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1 / 3)

像往日的大多數早上一樣,徐毓蓉是被一陣陣鳥的鳴聲喚醒的。由於剛剛醒來,這時她的意識尚不是太清晰,但她還是肯定地認為自己不是在夢中,而是淫浸在多少年來鮮有經曆過的歡愉的海洋裏。她仿佛覺得醒來時嘴角上是凝固著笑意的。說穿了,她實際上還停留在昨晚聚餐會的場景裏,而不是遇到了其它特別使人開心的事。多少世代以來,人們的生活水平從總體上來說是一天比一天好的。但演進至當時,人們還是處在對物質渴求的時代。城市戶口的人,每人每月有七兩(或一斤)肉的供應額,農村戶口的人是沒有供應額的。當然,一旦動用了“組織”的力量,各種各樣的漏洞和渠道還是有的。像昨晚聚餐會上公社成員他們大塊、整段享用的鹹肉和香場就是廠裏派出的采購人員跑遍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搞”來的。聚餐會上大家真是很開心,每個有意願的人都喝了不少的酒。經過聚餐會這種形式,人們渴求的欲望得到了釋放,人們立即煥發出整裝待發般的精神貌。這是一種飲食文化,古人項羽的一道“旦日餉士卒”的命令,就說明它是必要的、源遠流長的。

徐毓蓉一方麵因為是女性,另一方麵她很乖巧,她隻是向領導和同事們敬酒,自己幾乎沒有飲酒。她知道,飲酒的人,當時是很爽快,但過後大部份人的下場是很慘的。想到這一層,她盡管知道天時尚早,還是起床了。昨晚的聚餐會上,她看到吳韻琛一付書生氣的樣子,被她的同事們灌了不少的酒,而且他根本是個不善於推辭、不太能喝的人。所以她早知道今天早上或者整個上午他會很虛弱的。她要為他在食堂裏保留一碗熱粥,這也算是她的新工作的內容之一吧。

徐毓蓉進公社工作這麼多時日了,而且她還有為公社寫書麵材料的任務,但她至今沒有領受到配置辦公設施的待遇。昨天廠裏送來了吳韻琛的辦公桌,所以原先公社為他置辦的辦公設施就成為多餘的了。公社領導們經過研究,決定這付“多餘”的辦公設施暫時交由她使用,而且順理成章地讓她與吳韻琛共用一個臨時組建的辦公室。徐毓蓉把食堂裏的一個土製保暖箱搬到她們的辦公室裏,又把一大碗熱粥蓋上一個小鍋蓋安置在保暖箱裏。這個土製的保暖箱是為公社領導有時要熬夜而備下的,否則深更半夜時現做太費柴火,而且食堂工作人員也太辛苦。新的辦公室還沒有配備暖水瓶,所以徐毓蓉用自己宿舍裏的暖水瓶灌了開水放在辦公室裏備用。

公社工作是有它的特殊性的。比如,工作的地域是比較廣大的,工作的對像是很分散的,工作的內容是形形色色的,因而公社機關的工作人員的作息方式是很多種多樣的。有些成員可以整天甚至一段時日不在機關裏露麵也是正常的。所以原本今天吳韻琛遲一些起床是無妨的,更何況他昨晚還是聚餐會上的主角。可是徐毓蓉考慮到今天是他第一天開始在公社裏上班;而且盡管他的工作是臨時性質的,但現在他已經成為機關大院裏眾人關注的人物;另外他昨晚吐空了肚子,今天起床遲對他的身體也是不利的。所以她還是去把他喚醒,並且告訴他早餐在辦公室裏吃。

她們的新辦公室安排在一間乒乓室裏,它與會計室相鄰。徐毓蓉回到辦公室裏,等候他來用早餐。她知道他還要有段時間才能過來呢。公社裏的生活條件還停留在“原始”的階段,比如洗臉,就要跑到井屋那兒從大缸裏打水回宿舍,其它的一些生活中的必要的程序都要來來回回地走一段比較長的路才能辦妥的。徐毓蓉等候了一段時間,汪書記和郭付書記來了。他們向她了解吳韻琛昨晚和現在的情況。他們要求她照顧好吳韻琛的生活並銜接好他與各方麵的關係,他們又指示了其它一些話後就到地區開會去了。

吳韻琛的到來比她預計的要晚。她看到他正盯著自己,就起身向保暖箱走去。“喔,粥還比較熱呢。你快吃把。”她邊說邊把一隻大碗從保暖箱裏取出,擺到他的辦公桌上。佐餐的小菜是食堂做的泡菜,已經擱在桌上了。吳韻琛落坐後沒有立即吃粥,倒是看著徐毓蓉。徐毓蓉輕輕地對他說:“快吃粥,一定很餓了。”隻見他像個聽話的孩子似的埋頭吃開了。他一邊吃一邊說:“謝謝你為我準備得這麼周到。”

“不要用說話來謝,你吃得多就是對我最好的謝。”

“好,我多吃些。”她們像大多數最終發展成情侶關係的人一樣,開始相處時隻是相互說一些不著邊際的話。也許是真的餓了或是還有其它原因,吳韻琛吃得很快。他正吃著,一個四十多歲的農村婦女走進了辦公室。徐毓蓉立即起身相迎並稱呼她徐阿姨。他也跟著叫了她徐阿姨。這位被叫作徐阿姨的農村婦女臉上露出了笑容,一邊便在室內僅剩的一把椅子上坐了下來。中年婦女說道:“不著急,慢慢吃,吃得慣嗎?”徐毓蓉在一旁表示她會把餐具送回食堂,現在倒煩勞徐阿姨來取。徐阿姨就對徐毓蓉說,徐師付一直在看這邊,看看差不多了,就叫我過來了。吳韻琛聽了她們的說話,倒是真的感覺過意不去了。“你們對待我太好了,不需要這樣的,我在廠裏和你們一樣,也是一個平頭老百姓。”他說道。這時徐阿姨不知該怎麼說才合適,所以就不言語了。徐毓蓉接過話由:“我們沒做什麼,就隻是準備了一碗粥和收拾餐具。你隻要好好地把新農機造出來,我們就完成任務了。”“是啊,是啊。”徐阿姨也一旁幫著說。吳韻琛放下碗,連聲說,真好吃,真好吃。“好吃就好。”徐阿姨一邊說著一邊收拾餐具離開辦公室。吳韻琛說泡菜好吃倒不是在說客套話,他真的感到這泡菜做得太好吃。事實上,這種被叫作泡菜的小菜吳韻琛一生中是第一次品嚐到。那時還是地域經濟的時代,你不進入泡菜的產地是根本不會知道世上有泡菜這東西的。所以吳韻琛就像那些由於進入了出產泡菜的地域而第一次品嚐到它的人一樣,對它讚不絕口。徐毓蓉看到普通的一種小菜吳韻琛這麼喜歡,心裏也很高興。

今天按照陳主任安排,是吳韻琛休息一天的日子。吃完早餐後她們就沒什麼具體的工作了,要到明天以後才會忙起來。辦公室裏隻有她們兩人。吳韻琛偶然意識到一件事。他小聲小氣地對她說:“毓蓉……”,她立即抬起頭,用一種混合了震驚、喜歡、微嗔等多重意味的眼神看著他。他感覺到了。他立既改變口吻說:“徐毓蓉,你們公社裏的成員吃飯時為什麼一部分人打食堂做的米飯,而另一部分人吃用自己的食具蒸的米飯?”徐毓蓉以為他要說什麼,原來他有這個疑問。“唉……”她在內心裏歎了一口氣,並想道:真是和尚不得知道家。徐毓蓉打起笑臉,也輕聲輕氣地回答他:“一部分人是‘城市戶口’,他們吃的是食堂到糧管所買的糧食做的米飯;另一部分人是‘農村戶口’,他們是從自己家裏帶米到公社,再用食具蒸米飯的。”

“那……”

徐毓蓉做了一個用手掌對著他的動作,阻止了他繼續議論這個話題。“這種事生活裏多得很,你以後慢慢會明白的。”

“是的,我們說說其它的。”

“聽說你是南方人,是哪個地方呢?”

“我是嘉善人。”

“嘉善在哪兒?”

“嘉善在杭州邊上。”

“喔,那裏肯定是個好地方,我知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我們漢中隻是號稱‘小江南’就已經比其它地方好了,真正的江南一定是非常好的。”

“我家鄉那兒河流是成網的,河道都是人工開挖而成,河裏的水平平緩緩,幾乎看不到它在流動。你往東、南、西、北任一方向走上半裏、一、二裏路,必有一條河道攔在你的麵前。田地平平整整,田溝裏的水往兩頭都可以排入河道,所以豐收的年份比較多,人們的生活也就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