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丹哥峽灣是挪威峽灣群中最為平緩的一個,有著如畫般的美景。峽灣內山影、樹影、雪峰影倒映在平靜的水麵上,陽光照射下的瀑布時而出現奪目的彩虹。如果是在果樹花開的時候來到這裏,更有一番情趣。距今約800年前此地僧侶種植的蘋果和杏樹一齊開花時,很遠就能聞到花香的味道。乘坐巴士和快艇可以到達峽灣深處的烏勒恩斯旺地區,那裏有挪威的療養勝地烏特奈和洛夫特弗斯。這裏還是滑雪的好地方,就算是夏季也一樣可以享受到滑雪的樂趣。
裏塞峽灣全長42公裏,峽灣邊上的斷崖普萊克斯托倫是最著名的地方,這是一塊24平方米的片麻岩平地,兀立海岸600米,站在這裏能強烈感受到大自然雄勃的活力。夏天來這裏觀海曬太陽,十分愜意。
峽灣奧斯陸附近有滑雪聖地霍爾門考倫山,海拔371米,風景優美,從1892年起,每年3月,世界聞名的滑雪比賽都在這裏舉行。霍爾門考倫山下還有一個滑雪博物館。
整個挪威峽灣一年四季美景不斷:春天時一派新綠,夏天時多姿多彩,秋天時色彩斑斕,冬天又白雪皚皚。如果乘坐火車觀賞峽灣,沿途的風景總會讓人歎為觀止。乘船遊覽,看清冽的海水呈現出深藍色,看巍然的冰山倒映水中,又是另一番樂趣。
8.貝加爾湖區——西伯利亞綠色之眼
“貝加爾湖美麗異常,難怪西伯利亞人不稱它為湖,而是稱海。湖水清澈透明,透過水麵像透過空氣一樣,一切都曆曆在目。溫柔碧綠的水色令人賞心悅目。岸上群山連綿,森林覆蓋。”
——契訶夫
貝加爾湖區位於俄羅斯西伯利亞南部,包括貝加爾湖及其周邊地區。“貝加爾”一詞來源於布裏亞特語,是“天然之海”的意思。
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深的蓄水量最大的湖,也是亞歐大陸最大的淡水湖。其湖形狹長彎曲,就好比一輪明月鑲嵌在西伯利亞南部,故又有“月亮湖”之稱。
貝加爾湖長636千米,平均寬48千米,最寬79.4千米,麵積達31500平方千米,平均深度730千米,最深處為1637米,總蓄水量23600立方千米,如果不把流冰群計算在內,它的淡水量竟占到地球淡水總量的20%,比北美洲五大湖的蓄水總量還要多。假設貝加爾湖是世界上唯一的水源,其水量足夠50億人用上半個世紀。貝加爾湖也因此被譽為“世界之井”。
貝加爾湖還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湖泊之一。據測定,它至少已有2500萬年的曆史。最早生活在湖邊的人類已無從探究,但他們卻在湖岸的懸崖上留下了反映遠古生活的壁畫。而在有文字記載的時代,“貝加爾湖”被稱為“北海”,曾是我國古代北方民族的主要活動地區,漢代蘇武牧羊就在這附近。13世紀時,蒙古後裔布裏亞特人來到這裏,成為這一地區的主人,直到現在。
貝加爾湖區1996年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這裏獨特的地勢使它成了舉世聞名的旅遊勝地。來這裏旅遊的人都會發現,貝加爾湖的湖水綠得令人心醉。正因為此,人們又給它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西伯利亞的“綠眼睛”。
貝加爾湖的景色隨季節變化很大。八月左右的夏季是來此旅遊的黃金季節。每逢這個時候,湖水會變暖,山花會盛開,就連石頭也在陽光下散發著褶褶光輝。秋天的貝加爾湖也是美麗的,這時節,貝加爾湖兩岸的白樺樹的葉子就會被染成黃色,在入冬前盡情綻放著自己最美的“秋波”,展示給遊客最富俄羅斯韻味的湖光山色。冬天,貝加爾湖湖麵開始結冰,冰層很厚,但卻晶瑩透明,水在冰下微微顫動,看上去另有一番滋味。
貝加爾湖區擁有種類豐富的動植物也是吸引遊客的重要原因,這裏現已知道的生物大概有1700多種,其中2/3還是當地特產,如鰉魚、鱘魚、凹目白蛙和鴉巴沙等。貝加爾湖雖是個內陸湖、淡水湖,但這裏卻生活著很多海洋生物,有海豹、海螺、海魚和龍蝦等。環斑海豹是當地的標誌性動物,主要棲息地位於湖北部的烏什卡尼群島。盡管貝加爾湖的海豹數以萬計,但是隻有在那裏的沙灘上才可以近距離看到。此外有種高蹺樹是這裏的自然奇觀之一,這種樹的根從地表拱生著,就連成年人也可以從根下穿來穿去,讓人嘖嘖稱奇。
感受貝加爾湖的神奇,奧裏宏島是不得不去的一個地方。如果說貝加爾湖是明珠的話,奧裏宏島就是這顆明珠的心髒。奧裏宏島位於貝加爾湖湖中偏北的位置,是貝加爾湖中最大的一個島嶼,其長約71公裏,寬15公裏,麵積730平方公裏。相傳很久以前,貝加爾湖中一個島也沒有,湖中魚類繁多,湖邊林木茂盛。後來,這一地區不知怎麼刮起了大風,大風吹得湖麵像燒開了的鍋一樣翻騰不止。大浪打到湖底,部分沙石被趕向湖邊,部分沙石被礁石掛住,後來沙石增多,就形成了一個又一個的島嶼。奧裏宏島即是其中之一,但這個島還有個特別之處,時高時低。當地人說這是因為島嶼在礁石上的緣故。如果礁石下的水清,島就下降一些,如果水濁,島就升高一些。
奧裏宏島還一直被認為是北部薩滿教的中心。薩滿教是流行於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神秘宗教。現在,奧裏宏島還完整地保存了薩滿教的習俗及傳統。島上的布爾罕角又叫薩滿懸崖,是薩滿教亞洲九大聖地之一。
在湖水向北流入安加拉河的出口處有一塊巨大的圓石,人稱“聖石”。漲水的時候,圓石看起來就好像在滾動一般,十分神奇。相傳很久以前,湖邊有一位名叫貝加爾的勇士,有一個美貌的女兒安加拉。有一天,一隻海鷗告訴貝加爾,安加拉喜歡上了一個叫葉尼塞的青年,悄悄離家出走了。貝加爾聽後大怒,跑到湖中投下一塊巨石,希望阻住女兒的去路。可是安加拉早已遠去,投入了葉尼塞的懷抱。從此,這塊巨石就屹立在了湖中。
貝加爾湖東岸的民俗博物館,是全麵了解貝加爾湖文化的最佳地點。博物館坐落在一片林中空地上,露天式結構。館中陳列有許多東方遊牧民族的生活設施,比如埃文基人(中國稱鄂溫克人)的獸皮、樺皮帳篷,布裏亞特人的蒙古包、木製小屋等。另外,還有很多風情各異的民族服裝、服飾,以及佩掛精美鞍具的駿馬,在大自然的襯托下,就好像一副自然鋪就的風景畫。
離貝加爾湖最近的城市是伊爾庫茨克,這是一個美麗的城市,俄羅斯人稱其為“西伯利亞的心髒”,國外遊客則親切地稱它為“東方巴黎”。良好的生態環境、自然多樣的開敞空間,是這個城市的一大特色。木製民居是城市的特色建築,而且幾乎都有200年以上的曆史。此外,這兒還能看到各種風格的歐式建築,尤以馬克思大街兩側居多。
9.火地島——神秘的處女地
“要走遍中國的人必定要到漠河北極村和海南島天涯海角;要走遍世界的人必定要去火地島。”位於地球最南端的火地島,才是真正的天涯海角。
火地島是南美洲大陸最南端的島嶼,隔狹窄的麥哲倫海峽與南美大陸相望,麵積4.87萬平方公裏,分屬阿根廷和智利兩個國家,東部屬阿根廷,西部屬智利。由於火地島特殊的地理位置,因此這裏向有“地球盡頭”之稱。
世界真奇妙,而火地島就是一個奇妙的島。首先火地島的名字就很奇妙。本來,火地島是印第安人奧那族、揚甘族和阿拉卡盧夫族的居住地。1520年10月,西班牙探險家麥哲倫率領船隊第一次經過島嶼附近時,迎接他的是曲折迂回的水道,變幻莫測的海流,黑黝的山林和巍巍的雪峰。更令人驚奇的是,島上的土著居民還在島上燃起堆堆篝火,整個島上火光衝天,在黑暗中十分耀眼,麥哲倫於是把這個島嶼命名為“火地島”。
火地島揚名於世界,還和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分不開。1832年達爾文乘英國海軍巡洋艦“貝格爾”號環遊地球時,曾經深入火地島進行地質和生物考察,並了解了當地印第安人的生活和習俗,這些都記載在達爾文發表過的“貝格爾巡洋艦考察日記”裏。現在火地島東部海拔2135米的達爾文山,就是為紀念達爾文命名的。
1880年以後,火地島上牧羊業興起,加上又發現了金礦,智利和阿根廷開始向島上移民,並於1881年商定了兩國在該島的劃界。整個島嶼,智利約占2/3,阿根廷占1/3。
盡管火地島上智利的國土麵積居多,但從旅遊資源上來看,屬於阿根廷的一部分才是風景最佳的一段。這裏雪峰、湖泊、山脈、森林點綴其間,有著迷人的極地風光。特殊的地域、神奇的自然和人文景觀,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旅遊者來此觀光。為此,阿根廷政府在火地島建起了火地島國家公園和阿根廷冰川國家公園。
火地島國家公園建成於1960年,是阿根廷唯一涵蓋部分海域的國家公園,也是世界最南端的國家公園,麵積63000公頃。雖然火地島國家公園位置偏僻,但這裏景色秀麗,剛一開放便成了著名的旅遊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