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壽命(1 / 2)

◎仇春霖

你看過《白蛇傳》嗎?那裏麵有一段“盜仙草”的故事,說白蛇(白素貞)到南極仙翁那裏偷來了一種仙草——靈芝草,把她已經死去的丈夫許仙救活了。靈芝草在中國民間的傳說中,一向被認為是一種能夠起死回生、長生不老的神藥。

靈芝草確實是一種貴重的藥材,它能促進新陳代謝,治療神經衰弱、心髒衰弱、失眠、虛勞等病症。但是說它能把死人治活,使人長生不老,那是沒有的事。生活在地球上的一切生物,不論是動物還是植物,它們的生命總是有限的,總是要死亡的。

生物必然要死亡,但是它們的壽命並不一樣。中國有句古話,叫做“人生五十,樹活百年”。在舊社會,人民由於受到剝削和壓迫,生活非常貧苦,壽命也就十分短促,許多人活到50歲左右就衰老或死亡了,所以有這樣的話:“人生七十古來稀。”今天,在一般國家裏,50歲正是人們精力很旺盛的時候,是生活中的壯年,70歲的老人也不算稀奇了。隨著衛生條件的不斷改善,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類的壽命一定會進一步延長。有位科學家叫弗羅林斯,他認為動物的壽命一般應該等於它們的生長期的5倍。人一般要到20至25歲之間才完全長成,所以人的壽命應該是100至125歲左右。

有些動物的壽命比較短。雞如果一直飼養下去,能活12年;兔子能活8年到10年;豬能活20年至25年,不過這麼老的豬肉就很難吃了;一隻貓活到15年就成老廢物了,別說去逮老鼠,就是老鼠爬到它跟前來,也隻能看著老鼠眨眼睛。大牲口的壽命也長不了多少,馬能活40歲就不錯了;牛一般隻能活30歲左右;驢子的壽命還到不了30歲。動物中壽命比較長的要算大象,它能活上百年。可是比起樹木來,還應該算是短命的。

“樹生百年”是一點也不稀罕的。許多樹木的壽命都在百年以上。杏樹、柿樹可以活100多年;生長200年的蘋果樹並不算稀奇;櫻桃能夠達到400歲;板栗、無花果可以活1000歲。鬆柏一般可以活五六百年,北京天壇的古柏已經600多歲了。高齡的,像南京的一株六朝鬆已有1400年的曆史了。蘇州結草庵的白皮鬆也有1000歲。但是它們並不算老,曲阜的檜柏還是2400年前的老古董呢。台灣的花柏也有幾千年的壽命了。廬山黃龍寺有晉朝的銀杏,山東聊城有唐代的老槐樹,重慶有宋桂,杭州有宋梅。如此說來,把“樹生百年”改成“樹生千年”,我看倒比較符合事實。

世界上千年以上的樹木也很多。以近似年齡說,西伯利亞鬆是1200歲,瓔珞檜是2000歲,歐洲的雪鬆和紫杉是3000歲。你別以為它們就是樹木中的老壽星了,世界上還有比它們大幾千歲的。非洲北部和東部有一種樹,因為猴子喜歡吃它的果實,所以叫猴麵包樹。這種樹最老的已經有5150多歲了。比這種樹更老的是一種叫“世界爺”的巨杉,生長在北美洲加利福利亞西海岸。有一棵“世界爺”已經活了7800百年了,它可真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爺”。這棵樹高達80多米,基部直徑10多米。有人在樹幹下部開了個隧道,可以通過一輛汽車。你大概以為世界上不會有比這更老的樹了吧?不。世界爺之上還有“世界爺”。在非洲西部的加納利亞群島上,有一棵龍血樹,500多年前西班牙人測定它大約有8000歲至10000歲,真是“萬歲爺”了。不過可惜得很,這棵樹沒有得到保護,在公元1827年由於受到暴風雨的襲擊枯死了。

世界上短命的植物也不少。比如在帕米爾高原有一種豆科植物,叫“羅合帶”。高原上的夏天很短,到6月間剛剛有點暖意,這時候羅合帶就匆匆發芽生長。過了一個月,它才長出兩三根枝蔓,便急急忙忙開花結果,在嚴霜到來之前,就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在沙漠地帶有一些小草,壽命隻有短短的三四個星期。因為那裏的雨量很少,氣候幹旱,它們不得不在早春比較濕潤的時期,很快地完成生長、開花、結實的過程。這些植物在植物學上叫做短命植物。還有一些叫做類短命植物的,是多年生的,像半沙漠地區的鬱金香屬植物。它們在春天生長、開花,一到夏天,地上的部分就全部死去,但是埋藏在地下的球莖或鱗莖、根莖仍然活著,處於休眠狀態,到了第二年春天,仍能發芽生長。這些植物都表現了對生活環境的巨大的適應能力。

不過我們經常看到的既不是“萬歲爺”,也不是短命植物,而是能夠生活一兩年到幾十年的植物。人們食用的水稻、玉米、大豆、黃瓜,觀賞用的萬壽菊、牽牛花、鳳仙花,還有蒼耳、蟋蟀草、掃帚菜等野草,都是一年生的植物,不到一年就壽終了。冬小麥、大白菜、蘿卜、洋蔥以及牛蒡、苦苣菜、金魚草、金盞花等是二年生的。它們大都在頭一年秋季發芽、生長,第二年春夏季開花、結實。人們常以為白菜、蘿卜是一年生植物,那是誤會。因為我們要吃它們,所以提前收了,如果要等它們開花結子,就得到第二年春末。多年生的栽培作物、花卉和野草也不少,如洋薑、山芋、馬鈴薯、芍藥、菊花以及蘆葦、蒲草等都是。它們的壽命一般也隻有幾年到幾十年。此外,我們常見的木本植物,大多是多年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