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凡是獨生子女,直到上了大學還沒自己洗過衣服。她說:請保姆解決了我的大問題,我一個人在學校父母也放了。
還有一群誌向遠大、不屑卷入掃地洗衣等世俗勞務的大學生,也是雇保姆的主力軍。
那麼,這些請保姆的雇主們從瑣事中脫身後,到底幹了些什麼呢?
一個請了保姆的化學係女生寢室中,7位同學有5人每天早上7時40分起床,沒課的時候可以睡到10時30分。反正用不著收拾床鋪,晚起一點又何妨?這是她們高枕無憂的理由。周末,她們全體出動,有的看錄像,有的外出旅遊,有的比翼雙飛,讓保姆在寢室當留守女士,忙個不亦樂乎。
94級外語係的畢同學,希望自己畢業後能回去幹一番事業。可是請了保姆之後,室友們發現她竟玩起了遊戲機,諸多豪情壯誌早已棄之腦後,整日通過遊戲機賭博,不久東窗事發,被校方勒令退學。
凡此種種,保姆們感慨萬千。一位下崗女工說:本來做保姆可以補貼家用,還可以幫學生減輕負擔。沒想到你做得越多她越懶,現在連內衣都是我幫她們洗。那點錢倒不是問題,看見學生們這樣,我心裏難受。林阿姨的丈夫是學校食堂的師傅,工資不高。雇請林阿姨的那個寢室,總是把拖拉機(一種撲克遊戲)打得昏天黑地,而林阿姨卻在一旁彎腰掃著地上的瓜子殼。她敢怒而不敢言,畢竟這份工作來之不易。
據了解,這種情況在武漢某師範大學、某醫科大學也不同程度地存在。
大學生宿舍請保姆熱雖在升溫,但也有一些同學不肯隨大流。大三學生小傅,家庭困難,6位室友合請保姆,她卻硬是不肯人股,堅持自己鋪床、擦桌子。她舍不得用父母的錢買自己的安逸。中文係的劉瑜凡立場很鮮明:古人說一室不掃何以掃天下,如今連男生都自己動手洗衣疊被,何況是女生呢?這話頗有代表性。
大學生宿舍保姆產生的溫床何在?是大學生的嬌慣、懶散,還是所謂自身的優越感?一位女同學的父親是外科醫生,他治好了許多重病人,對自己的女兒卻顯得有些無奈:她從小被慣壞了,什麼事也不讓她做。走上社會怎麼辦?我隻有讓社會懲罰她了。
某高校一位分管學生工作的黨委副書記說:許多家庭都以家庭道德的標準要求子女,養成了在家百事不做的壞習慣。我校堅決反對學生請保姆,但這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勞動觀偏差問題。這種現象所折射出的問題,值得全社會關注和思考。
大學生請保姆,僅僅是從一個方麵折射出考學至上的應試教育下學生綜合素質的某一缺陷。而實際上,當今大學生綜合素質的缺陷,又豈止一項?高壓教育下的學生,即使是最終上了大學,也避免不了先天的某種不足。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令人憂慮
我心裏的話能向誰說?進行心理谘詢是不是就是心理有毛病帶著這許多的問題,1999年夏天來臨之際,來自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首都師範大學等14所高校的學生走進了首屆首都高校心理文化節,希望在這裏尋求答案。在大約兩周的心理文化節期間,學生們聽心理學講座、參與心理案例分析。來自中國農業大學園林係98級的小周和小謝聽完一場精彩的講座後說:心理健康太重要了,沒有好的心理素質,什麼事也做不好。但是我們對心理知識的了解比較少,真希望多有機會接受這方麵的教育和訓練。大學生中像小周這樣看重心理健康的不在少數。北京市1997年的一項對6000名大學生的抽樣調查顯示,約90%的大學生認為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必要。
上大學前隻知道一心讀書,上了大學之後突然發現有那麼多問題放在麵前,真有些不知所措。清華大學97級的沈鋼說。如今的大學生麵臨的問題似乎越來越多了:考不了第一怎麼辦?畢業時考研還是出國?戀愛失敗怎麼辦北京某高校有一名大一學生,因為不會洗衣服,因而怕出汗弄髒衣服,他就不願參加體育鍛煉,平時走路也怕累出汗來,久而久之神經高度緊張,嚴重影響了學習生活。像注意力不能集中、情緒不穩定、焦慮、自卑等問題,少數學生自己可以調節,一部分學生通過與朋友、同學、師長交流也能打開心結,但需要專家幫助的仍占30%~40%。有的學生因得不到及時的幫助而發展為心理疾病,被迫退學。據統計,每3個休學的大學生中就有一個是因為心理健康問題。近幾年,中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突出。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大學生心理谘詢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清華大學教授樊富瑉說:據有關方麵粗略估計,青少年中心理適應不良者在初中生中比例約為15%~20%,高中生約為20%~30%,大學生的這一比例為20%~30%,而且這一比例有上升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