入立柱群的內部,剩餘的人字架都被運到就近的主廠道上,隨著吊裝作業展開它們都將被投入吊裝工位。技術部門也有人員在現場工作。他們的任務是提供構件準確就位的技術要求。全工地的吊裝作業已近結束。以前的作業中使用的是自備的獨塔站樁式回轉擺杆起重機。它的缺點是安、拚裝及轉場不方便。今天的作業借用某個部隊的履帶式起重車來進行,作業車的駕駛員、指揮員是幾位軍人,工地派了一位員工協助他們。

隨著電焊隊人員小蔡、莫德英他們進入現場,工作人員各就各位了。他們攀上腳手架,分別到達各自負責的工位,地麵上留了二位下手工。莫德英站在小蔡下層腳手架上,這個位子使小蔡蹲下便可拿到莫德英遞送的物件。吊裝從左右二列立柱的起始位置開始,架子隊的人員也與電焊工配成了對。但是大家沒有動手幹活的跡像。原來,工地的領導層在涉及多工種的吊裝作業時,都會派出某位領導到現場指導,隻有他發了話,大家方能開始工作。小蔡坐在腳手架的橫杆上,下層的莫德英仰著頭,兩人正忙裏偷閑地在說話。莫德英遞上水壺,小蔡搖了搖手。莫德英認真地對小蔡說,到時摘鉤子要小心。小蔡隨口說,沒事。她立刻發出個嗔怪的眼神,小蔡心領神會:“我知道,我注意。”兩人我我卿卿的,引來許多目光。

小蔡站得高,看得遠,他示意站在下層架子上的莫德英,並指點了一下,領導來了。不一會,一位領導模樣、五十左右的男子與一位年輕的軍人一起來到現場。他們在各個重要位置查看一遍並問了一些情況,又互相交換了各自的判斷,然後分別向屬下人員發出可以開始的指令。準備工作早已完成,駕駛員啟動吊車,吊車發出轟響,幾千公斤重的魚腹梁徐徐升起。架子隊的人員利用捆綁在梁上的繩索靈活地操縱它。魚腹梁被穩穩地置定在兩根立柱的牛腿上。技術人員對它的狀態進行測量。在他們的指揮下,架子隊的人員用楔口鐵調整它的高度和水平程度。經過幾次反複的過程,魚腹梁被準確定位。接著,該由小蔡和另一位焊工在它的兩端對它實施焊接。小蔡一手操起焊鉗,一手舉起麵罩,莫德英在下層腳手架上提起上端連著小蔡手中焊鉗的電纜,小蔡感覺到了,他適時點起電弧,頓時強烈的電弧光發散出來。隨著小蔡手中焊鉗的移動,魚腹梁被一分一分地與立柱焊固。小蔡有優秀的技術,一般是一次引弧走完一根焊條。小蔡放下焊鉗,移走麵罩,莫德英即時遞上焊錘,小蔡接過錘子,敲擊焊縫,清除藥渣,仔細地檢查焊縫。確認完好後,他把焊錘遞還給她。莫德英接過錘子,遞上另一根焊條,與此同時又提起電纜,小蔡的焊鉗下又發出電弧光。他們一次又一次重複著他們的勞動。一根魚腹梁被準確地安置到它的位置。這時,在另一列立柱相應的位置上由另一幫人安置另一根魚腹梁。小蔡他們可以休息一下。他們就著空閑,把地麵上的物品提升到工作麵上。他們共赴勞作,相濡以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