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嘉定周邊景觀(2 / 2)

古猗園

位於嘉定區南翔鎮滬宜公路218號,古猗園為明代萬曆時河南通判閔士籍的私家花園,原名奇園。古園的設計者是嘉定著名竹刻藝術家朱三鬆。後歸萬曆舉人李流芳之侄李宜之所有。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洞庭山人葉錦購得後,大興土木增建亭榭,拓展園基,改名古猗園。乾隆五十三年,地方士人集資買園作為城隍廟靈苑。嘉慶十一年(1806年)募款整修,同治、光緒年間,又作為祀神和當地同業會集議場所,園中增設茶肆酒樓。古猗園幾經擴建,麵積達146畝。具有四百多年曆史的古猗園內青竹滿園,有亭榭樓閣、曲徑回廊、假山池沼、奇樹名花,景色極為秀麗。園內還有兩座經幢,已有1000多年的曆史。

上海國際賽車場

位於嘉定區伊寧路2000號,上海國際賽車場的賽道及主建築設計由國際汽聯指定的專業F1賽車場設計公司——德國惕克公司承擔。賽車場看台設計規模約20萬人,其中主副看台5萬個座位,其餘為坡道臨時看台。賽車場主體建築及其他主要建築約15萬平方米,包括主副看台、賽場指揮中心、新聞中心、車隊生活區、維修站等。這些建築采用了現代造型與中國傳統文化融為一體的設計理念。

賽車場在舉行世界頂級的F1和MOTOG 賽事,以及各種級別賽車比賽的同時,也為國際國內車隊、車商訓練、測試、展示,為汽車服務、汽車博覽、大型活動、旅遊會展等提供了綜合性的平台。F1奔馳在上海國際賽車場,標誌著中國的賽車運動真正走向了國際化。

吳興寺

位於嘉定區滬宜公路5428號,始建於南朝梁天監十年(511年)。初建時,占地10餘畝,分東西兩院,東院崇福,西院永德。正中有大雄寶殿、大悲閣、文昌閣等建築100餘間(民間流傳有5408間之說)。寺內一年四季香火不絕。解放後,吳興寺曾被用作劇場、農機站,“文革”中大雄寶殿、大悲閣等全部被拆除。1994年籌集資金100多萬元修繕並建了吳興寺山門和天王殿。是上海地區最早的寺廟之一,曾俗稱江南三大寺之一。現大雄寶殿、天王殿、牌樓等已建成,並逐步修複至原有規律。今香火極旺,道風遠播,名聞中外。

上海汽車博物館

位於嘉定區安亭博園路7565號,上海汽車博物館是中國首個專業汽車博物館,展示了汽車誕生以來的近70輛經典車型,時間跨度逾百年。上海汽車博物館位於上海國際汽車城的博覽公園內,由曆史館、技術館、品牌館、古董車館和臨展館五部分組成。上海汽車博物館有以下三個表現重點。博覽:彙集曆史博物館、現代科技館、古董車收藏館與商業品牌展示的不同特點,形成全新的綜合概念。

楓涇古鎮

楓涇為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古鎮周圍水網遍布,鎮區內河道縱橫,橋梁有52座之多,人稱“三步兩座橋,一望十條港”。現存最古的為元代致和橋,距今有近700年曆史。鎮區規模宏大,全鎮有29處街、坊,84條巷、弄。至今仍完好保存的有和平街、生產街、北大街、友好街四處古建築物。是上海地區現存規模較大保存完好的水鄉古鎮。 楓涇文化發達,是蜚聲中外的金山農民畫發源地。楓涇人民熱愛生活,藍印花布、家具雕刻、灶壁畫、花燈、剪紙、繡花、編織等民間藝術源遠流長。是中國最具盛名的中國民間繪畫之鄉。農民畫、丁聰的漫畫、程十發的國畫和顧水如的圍棋,這些在國內外都具有相當影響的“三畫一棋”,集於楓涇一鎮,是國內罕見的一種地域文化特色。楓涇也是上海唯一一個全國曆史文化名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