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漏記,有些人物是完全不列字號。如非特殊情況,古人在名諱之外基本都有字有號,辭典編纂者應盡量查找核實,切不可偷懶導致漏記。鄧粲條,應記“字長真”。歐陽通條,應記“字通師”。胡曾條,應記“字秋田”。張唐條,應記“字訥翁”。茹瑺條,應記“字良玉,號恕庵”。張敏條,應記“字時習,號樂山”。夏崇文條,應記“字廷章”。周策條,應記“字臣獻”。孫斯億條,應記“字兆儒”。賀懋椿條,應記“字彭年,號齡圃。”黃本騏條,應記“字伯良”。胡光北條,應記“字楚良,又字學山”。
有些人物是缺表字或者記列不全。黎吉雲條,“字月喬”後應加“一字樾喬”,各類古籍中,“月喬”、“樾喬”二字並用,且後者居多,如曾國藩有詩題為《送黎樾喬侍禦南歸》,《詞林輯略》則記“字雲徵,號樾喬”。楊彝珍條,隻記“字性農”,應記為“字湘(季)涵,號性農,別號移芝”,其作品名即為《移芝室集》。陳啟泰條,“字伯屏”外應另記“一字伯平”,《詞林輯略》記“字寶孚,號伯平”。袁名曜條稱:“字道南……遺稿僅存《吾吾廬存草》六卷。”縣誌(指《【民國】寧鄉縣誌》,下同)記為“字燾嵐”,著作記為“《吾吾廬存草》五卷”,不可不備一說。康劉鍠條,漏記“字訏俌”。周達武條,僅標“字夢熊”而不加“一字渭臣”(縣誌隻稱“字渭臣”),郭嵩燾評周達武詩時徑稱“渭臣軍門示嘉峪關詩”雲,亦可見“字渭臣”不可不列。
還有的人物名字前後有變化,不能不交代清楚。熊少牧條,不記原名熊盛暘,據譚延闓《近代鄉賢手劄書後》雲:“先生入江南鄉試闈中閱卷,褫去舉人,後始改名少牧。”康劉鍠條,漏記科舉經曆。稱傳主“清光緒二十一年官禮部主事”,卻不說明係因進士身份得官。導致此項漏記的原因,是由於在進士榜上找不到康劉鍠的名字,他在光緒二十一年考中進士時用的名字是劉鍠(三甲第166名),後來才以祖姓康向朝廷申請複姓康劉而得現名。此間過節,理應略作交代。朱劍凡條,稱“曾用名家純”,準確表述應為“原名家純,字劍凡”,後“以字行”。朱劍凡係湘軍名將周達武之子,祖姓朱,因避禍改姓周,清亡後恢複原姓。此節不可不提,否則讀者就不能了解當年創辦“周氏女塾”(著名的“周南女校”前身)的周家純就是朱劍凡。
漏記較多的是別號,舊時代人物,確實有些人的別號隻是附庸風雅,沒有實際用處;但下麵這些人的別號是具有具體辨認功能的,不可不記。易祓條,漏記“號山齋”,著作有《山齋集》。周堪賡條,漏記“號五峰”,世存周堪賡撰《五峰遺文》。吳道行條,漏記“號嶁山”,著作有《嶁山集》。鄧顯鶴條,既記錄“著《南村草堂詩鈔文鈔》”則當記其“晚號南村老人”。黎培敬條,僅書“字簡堂”,據王先謙撰《黎文肅公神道碑銘》和《詞林輯略》,應為“字開周,簡堂其自號,晚更號竹間道人”,存世有《竹間道人自述年譜》。鄭沅條,漏記“號習叟”,鄭書法聞名,為人題字多落款“習叟鄭沅”或“習叟沅”。廖樹蘅條,廖有《珠泉草廬文集》行世,其“人稱珠泉先生”之號需記錄。傅熊湘條,列傳主名、字、號多達八個,惟獨漏記“號鈍安”,而傳主使用最多且名世者恰恰是“鈍安”,條目中所列作品即為“《鈍安遺集》二十二卷”。
二是錯記,這類問題大多屬於校對錯誤,有些則是流傳中字號多種並存,應視使用情況依次記列或並列,以期完備,字與號的混淆也較為常見。李興邦條,“字嘉人”應為“字嘉言”,合“以言興邦”之義。曾朝節條,“號直齋”應為“號植齋”。周采條,“字元亮”應為“字子亮”。王坦修條,“字正亭”,據縣誌及《詞林輯略》應為“字中(仲)履,號正亭”。鄧廷鬆條,“字丈三”應為“字丈山”。劉愔條,“字黔台”應為“字默台”。孫鼎臣條,“字子俆”應為“字子餘”或簡化“字子餘”。蕭翰慶條,據《清史稿》“列傳二百七十七忠義四”,“字輔丞”應為“字黼臣”。龍朝翼條,“字瑞齡”應為“字瑞臣”,縣誌考證認為“通誌誤瑞齡”。陳岱霖條,“字雲右”應為“字雲石”。彭洋中條,“字曉航”應為“字曉杭”。歐陽兆熊條,“字曉岑”應為“字小岑,一字曉晴”。賀華實條,“字六山”應為“字雲山”。李元度條,“自號天嶽山人”應為“天嶽山樵”。易佩紳條,“字茹山”應為“字笏山”。王世琪條,“字炳青”應為“字丙青”。廖基植條,“字璧根”應為“字璧耘”。譚延闓條,“字組安”應加記“一字祖安”,世存譚延闓書法原件落款皆可見自署“祖安”,《詞林輯略》及《譚祖安先生年譜》等作品亦作“祖安”,其弟譚澤闓字祖同,亦可佐證。
作為從事編校工作多年的編輯,吹毛求疵成性,本義上講,實不忍見各種錯漏白紙黑字地流布人間。需要說明的是,此節勘校,主要依據以下資料,列出以備核查:1、《(民國)寧鄉縣誌》(周震鱗修,劉宗向纂,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版)。2、《湖南文獻彙編(第一輯第二輯)》(民國湖南文獻委員會編,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3、《湘人著述表》(尋霖、龔篤清編著,嶽麓書社2010年1月版)。4、《湘雅摭殘》(張翰儀編,嶽麓書社2010年2月版)。5、《(光緒)湘潭縣誌》(王闓運等纂修,嶽麓書社2010年2月版)。6、《傅熊湘集》(傅熊湘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版)。7、《湖南近代百年史事日誌》(田伏隆主編,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11月版)。8、《湖南古舊地方文獻書目》(湖南圖書館編,嶽麓書社2012年4月版)。9、《曆代寧鄉書畫家傳略》(夏時、李礪主編,中國藝術出版社2010年8月版)。10、《詞林輯略》(朱汝珍輯,明文書局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