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營改增對建築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及應對措施
財經論壇
作者:盧漫
【摘要】 在營改增的背景條件下,建築企業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建築企業具有一定的行業特殊性,既具備提供產品的功能又具備安裝產品的功能,隨著營改增的出台,建築企業的生產結構一定會發生變化,會計方麵也會遇到一定的問題。本文針對營改增背景條件下建築企業的會計發展現狀進行探究,分析營改增對建築企業的影響並給出相應的應對措施,以實現建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營改增 建築企業 會計
我國現在施行的是營業稅與增值稅並行的稅製,由於營業稅扣稅鏈條的不完整性,造成了重複征稅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企業的稅收負擔。為應對這一問題,國家於2011年開始試點運行營業稅改增值稅,這是當前稅收改革的重要趨勢,有助於企業的發展。雖然當前營改增的試點範圍暫不包括建築行業,但建築企業的營改增已經是大勢所趨。在建築企業運行營改增,有助於改善建築市場秩序,提高建築企業的技術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工成本的支出,便於企業管理,增強建築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但營改增的出台,也會對建築企業的會計核算造成一定的影響。對此應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以發揮營改增的優勢,保證建築企業的經濟效益與可持續發展。
一、營改增的含義
營改增是指將企業要繳納的營業稅改變成增值稅進行繳納,目的是消除重複納稅問題,主要針對的對象為企業增值部分的納稅。
營改增的出台在一定的程度上解決了營業稅與增值稅同時繳納的問題,減少了對增值稅作用的限製,有利於稅製的發展。營改增在企業中的運用,減輕了稅收對企業的束縛,便於企業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轉變企業生產方式,提高服務水平,利於企業的經營與發展。
二、營改增對建築企業會計方麵的影響
1、影響建築企業的稅負
營改增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減輕建築企業的稅負,避免重複征稅問題。營改增運行後,可以將企業購買的材料、機械設備等進項稅抵扣,實際要繳納的稅率就會比現在的營業稅稅率低,使建築企業資產結構得到優化,機械設備的水平得到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也得到提升。先進設備與生產線的運用會使作業人員的數量有所下降,費用的支出就會變少,進項稅額的可抵項目比例也會有所提高,稅負就會降低。
在建築企業采用開具發票進行稅收的控製是一項很難的工作,因為建築企業大多是在農民手中購買磚瓦沙石,所以開具發票的可能性極小。批發市場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問題,在購買鋼筋水泥時,開發票與不開發票是兩個價格,這些問題都導致建築企業在增值稅上無法實現以票控稅。
2、影響建築企業會計賬務處理
隨著營改增的運用,建築企業的會計核算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在對營業稅進行核算時,科目較為簡單,營業稅改增值稅後,會計的核算科目就會增加,其核算方式也會變得更加複雜。比如在進行營業稅的會計核算時,計提借記為“營業稅金及附加”,計提貸記為“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而營改增稅製會計核算的科目為“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其賬戶內要設置九個專欄用於會計核算,包括借方的進項稅額、轉出未交增值稅、已交稅金、出口抵減內銷產品的應納稅額、減免稅款、貸方的銷項稅額、轉出多交增值稅、轉出定向稅額、出口退稅。
3、影響建築企業的現金流
當前建築企業要繳納的稅款高於真正的納稅義務,企業在實際的納稅中,營業稅與所得稅都需要按照固定的比率進行預繳。這樣企業既要對建築工程項目所需的資金進行墊付,還要支付部分未回收款項的工程稅金,導致企業麵臨很大的現金流壓力,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建築企業的健康發展。營改增的使用,有助於建築企業改善現金流的壓力,建築企業可以在收到工程款項或者是在完工得到業主簽證之後,再進行稅金的計算與繳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