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偉
一個外出長途旅行的人來到一片荒野,這裏除了一些草和灌木外,什麼高大的植物也沒有。就在這裏,他迷了路。
天上陰雲密布,天色漸晚,在這荒野上,一個人也找不到。他心中非常著急:該往哪個方向走呢?他隻知道自己要找的住處在南邊,可哪一邊是南呢?
他在荒野中奔波,苦思冥想找辦法,可他怎麼也找不到可以指示方向的東西。他又餓又累,隻得坐下歇歇。
恰好他的麵前有幾個樹樁,他便在樹樁上坐下了。他摸著樹樁,心想:這裏本該是有樹的,可惜被人砍掉了;要不然可以觀察樹的枝葉濃密或稀疏,來判定方向。
他這樣想著,猛然間悟出了一個道理:既然樹的枝葉可以指示方向,即常常是南麵的枝葉茂盛,北麵的要稀疏些,那麼樹的年輪也有指示方向的功能。因為枝繁葉茂的一麵需要有更多的養料和水分,因而必須有更多的維管束來輸送養料和水,這一麵也就變得更加粗壯。而這粗壯的一麵的年輪也就寬一些。當然,在北半球,這一麵無疑就是南麵了。相反的方向便是北麵了。
他這樣推測著,心中不禁大喜,臉上流露出興奮之情。他立即低頭仔細觀察樹樁的年輪,果然發現一邊比較寬,一邊稍密些。他一連查看了好幾個樹樁,結果都一樣,而且方向一致。
“我終於辨出方向了!”他激動不已,不禁叫出聲來。
他朝著樹樁年輪較寬的一麵走,果然它指示的是南方。他不久便找到了住處。
顯然,這位旅行者是聰明的,他肯動腦,善於找辦法。如果我們能掌握多種辨識方向的知識,那對我們也會大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