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十二五”時期寧夏生態移民個案分析(2)(3 / 3)

3.人口文化素質低,教育不平等問題比較突出

由於受地理區位的製約和貧困等方麵的影響,多年來彭陽縣與全區教育水平差距長期累積,導致了人口文化素質低,教育不平等問題比較突出。究其原因,一是彭陽縣是少數民族地區,少數民族人口占30%(其中回族占29.98%),回族善商經但對教育重視不夠,尤其是對女性的重視不夠。二是彭陽縣是國定貧困縣,農村絕對貧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達64651人,由於自然災害頻發,返貧現象十分突出。因為貧困使許多優秀學生失去了上大學的機會。三是師資隊伍的薄弱和不穩定成為困擾山區基礎教育的一大因素,一些山大溝深的鄉村學校由於教學條件差,許多教師紛紛外流,由此導致的後果是教育質量隻能在低水平上重複。

4.養老問題已成為農村社會麵臨的重大難題

目前,農村養老方式正在麵臨著土地保障功能日益弱化的巨大挑戰:一是家庭結構逐漸趨於小型化加劇了家庭養老功能的萎縮。二是家庭結構趨小化導致宅基地建設規模不斷擴張。三是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加速了土地資源的不斷流失。人增地減逆向發展,使土地已經很難承擔起日益沉重的養老負擔。四是農田耕作成本加大,增產不增收現象十分突出。十年九旱使得廣大農民廣種薄收,近年來農產品價格不斷下降,土地經營的成本上升,農田勞作隻能解決溫飽,土地對農民的養老保障作用正在弱化。五是農村富餘勞動力的大量外出,加大了養老保障的難度。2010年,外出務工人員5萬人次,隨著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和土地經營的成本上升,今後每年向外轉移的數量也將不斷增多,這將意味著農村留守老人的數量也會上升,農村社會負擔和社會責任也將逐年加大。

5.農村純女戶再生育意願強烈已成為製約低生育水平穩定的突出因素

幾千年來根植於農民靈魂深處的舊思想還沒有徹底轉變,通過入戶調查得知,農民多生多育者95%以上為純女戶,“養兒防老”、“傳宗接代”、“生個男孩就是生產力”是他們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農民多生多育的願望。生育意願受生育觀念的影響很大,純女戶再生育意願強烈,一是“生個男孩就是生產力”。由於農村貧困麵積大,貧困人口多,許多農家子女由於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去上學機會,即使上了大學也無門路就業,女孩出嫁後家中農田隻能依靠男孩,家庭經濟收入源於農業生產,贍養老人的義務必然落在男孩身上。二是為了延續血脈而產生的續嗣心理。目前,人口和計劃生育宣傳教育對農村群眾生育觀念的引導和傳播力還不夠,新型婚育文化還沒有占據村居文化的主導地位,出於“延續香火、傳宗接代”心理需求使得她們對生育男孩的目標堅定而執著。三是農村撫養孩子的成本很低。農村撫養孩子的成本主要體現在直接成本的撫養費用上。如孕婦生產時的醫療費比城市低很多,加之近年來對農村學生學雜費用的減免等,至於對孩子後期的養育成本絕大多數農民都不作過多的考慮。間接成本在農村表現得十分模糊,對於違反計生政策帶來的特殊成本,許多農民都懷著僥幸心理,即使罰款也因貧困而告終。由於以上原因,導致了農村純女戶的再生育意願,這已成為製約低生育水平穩定的突出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