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去留問題(2 / 2)

蘇軾扭過頭來,征詢道:“柳明,你呢?”

“咱狀元郎,肯定是翰林院編修,旱澇保收,前途無量啊。”一位進士笑道。

“不……”柳明眯著眼睛道,“我想……申請外放。”

“什麼?”聽聞此言,所有人都大吃一驚。那些進士,都帶著不解的神色看著柳明,心想這狀元郎又有什麼新思路。

甚至有進士準備打探,莫非這外放的縣官,又有什麼新的油水可撈?畢竟,這狀元郎有著非同一般的人脈,他的一舉一動,可是代表著朝廷的最新動向啊。

王安石更是激動無比,拍著柳明的肩膀道:“柳明,你身為狀元,卻能放棄那翰林安樂窩,和我一道外放,願意了解那民生吏治,親自躬身於縣鄉級政務,也是一個實幹家。王某生平恃才傲物,沒有對誰服過。可是這次,你卻也要王某刮目相看。”

柳明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其實,他何嚐不想進翰林院舒舒服服地喝茶賞鳥?隻是眼下,有兩個原因,讓他無法去翰林就職。這第一,就是他聽聞翰林大學士換了人選。富弼不再任翰林院的一把手,而是由禮部尚書宋癢兼任。宋癢是何人?表麵上看來,他是欽定柳明的狀元,柳明的恩師。可是隻有柳明心裏清楚,那是宋癢被自己的老師範仲淹軟硬兼施,逼迫所致。自己畢竟是掌握著對方的汙點。他估計,現在這位宋癢宋大人心中憋著一股氣,來到翰林就任。自己這個翰林菜鳥撞上去,那還有好日子過?

這第二,也是最為關鍵的原因,便是那驛站刺殺案。雖然春娘並未明說,柳明感覺,這些刺客,必然與楊立武的死有關。他生平唯一得罪的外人便是楊立武。此人又牽涉到私自販賣軍械等諸多勾當,其背後必然有著一個勢力。

貝州!

這是春娘昏迷前,最後吐露的信息。看來,那貝州,便是解開所有謎團的鑰匙。

^……

日頭西斜,尚書省吏房府內,暗影昏黃,油燈晃動。

吏部尚書陳執中,一身紫袍,疲憊地坐在案幾前,看著案幾上的兩個卷宗發呆。

一旁年輕的吏部員外郎躬身坐在一旁,雖然已經是坐得腰酸腿疼,可是見自己上司沒有起身之意,也不敢動。他遲疑了些,問道,“大人,為何愁眉不展啊?這進士分配,都是由律法可依。依照卑職的看法,並沒有什麼過於大的疑問。”

陳執中歎了口氣,滿臉壓力,挑了挑油燈燈芯,說道,“你是不知道,這次本官遇到的情況,真是從未有過。”

“大人指的是……”年輕吏部員外郎請示道。

“你看看這份東西……”陳執中指著案幾上的卷宗說道。

“哦……原來是叫王安石的進士懇請外調知縣啊……”吏部員外郎若有所思道,“這種情況,倒是少見。不過,既然他願意放棄翰林職位,到外麵去鍛煉,卑職認為,倒也可以。”

“恩……這位王安石,就是曾經在殿試上向聖上上萬言書。”陳執中撫須說道,“現在又調動到外省,看來,也是有一番抱負的啊。”

進士們都說王安石申請外調是犯傻,可是老謀深算的吏部尚書陳執中卻並不這麼認為。

“大人,準他就是,這有何難啊?”吏部員外郎不解道。

“老夫所說的曾未遇見,便是……”陳執中拿出另外一份卷宗,“這位連中三元的狀元柳明,也是同樣申請外調。”

“哦?”吏部員外郎眉頭一抬,顯得很是意外。他還有些不相信地望卷宗前湊了一湊,見其落款真是柳明的名字,這才歎道,“這位狀元也申請外調,似乎不尋常啊。”

“是啊,曆來狀元,全部有要入翰林的傳統。”陳執中說道,“這次的柳明,更是一位連中三元的天縱英才。連當今官家,也是對他有些耳聞。此次他也提出來外調……這確實不同尋常。”

“那既然這位狀元郎自己想外調鍛煉,那我們還能不準嗎?”吏部侍郎問道。

“沒這麼簡單。”陳執中站起身來,慢慢踱步向庭院,看著滿天星鬥,說道,“你可知這柳明是什麼來曆?他是範仲淹的鍾愛門生。翰林大學士富弼曾經力保他進翰林,以便於讓範仲淹一派的血脈在朝廷得以生存。而我推測,當今官家估計也是顧及到龐籍一黨權勢過於浩大,也是有意培養範係力量。因此……這狀元的去留問題,本官是暫時做不了主。”陳執中苦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