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經濟的調適(2)(2 / 3)

(四)紡紗

紡紗,即用紡車將棉花加工成棉紗,是安昌婦女所從事的家庭手工業之一。妙齡女孩、中老婦女常常紡紗出售,但自己不織布,且從市場上買回紡紗所需的棉花,而織戶棉紗不夠,則到市場上收購。

自發交易幾乎每日都在進行,直到20世紀50年代,每日參與交易者仍達200人左右,棉紗交易量在50公斤以上。當地為了規範管理,曾把交易者先後集中於城隍殿大殿、東社廟、元帥殿等處。

(五)織布

織布,即用平紋織機或提花織機將棉紗織成棉布,這是棉業經營的最後環節。由於棉紗必須上漿後才可以上機織布,一定有漿紗的工序,安昌郭家漊設有專門的上漿工場,稱刮漿漊。明末清初安昌棉業初興時,棉布一般由農戶土紡土織,產量不高,品種單一,僅有方格布、柳條布數種,因品質堅實細勻,稱“南沙嗶嘰”。

此後,產量逐漸遞增。清末民初,日產棉布1000匹左右,品種有大布、小布、漿布,其中大、小布的75%銷往外地,外銷地大致與棉花相同,即杭縣、上海、蘭溪、嵊縣、鄞縣等地,直至福建、江西、安徽;漿布主要用於本地花行作包裝袋布,部分外銷作喪殮布。

總體上說,安昌的棉布交易多假手布店進行。因為資金實力、銷售渠道所限,一般農戶很難擺脫布店直接與各地的布商交易。當地有同春、陸東記、聚興昌多家棉布專營店,主要收購農戶紡織的棉布,再銷往各地,為了保證銷售渠道暢通,有些布店還在外銷地設有分店,專門負責當地的經營業務,如陸東記在蘭溪開元昌布店。至於通裕等11家花行,也同時兼營棉布。布店、花行多家經營,表明棉布交易紅火,根據粗略統計,旺季日上市量在千匹以上,數量極大。

布店、花行收購棉布後,必須經過染色、踹光等工序,才能運往各地出售,由此又帶動了印染業、踹布業。安昌的印染業始於晚清,如鹹豐年間開辦的西洋畈王吉記染坊,至民國初年,擁有職工30多人,經營染色、印花、整理(砑布)業務,並在頭蓬、義盛等地設置接布店七八片,每天安排專船來回接送貨物,以擴大營業麵。抗戰前夕,安昌擁有染坊12家,其中興盛、趙元盛是用化學染料染色的西式染坊,而瑞華、耀記、元大、順昌等是用植物性染料染色的中式染坊。當時染坊的基本設備相當簡陋,一般是幾隻陶製染缸,1-2個5-6米高的染坊架,1個砑布的石元寶,1乘戳灶,1口鍋。

為增強棉布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安昌講求規模生產,創辦機織布廠,像1915年開辦於後盛陵的吉生布廠,就是紹興最大的機織布廠,織機從40台發展到230台,員工有300多人,年產棉布約3萬匹,銷往蘇、浙、皖、贛。同時追求產品質量,自染棉紡,逐漸形成了若幹優質棉布的品牌,如色織全棉提花產品映霞呢、甜心呢等7隻產品,曾於1937年奉浙江省建設廳征集令送京參加全國手工藝品展覽,獲得好評,聲譽鵲起。

三、經濟格局

(一)明清紹興市鎮一瞥

紹興市鎮的基礎奠定於宋代,根據考證,到南宋中期,該地區見載於史的市鎮有53處。宋代以前商品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特別是南宋定紹興府為陪都,並把王室陵寢建在紹興,不僅提高了其地位,使之成為與金陵齊名的全國兩大城市,廂房建置5廂96坊,擁有居民萬戶,而且直到清末,其府城內的坊巷名稱及其空間布局,均以此為基礎。而由商品經濟發展所引起的區域性商品交換,更為市鎮的興起提供了有利的經濟支撐,不少紹興市鎮都可以追溯到這個時代。北宋時,會稽縣有東關、曹娥、纂風、平水、三界5鎮,山陰縣有錢清鎮,上虞縣有五夫鎮,蕭山縣有西興、漁浦2鎮。而據嘉泰《會稽誌》載:南宋時,會稽縣有車城、三界、平水3鎮,山陰縣有錢清鎮、梅市,上虞縣有五夫、纂風2鎮,嵊縣有剡鎮、蛟井2鎮,諸暨縣有大安、楓橋2鎮、牌頭、草塔2市,蕭山有西興、漁浦2鎮、臨浦市。

進入明代以後,隨商品經濟不斷向縱深發展,紹興市鎮如雨後春筍般大量湧現。據嘉靖《蕭山縣誌》、萬曆《會稽縣誌》、萬曆《新昌縣誌》等記載,嘉靖末萬曆初,會稽、新昌、蕭山3縣已分別有6處、9處、8處市鎮。另據萬曆《紹興府誌》記載,至萬曆十四年(1586),紹興全府共有6鎮53市,其中會稽縣有8市1鎮:平水、馬山、樊江、道墟、傖塘、白米堰、曹娥、三界和三界鎮,山陰縣有9市1鎮:清道橋、酒務橋、江橋、漓渚、柯橋、夏履橋、安昌、玉山陡門、錢清和錢清鎮,上虞縣有4市1鎮:縣市、梁湖、五夫、小越和纂風鎮,嵊縣有6市1鎮:縣市、華堂、上岡、長樂、三界、崇仁和蛟井鎮,諸暨縣有2市:楓橋、黃闊街,新昌有6市:王澤、胡卜、長潭、棠墅、坑西、蔡嶴,蕭山縣有3市2鎮:縣市、臨浦、長山和西興鎮、漁浦鎮,餘姚縣有15市:江橋、臨山、滸山、姚家店、李家閘、新壩、梁同、馬渚、周巷、天華、店橋、埋馬、匡堰、黃清堰,石人山。清代初期,市鎮增幅不大。據康熙《紹興府誌》、乾隆《紹興府誌》等記載,康熙年間,全府市鎮數量基本上與萬曆年間相近,直到乾隆年間才有明顯增加,其中鎮由6處增至13處,增加7處;市由53處增至72處,增加19處。那麼,明清紹興市鎮的總體發展水平究竟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