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明成祖北征塞外諸戰役(2)(1 / 2)

韃靼部自永樂十一年為瓦剌所擊敗,其主本雅失裏且為瓦剌所殺,阿魯台因勢窮無依,乃於同年七月間輸誠內附,假息塞外。經數年來的生聚經營,畜牧日以蕃盛,因之對明廷的態度漸至桀驁不遜,貢使至邊,邀擊行旅,朝使至,輒嫚侮或拘留之;且時遣部落出沒塞下擾掠。成祖遣使轉告阿魯台責之。阿魯台竟不悛,且大舉圍攻興和,明將都指揮王禪戰死;因此成祖乃決定再度親征討伐。

永樂十九年(1421年)十一月間,成祖命大臣集議北征軍事。戶部尚書夏原吉等共議:宜且休兵養兵,嚴飭邊將備禦。成祖召問兵部尚書方賓,賓言:“今糧儲不足,未可興師。”成祖又召夏原吉問邊儲多寡,對曰:“僅給將士備禦之用,不足以給大軍。”且言數年師出無功,戎馬資儲十喪八九,災眚疊作,內外俱疲,乞遣將往征,勿勞車駕。成祖怒,立命原吉出視開平糧儲。既而刑部尚書吳中入對與方賓同,成祖益怒,令下原吉及吳中於獄。賓懼自經死。成祖旋命侍郎張本等分往山東、山西、河南及應天諸府督造糧車,發丁夫挽運,期於翌年二月前集中於宣府。(《明史紀事本末》卷二十一)

三、作戰經過

永樂二降十年(1422年)三月,成祖聞韃靼部阿魯台率部攻興和,乃決意親征。三月二十一日,以太子監國發京師北。三月二十四日,明軍至安省宣化縣的雞鳴山。阿魯台聞成祖親征,乘夜北遁。諸將請追之,成祖曰:“彼非有他計,譬諸貪狼,一得所欲急走;追之徒勞。少俟草青馬肥,道開平,逾應昌,出其不意,直抵窟穴,破之未晚。”及明軍次雕鶚堡,成祖乃令都督朱榮率五千騎先行偵察敵蹤。

四月二十九日,明軍次雲州嶺,舉行大閱。繼而北進,二十九日次開平。六月七日督軍北出應昌,為防敵襲,並部方陣以進。八日獲諜報,謂阿魯台兵攻萬全請分兵還擊。成祖曰:“詐也,彼慮大軍搗其巢穴,欲以牽製我師耳。”九日師至陽和台,攻萬全兵果遁去。七月四日師至煞胡原,前鋒都督朱榮擄獲阿魯台部屬備言阿魯台聞大軍至,異常恐懼,偕其家屬遁去。成祖曰:“獸窮則走,然或施詭謀示弱誤我,不可不備。”繼又獲其部曲亦言阿魯台悉家夜遁。於是成祖乃召前鋒都督朱榮等還,並發兵盡收其所棄牛羊駝馬,焚其輜重然後班師。(《明史紀事本末》卷二十一)

旋師途中成祖謂諸將曰:“阿魯台敢悖逆,恃兀良哈為羽翼也,當移師翦之。”於是乃簡精兵步騎二萬人,分五道進討。七月十五日遇兀良哈眾於屈列兒河東,成祖麾騎夾擊,自率前鋒衝之,敵皆散走。其地背河,麵左皆山,明大軍依山而軍。成祖乘高望之,見其眾複聚,乃麾兵繞出其右,突至盡獲之。旋又麾兵繞出其左,先伏神機弩於深林中,其眾棄輜重左走,遇伏兵截擊,遂大潰。明軍追奔三十裏,斬部長數十人。又另以兵徇河西,斬獲亦甚眾。八月十七日見各路皆捷,敵已遁去,遂下令班師,九月八日還至北京。

六、成祖第四、五次親征

一、第四次親征

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七月,距前次親征為時僅一年,成祖聞邊報:阿魯台將部眾南犯。成祖曰:“彼意吾不能複出耳,當先駐塞下待之。”於是乃下令出征。(《明史紀事本末》卷廿一)

八月五日離京出發,以大學士楊榮隨征掌宮中機務。九月十日師次西陽河,聞阿魯台為瓦刺所敗,部眾潰散,遂駐師不進,命前鋒陳懋率軍搜索至宿嵬山。十月七日,成祖次上莊堡。前鋒陳懋至宿嵬山未見敵蹤,遇韃靼王子也先土於率所部來降。陳懋引見成祖,成祖大喜,封為忠勇王,賜姓名日金忠,因遂班師。十一月七日還至北京。

二、第五次親征

忠勇王金忠自降明後,屢請北擊阿魯台,並願為前鋒自效,成祖嘉慰之。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正月,阿魯台犯大同開平,諸將請戰,於是成祖敕邊將整兵待命。正月九日征山西、山東、河南、陝西、遼東五都司及西寧、鞏昌各衛兵,期於三月間分別集中於北京及宣府。三月二日成祖舉行大閱,諭諸將親征。

四月三日成祖發北京,詔命皇太子監國。大學士楊榮、金幼孜從征。二十五日軍行至隰寧,獲諜息知阿魯台聞大軍來征,已遠遁答蘭納木兒河,成祖因命諸將速進。五月四日明軍次開平,成祖下詔暴阿魯台之罪,遣使招降其所部。又以比年用兵,饋運不繼,士卒饑凍死者甚多,白骨被野,乃命瘞諸道旁,並親製文祭之。五月二十三日成祖宴諸將於應昌,旋即繼續麾軍前進。六月十七日前鋒進至答蘭納木河,未見敵蹤。繼命左掖王將張輔等窮搜山穀三百餘裏,亦未發現馬跡,成祖乃進駐河上。六月二十日複命前鋒陳懋等引兵抵自邙山無所遇,因糧盡引還。成祖問諸將當否複進。楊榮、金幼孜等勸請班師。於是成祖乃於二十一日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