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我國工程造價管理當前存在的幾個問題的探討(1 / 2)

關於我國工程造價管理當前存在的幾個問題的探討

工程建設與技術

作者:鄭琴

【摘要】結合當前改革開放和加入WTO的新形勢。分析了我國現行的工程造價管理模式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進一步研討的問題,並對今後如何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完善程度進一步深化標準定額和工程造價改革作以探討。

【關鍵詞】工程造價,管理,改革

近年來,隨著我國的經濟體製改革的不斷深入,各行各業的改革已經在神州大地上愈演愈烈。對於建築業來說,在經曆過多次改革的洗禮之後,仍然沒有構築成熟的建設市場,這主要是因為沒有構建符合市場的工程造價管理體製。工程造價管理是指遵循工程造價運動的規律和特點,運用科學、技術原理和經濟、法律等管理手段,力求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財力,達到提高投資和經濟效益的行為和活動。工程造價管理的基本內容是:合理確定、有效控製、提高效益。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我國已加入WTO的現實狀況,我們將麵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衝擊,國際競爭將變得日益激烈,而工程造價管理方法也必須逐步與國際工程造價慣例接軌,作為建築業中發揮著靈魂作用的工程造價管理的改革是建設市場最終最根本的改革方向。我國工程造價管理必須要建立以市場形成工程造價的機製。因此,在工程造價管理改革過程中,我們有必要搞清一些實質性的問題。

1變計劃價格為指導價格

關於價格問題,目前我國經濟體製改革正處於向市場經濟過渡階段,工程造價隻能將計劃價格變為指導性價格,其理由主要是:就目前建築業現狀看,宏觀、微觀條件都不成熟。一方麵行業的宏觀調控缺少力度,比較行之有效的控製市場供求手段還沒有形成;另一方麵,建築市場仍然是一個不規範的市場。因此,今後一段時期內,隻能實行指導價格,包括價格指數。指導性價格主要包括建築材料價格、人工單價及機械台班單價,也包括構成建築產品的物化勞動價格,均由主管部門定期發布,供甲乙雙方參照執行。

2逐步實現變指令性取費及其費率為指導性指標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國家統一管理的價格日趨縮小,將逐步放開構成建設工程造價中的人工、材料、機械台班價格,由市場進行調節。但這是一個十分敏感複雜的問題,必須根據市場發育的情況和各種條件的具備情況,有計劃有步驟地放開管理,推入市場。可以先將建安工程中工、料、機單價逐步放開,由承發包雙方根據市場及工程情況定價,由市場進行調節。在價格放開的同時,各地工程造價管理部門可參照國際市場的慣例,結合本地實際情況,以市場為基礎,建立價格信息服務係統,定期發布各種價格信息和價格指數,供工程有關各方參考。對間接費及費率和利潤水平,逐步變指令性為指導性,特別是外資工程、技術複雜工程等特殊要求的工程,可以製定一個浮動限額的費率,定期發布,供甲乙雙方參照執行。在這一階段要總結、分析、研究各種取費及費率,規範各種取費的基數及其費率的合理性,要改變建築業是微利企業的錯誤觀點,從價格改革的實際出發,使其真正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為下一步全麵放開建築產品價格,與國際接軌打下基礎。

3工程造價管理改革的配套措施

建設工程造價管理改革涉及建築市場上各方麵的經濟利益關係,也將對整個國民經濟的改革與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因此,工程造價管理改革必須在有相應配套改革措施的基礎上,積極穩妥地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