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國上市公司舞弊性財務報告審計研究(2 / 3)

1、隱瞞重大事項的披露

隱瞞的重大事項包括:或有負債、關聯交易、期後事項。

2、歪曲和濫用會計政策、會計估計

歪曲和濫用會計政策、會計估計的具體方式包括:通過改變合並範圍來操縱利潤;根據做利潤的需要而將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方法由權益法改為成本法或由成本法改為權益法;改變固定資產的折舊政策或折舊年限;改變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等,人為減少銷售成本;利用資產減值準備來操縱利潤。

3、隱瞞負債

上市公司不按規定計提銀行借款的利息,而是放在賬外,將應付款的發票隱匿起來不入賬等。

4、將費用任意遞延和資本化

上市公司經常將不屬於跨期攤銷的費用甚至經營虧損計入“待攤費用”、“長期待攤費用”等賬戶。在資產已達預定可使用狀態後仍將借款費用資本化,以及將無形資產研究開發費用資本化等等。

5、虛增存貨

上市公司虛列存貨的目的是為了少轉銷售成本從而虛增營業利潤。具體方式是通過虛增存貨數量、虛增存貨單價或故意計算錯誤以增加期末存貨價值從而降低銷售成本增加營業利潤。

6、非經常損益

上市公司在進行舞弊性財務報告時經常借助巨額的非經常性損益來迅速改善業績。其具體途徑包括:財政補貼、稅收優惠、債務重組收益、股權轉讓收益、委托理財收益、資產置換收益、資金占用費收益、經營權和土地使用權轉讓收益、資產托管收益和資產租賃收益等。

7、提前或虛增確認銷售收入

提前或虛增確認銷售收入的具體方式有:虛構銷售業務、跨期確認收入、將非銷售收入確認為銷售收入、收入確認條件尚未完全具備時就確認銷售收入。

上述舞弊手段為注冊會計師審計提供了值得關注的重點區域。從業務類型上注冊會計師應重點關注:非經常交易、關聯方交易、資產重組業務、會計政策和估計的變更、或有事項和期後事項等。

三、舞弊性財務報告形成的原因

1、財務壓力的驅使

邁克爾·R·揚(Michael R.Young)指出“舞弊性財務報告不是始於不誠實而是始於某種特定的條件,這種條件包括兩個因素:一是目標定得過高。無論怎麼努力仍難實現或環境已發生變化而目標卻未調整。二是認識到如果不能達到那個目標將不能被原諒”。任何公司的管理當局都可能麵臨來自股東、債權人和利益相關者的壓力。如果公司經營困難,現金短缺或不能達到股東、潛在投資者、債權人以及利益相關者的預期,公司管理當局就可能考慮在財務報告數字上做文章,按照其主觀意願來公布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一開始可能是無意識的僅為了渡過難關,但慢慢就可能逐漸演變成一種故意的行為。

2、控製環境的缺失

我國很多上市公司在控製環境上都存在缺失,主要表現為:第一,法人治理結構失衡。監事會形同虛設,且未設置獨立董事和審計委員會,其內部審計部門也沒有真正發揮作用,導致監督弱化和虛化。第二,激勵權安排不當。過於強調將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的業績與其獎酬相聯係,而監事幾乎很少領酬。第三,管理者缺乏正直、誠實的品德或是對權力、金錢很貪婪。公司控製環境的缺失為公司高層管理當局進行舞弊性財務報告提供了適當的“土壤”。

四、舞弊性財務報告的審計方法

1、樹立正確的審計理念

注冊會計師要在財務報告審計中揭露出舞弊性財務報告,首先需要強化對舞弊性財務報告的審計理念,包括職業謹慎、職業懷疑、職業判斷、善於發現奇異。

(1)職業謹慎。這一理念要求注冊會計師在執業中保持合乎審計職業的價值觀念和精神態度,保持理性和判斷力從而秉著獨立、客觀、公正的態度去實施合理的審核檢查並作出不偏不倚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