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我國工程造價管理當前存在的幾個問題的探討(2 / 2)

3.1轉變造價管理部門職能,改變管理方式。工程造價管理主體應加以明確,工程造價管理部門的管理範圍和管理職能,應該是全麵的、專業的、深入到建築市場造價範圍內各個經濟活動過程中去,它與主管合同立約前負責招投標的管理部門是相輔相成的,台前台後協同管理的。招投標管理部門主要管市場、業主、設計、施工隊伍的準入市場的行為,而造價管理部門則管合同的計價方法、造價條款、市場價格信息、造價中介谘詢機構和隊伍等等。就目前狀況看,由於我國市場經濟還處在初級階段,市場運作機製發育還很不完善,放開價格,由市場定價還須相當一段時間。但我們必須從改革、發展的角度看定額,它要變、要改、要符合建築市場的發展。

3.2建立市場行為監督保障係統。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不是放任自流的自由經濟,而是法製經濟。政府職能部門要運用法律、法規,規範施工單位和建設單位的市場行為,依法製止壟斷和種種不正當競爭,保障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為市場價格形成機製的健康運行,發揮調節作用,為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提供必要的條件保障。

4工程造價管理必須引入信息化技術

在信息技術的快速推動下,我國工程造價管理信息化也必須跟上步驟。如今計算機網絡技術日益普及,各方麵的信息流鋪天蓋地紛至遝來,而工程造價管理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包括政治經濟學、建築經濟學、勞動經濟學、設計施工技術、工程材料學、價值工程學、運籌學、財務金融學、統計學及經濟法等內容。麵對如此宏大的信息流,傳統的管理模式、方法顯然不適應於科學化、信息化的要求,更不適應入世的要求。所以必須加快建立全國建設工程造價信息網,應包括有關政策、人才、工程造價機構信息係統;工程造價指標、定額信息係統;積極推廣使用計算機建立資料與信息數據庫,開發通用管理軟件程序,按區域部門實行網絡管理,資源共享,通過網絡發布國內外有關信息,為政府和社會投資或參與建設項目的各方提供信息服務,同時為我國建設工程逐步由市場形成價格創造條件。

目前,我國各級工程造價管理機構收集、整理和發布的各類工程價格信息,嚴重滯後於市場,建立全國建設工程造價信息網,完善多渠道的信息發布體係已是刻不容緩的了。在市場經濟社會中,能否及時、準確地捕捉到市場價格信息是業主和承包商占有競爭優勢和取得贏利的關鍵。

工程造價是工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程造價管理改革是建設市場改革的瓶頸和切入點,建設部正在整頓規範招投標行為,進一步深化工程造價計價依據和計價方法的改革,不斷推行國際通行的工程量清單計算方法。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基本建設的投入也越來越大,對工程造價管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入世對工程造價管理來說是機遇與挑戰並存,我們要抓住機遇,深化改革,加強人才培育,使我國建設工程造價管理的模式和方法,立足於促進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並適應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

參考文獻:

[1]張新華.加入WTO後中國工程造價如何麵對[J].建築經濟,2002(4).

[2]龔健衝,楊雪玲.談工程量清單報價模式的建立[J].建築,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