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商業銀行案件風險防控思考(2 / 3)

2.1落實各級機構和部門案件防控責任

牢固樹立“發展是第一要務,安全穩定是第一責任”要求,健全責任體係,強化責任意識,分解落實案件防控責任,推動長效機製建設,實現案件風險綜合治理和係統防控。各級機構要把案件防控工作擺上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與業務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形成常態、長效機製。要發揮部門條線案防治理主渠道作用,上下聯動,齊抓共管,部門配合,協力合作,構建案件防控立體防線。一要落實業務管理部門對本條線的案件防控管理和監督責任,通過製度、流程和係統管控實現對條線的風險管理、監測與預警,確保業務、產品、流程和製度的合規性,以及監督檢查和風險管控的有效性,指導督促條線業務盡職管理、合規操作。二要落實風險、內控、法律等部門在案件防控中的指導、檢查、分析、監督、評估等職責,並提供技術手段和工具支持。紀檢監察部門要轉變職能,充分發揮組織協調和監督推進作用,嚴格執規執紀。三要落實各業務崗位肩負的業務流程和管理環節的案件防控職責,強化本業務環節管控,監督前續環節的控製缺陷,履行對案件風險把關的保證職能、發現解決風險隱患的預防職能和提示預警風險的報告職能。

2.2強化監督管理,嚴防信貸經營風險

堅持穩健合規的經營理念,端正經營思想,堅持銀行經營“三性”原則,正確處理風險管理和經營發展的關係,切實糾正不切實際的高速發展、粗放經營、與管理不相匹配的經營模式,摒棄“假、大、空”的經營作風。強化內部管理,認真分析、客觀對待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敢於承擔破解問題的責任,穩定業務發展態勢,嚴格遵守風險偏好、信貸政策及業務製度,嚴守風險底線。

加強對所轄機構的監督管理,及時發現和糾正在經營發展、風險管理、案件防控等方麵存在的問題,嚴防業務經營中管理失控,發展急功近利,偏重短期利益,違反穩健、審慎經營原則的行為,切實發揮監督管理的職能作用。高度重視風險暴露的管理問題和製度問題,吸取教訓,從轉變信貸經營模式、增強客戶選擇和服務能力、改善客戶基礎、加強信貸基礎管理和流程建設等方麵入手,通過業務轉型實現可持續發展。

遵循真實性管理要求,防範信貸業務風險。要特別關注保理業務、信用證等貿易融資業務、票據承兌業務等產品的貿易背景真實性,嚴防引發重大信用風險或案件風險。密切關注信貸客戶擔保圈、資金鏈、企業現金流、參與社會非法集資、環保評價、信用分類、不良資產等狀況,防止發生實質性風險把控不足,導致無跡象的信用風險事件突然發生。將案件排查風險與健全管理機製有機結合,圍繞貸前真實性盡職調查、放款審核、貸後管理、押品管理等問題高發環節,對高風險行業、客戶群、產品開展專項風險排查,推進放款審核環節的集約化經營管理,完善貸後管理和押品管理製度規定,提高風險識別和防範能力,消除風險隱患。

2.3圍繞突出案件風險,開展案件專項治理

圍繞信貸、票據、櫃麵、跨業合作等業務部位,重點加大對商業賄賂、信貸違規違紀、參與非法集資行為、違規代客辦理業務、私售產品、違規使用印章和對外出具法律性文件等突出風險的集中排查和防範,抓好專項治理。

完善重點人群管控措施,強化基層機構負責人、客戶經理等專項警示教育和監督排查,對易發賄賂案件風險的大宗采購、工程投招標、商業性往來等環節加強重點監督。重點關注社會交往複雜、賬戶資金在一定時期內頻繁大額進出、參與經商辦企業或高風險投資、有博彩嗜好等行為表現的員工。借助審計方法和工具,通過後台數據篩查、調取監控錄像和現場核實的方式,集中排查參與非法集資、違規代客辦理業務等行為。要科學設計篩查參數,防止人人自危,失去優質的客戶。

建立常態化的監督檢查和風險排查機製,重點監測和治理基層機構負責人、客戶經理等違規代客交易、理財、歸集資金、參與社會非法集資、私售他行產品、違規使用印章和對外出具法律性文件等突出案件風險和行為。治理堅決查處等行為,認真分析員工私售產品在賬戶資金流轉方麵的特點,通過內部賬務核查、賬戶資金監測、客戶回訪等排查手段,梳理和落實印章和行務公章的管理使用流程、部門職責分工、不相容崗位設置和風險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