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說道:“謹遵王後娘娘旨意。”
這當著我的麵,就讓我有些尷尬了。我雖年紀比他們小,但也旦不上‘尚幼’二字吧。
王後又問道齊良人,“你宮中饒姬身體如何?”
齊良人回複道:“初次有孕,故身體難受些。不過腹中胎兒一切安康。”
王後叮囑道:“多虧你悉心照應。”齊良人道:“妾應該的。”
我見楚美人發出一嗤笑,脫口道:“這宮中齊良人的媵妾最易懷孕。”齊良人未回話,王後也未搭理她。楚美人撇了撇嘴,也安靜了。
這時,一個年輕女子說道:“燕姬倒是覺得齊姐姐宮中福氣好。”
我沒有看清這看似和諧的後宮,到底有何矛盾。不過與我料想的一樣,那個年輕的女子正是燕王喜當初送往鹹陽的幼女。我心中一歎,這個燕王能幹得就是買女兒。我又一嗤笑,哪個諸侯國都一樣。
我這樣被楚美人看到了,她問道:“夫人獨自笑什麼呢?”
我緊張道:“無事。”
王後說道:“你們都回吧!在坐著就要無聊了。”
“諾。”眾女齊聲說道。
我們這些妃子退身而出。到了門外齊良人問道我:“夫人無事,可去我宮中同聊。”
我心中還想著我那小侄兒,所以婉拒道:“今日就算了吧,我的繡料差一點兒就要完工了。若是今日不完工,我定是不開心的。不如明日。”
齊良人見我給了她麵子,笑道:“既然如此,那就明日吧。”
我帶著幾個侍女回琳琅殿,派出去找蒙嘉的侍女將出宮的符節遞給我。符節是一塊銅牌,上麵刻有我的姓氏,‘媯’字。
我說道:“快備馬車,我要出宮!”
芷蘭說道:“夫人有了符節是可以使人出宮,但是夫人位分尊貴自己是不能出宮的。”
我問道:“那要如何?”香兒說道:“奴婢沒見過後妃可以出宮的。”
我心中納悶,為何陛下還叫我去找蒙嘉,還是晚上問問,再作打算。我問道:“為何齊良人、燕七子都是一國嫡公主,卻隻居於良人、七子之位?”
對於秦宮的妃嬪我的疑問多多了。芷蘭他們三人一一為我解答。
以下是我知道的:
秦宮的妃嬪製度與趙國不同,王後下依次是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秦國國力強盛,鼎立於諸侯。東方六國除了割地,還搜集地方美女送來鹹陽。這些女子若是身份低位入了宮後,隻能為奴為婢。若是諸侯國的王室子女,就算是身份極其尊貴的,進了鹹陽宮,也最多從七子做起。而且若非生下子嗣,一般也不會進位的。齊國與秦國現在交好,齊姬為齊王建嫡公主,所以才例外一進宮便是八子。而我就是更例外了。
我問道:“齊姬從八子升為良人,可是生下了子嗣?”
小喜說道:“良人有一子兩女。”
我不知公子高是誰,問道“陛下子嗣多少人?”
“陛下現有公子十四人,公主六人。”
我一驚,我王兄與陛下同歲時,不過隻有四個公子,倒是他怎麼那麼多公子。見我疑惑,芷蘭說道:“大王勤於政事,在後宮從未偏袒過哪位娘娘。陛下除了大公子年長,大王關顧一些以外,對其他的公子都是一視同仁的。所以不管是娘娘有娠,還是宮女有娠。都是不難產下子嗣的。”
她說這話,我一聽便明白。在鹹陽宮生子不招人嫉妒,因為生了子嗣秦政他也不會多看上幾眼。我又想起在趙宮,娼後在後宮肆意妄為殘害王室子嗣,所以王兄去世後隻留下四位公子。
我問道:“王後娘娘可有嫡子?”
小喜搖了搖頭,說道:“大公子出生時鄭姬娘娘病故,自小便在王後娘娘身邊撫養。已為嫡子。”
我又問道:“陛下子嗣眾多,為何我方才隻見到九位同向王後請安的妃嬪?”
小喜又道:“一些公子是宮中侍女生下的,侍女若是生下公子也隻能將小公子交給位分高的娘娘養,若是運氣好的才可以被升為少使。這都要看王後娘娘的意思,宮中嬪妃多,但是長使以上的就少了。王後見長使以下的妃嬪太多,所以也就隻許七子以上位分的娘娘拜見。所以夫人才隻見到九位娘娘。”
我說道:“原來如此。”
到了夕食,我獨自在興樂宮門口等著。看到他身後跟著一仗內侍宮女走來,我臉上就藏不住笑意。嫁人未必是壞事,我心中念叨。
待他走到我麵前,我裝模作樣的一拜,說道:“拜見陛下。”他一笑,笑道可好看了。
我站在他身側,我們一同向西側的琳琅殿走去。我脫下鞋,走入琳琅殿。我說道:“陛下若是再不來,瓏兒就自己吃了。”
蒙嘉在一旁說道:“這話也就隻有夫人會說。”秦政一刮我的鼻尖,說道:“寡人極少同別人吃飯。”
我說道:“妾也是。”我們拿起食著開始用膳,我突然放下食著,看著他。他開始沒管我,還是吃飯。他見我一直看著他,他才問道:“夫人看我作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