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和大臣賽二爺”的傳說
1900年8月,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慈禧、光緒倉皇出逃。賽金花躲在北京南城避難,德國兵破門而入,情急之下賽金花說了幾句德語,還拿出在德國與皇室、首相的合影。德國兵不敢造次,引她與八國聯軍主帥、德國元帥瓦德西相見。據說瓦德西對她熱情款待,士兵更是對這個花枝招展又會說德語的東方女子充滿好奇。受瓦德西之托,賽金花帶幾個德國小軍官到城裏采買糧食等軍需,百姓懼怕洋人家家閉戶,聽說賽二爺做中介擔保,才敢開門賣糧。賽金花給這些人家都插上德國旗子,免得再受欺擾。
當時,八國聯軍進京後,大力搜剿義和團,北京城裏腥風血雨。賽金花能跟洋鬼子說上話已令人刮目相看,還有人稱看見她和瓦德西騎馬並轡而行,京城王公子弟於是把她視為通天之人,爭相討好。賽金花在街頭一旦看見洋兵戕害百姓,常盡力阻攔,解釋這是“良民”不是義和團,救下了不少人。賽金花對瓦德西說:“軍隊貴有紀律,德國為歐洲文明之邦,曆來以名譽為第二生命,尤其不應該示人以野蠻瘋狂。”這一席話勝過任何堂而皇之的外交辭令,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蘇曼殊在《焚劍記》中也曾記述過此事:“彩雲為狀元夫人,至英國,與女王同攝小影。及狀元死,彩雲亦零落人間。庚子之役,與聯軍元帥瓦德西辦外交,琉璃廠之國粹賴以保存。”賽金花的挺身而出,“使不可終日之居民頓解倒懸,至今猶有稱道之者”(引自《賽金花事略》),於是京城內外,從販夫走卒到公子王孫,一傳十,十傳百,賽金花被賦予了救國救民的光環,“議和大臣賽二爺”於是名滿九城。最後甚至成了“九天護國娘娘”,使千百萬中國百姓幸免於八國聯軍的劫掠。
淒慘的晚年
1903年,賽金花吃了“虐婢致死”的官司,她被趕出了北京城,勒令返回老家蘇州。後來她又去上海開書寓為生,但時過境遷,風光不再。於是賽金花萌生了嫁人好好過日子的想法,就嫁給了滬寧鐵路的總稽查曹瑞忠。不過,辛亥革命後,新丈夫就離開了人世,賽金花重新過起了漂泊不定的生活。
中華民國成立後,賽金花的客人中有了革命黨人,其中江西民政廳長魏斯炅是她一生的最愛。魏斯炅是江西都督李烈鈞的心腹幹將,1913年夏,李烈鈞發起“二次革命”討袁,失敗後魏斯炅逃避追捕到上海,結識了賽金花。賽金花幫助他喬裝打扮逃往日本。1918年魏斯炅重返上海與賽金花結婚,請李烈鈞做婚禮主持,大操大辦明媒正娶。魏斯炅給她取名“靈飛”,寓意靈魂就此飛躍,賽金花至死都以“魏趙靈飛”自稱。
有人說賽金花天生就是克夫的命,她與魏斯炅的幸福生活隻持續了四年,魏斯炅就因病去世了。從此以後,珠黃色衰的賽金花和一個保姆,搬到了天橋附近的居仁裏胡同。賽金花的日子如江河日下,主仆二人隻能靠接濟為生。據說吳佩孚、胡適、梅蘭芳派人送過錢物,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李苦禪等畫家為她組織過義賣。
1936年冬,當時天氣很冷,她沒錢多加煤炭,抱著一床破被於子夜氣絕。各界人士捐了棺材和喪葬費用。當時的報上還刊登了一幅挽聯,挽聯是這樣寫的:“救生靈於塗炭,救國家如沉淪,不得已色相犧牲,其功可歌,其德可頌;乏負廓之田園,乏立錐之廬舍,到如此窮愁病死,無兒來哭,無女來啼。”淒涼如斯,她一生的情債想必也連本帶息地清償了。
如何評價賽金花,爭論了百年沒有答案。有人說她是民間的民族英雄,憑借名不正、言不順的權力,挽救了中國。賽金花也許從來不曾被尊稱為革命者,但她卻以最不可能的方式,重振了晚清時代中國的身體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