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探險之地(2)(1 / 3)

6.加拉帕戈斯群島——野生動物的樂土

加拉帕戈斯群島奇絕的環境,未遭汙染的無邊秀色,都是它吸引人們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它還是一個活的“生物進化博物館”,是所有生態愛好者的朝聖之地。

加拉帕戈斯群島位於南美洲厄瓜多爾本土以西1000公裏的東太平洋赤道上,是一群與世隔絕的孤立島嶼。共由13個大島、6個小島,還有107個小礁石組成,全部都由200萬年前海底火山爆發後冷卻的岩漿形成。總麵積8000平方公裏,大約相當於夏威夷群島的一半。

加拉帕戈斯群島位於赤道附近,但是它的自然環境同其他所有的赤道地區卻完全兩樣。這裏氣候寒冷、幹燥,在這裏,根本看不到那種高溫多雨、植物繁茂的景象,相反,卻是有著不少典型的寒帶生物。這種反常現象在整個赤道上實在是絕無僅有。這是因為在太平洋東南部有一條巨大的秘魯寒流,它把南極洲附近的冷水滔滔不絕地輸送到赤道附近,小小的加拉帕戈斯群島正好擋住它的前進道路,於是形成了加拉帕戈斯群島獨特的氣候條件。

獨一無二的氣候條件造就了群島獨一無二的生物,加拉帕戈斯群島也成了獨一無二的旅遊目的地。“加拉帕戈斯”一詞在西班牙語中就是“海龜”的意思。

其實這個遠離大陸的群島在16世紀初還默默無聞地懸浮於太平洋上。1535年,巴拿馬主教佛裏·湯瑪斯在前往秘魯途中才發現了這片群島。當時,主教被島上巨大的海龜嚇壞了,於是給群島起名為“加拉帕戈斯”。

但這還不是加拉帕戈斯群島名聲大噪的原因,真正讓它揚名於世的,則是偉大的生物學家達爾文。1835年,26歲的達爾文跟隨“小獵犬”號英國海軍測量船來到這裏,剛一踏上群島,達爾文就被島上奇異的生態環境驚呆了。達爾文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搜集標本,他很奇怪島上一些物種間的差異和類似現象。回到英國後,他又繼續生態方麵的研究,當初在加拉帕戈斯群島上觀察到的生態現象增強了他對自己提出的全新生物理論的信心。於是在此基礎上他寫下了《物競天擇的物種起源》一書,闡明了進化論的思想,把生物學科學帶入了一個嶄新的領域。達爾文的著作也讓加拉帕戈斯群島成為生物學愛好者必去的“聖地”。

加拉帕戈斯群島確實是地球上又一片沒有被汙染的淨土,由於人跡罕至,人們在島上漫步,時常可見各種罕見的動物。島上800多種植物中,有約300種是群島特產,58種鳥類中28種舉世無雙,24種爬行動物全部是獨一無二的物種。

這裏有巨大的象龜,生活在加拉帕戈斯群島的各個海島之上,稀有的象龜可以說是群島之王。它們是目前所存在的最古老的爬蟲類,壽命最大的年齡可達200歲,身長達1.2米,體重則可達300公斤。由於加拉帕戈斯群島不同島上的生態環境有明顯的差異,因此不同亞種的象龜形態都不同,這也正是啟發達爾文“獨立進化”思考的重要源泉。

這裏有一種叫“海鬣蜥”的史前爬蟲類動物,體色與岩石差不多,長約1米,重約10公斤,能潛入海水中捕捉食物,以海草為食,通過發育不完全的蹼足適應海上生活方式。鬣蜥必須經過長途跋涉後到火山口產卵。7種不同的海鬣蜥,每種都有明顯的差異,並在不同的島嶼上進化。

這裏有加拉帕戈斯企鵝,是世界上最小的企鵝,體長隻有40厘米,它能利用翅膀潛水,追捕岩間的小魚。沒事時就會在島上大搖大擺地散步,使人仿佛置身於南極大陸。

這裏還有在全世界隻存有幾百隻的珍貴鳥類,有一種達爾文雀,形態隨著島嶼的不同而不同,即使島嶼隻相隔五六十英裏。這些雀鳥在一座島嶼上,發展出又強又厚的口喙,以便嚼碎果核;而在另一座島嶼上,口喙卻變小以便啄食蟲子;到了第三座島嶼,口喙形狀又變得剛好可以啄水果和花朵。

島上沒有食肉動物,所以動物都不怕人。你可以享受從未體驗過的和動物“麵麵相覷”的快樂抑或恐懼。也可以近距離地觀賞動物們的各種姿態:跳求偶舞蹈的藍腳鰹鳥;在水邊采食的塞裏蟹;在天空飛翔的信天翁;正忙著搜尋草料的加拉帕戈斯陸生鬣蜥;在路邊悠然自得的象龜等。想感受這些不怕人類的純淨動物世界,加拉帕戈斯群島正是地球上別的地方不能取代的天堂!

動物世界之外,有個小島還有人在這裏生存過的證據。在這島嶼沿岸,放滿了各式各樣用各國文字寫著各個國家名的箱桶。木桶裏是顏色各異的明信片。原來這是一個具有200多年曆史的無國界郵局!18世紀時,很多船隻經過這裏,於是就在這裏設了一個郵件交換地,每一個水手隻要寫上自己國家的地址和收件人,不需貼郵票,放在郵筒裏,等待即將航行到那個國家的另一批水手經過時,就可以幫他們帶去那裏,再貼上當地郵票寄出,寫信人就可省下一筆國際郵資費。雖然現在水手已不在了,但遊客們仍能夠在這裏繼續觀賞這一項充滿人情味的郵局係統。

加拉帕戈斯群島是吸引人的,但要到那兒卻並不容易,不止路途艱險,而更重要的是,為了保護群島獨特的自然環境,厄瓜多爾政府每年隻允許1萬名遊客遊覽,島上不提供住宿,遊客需要全程夜宿船上,所以旅行者還需要適應水上生活。

7.挪威峽灣——午夜太陽之地

挪威人說:“挪威最美麗的地方要數一條條深入高山的峽灣。”其實挪威峽灣不僅是挪威最美的地方,說它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也不為過。它自然淳樸,寧靜迷人,美得無與倫比。

英文中挪威國名的意思是“通往北方的路”,這個美麗的國家三麵環海,被北海和大西洋環繞,因此挪威海岸線很長,曲曲折折地綿延2萬多公裏,形成了眾多各具特色的峽灣,總稱為挪威峽灣。

挪威峽灣是冰川時代留下的痕跡,億萬年前挪威境內冰河覆蓋麵積很大,冰川期地形變動後就形成了峽灣。這些峽灣伸入陸地,所到之處,將高山都切割成深深的峽穀,峽穀與山勢垂直,岸壁陡峭,像巨大的高牆保護著灣內的建築和船隻,形成獨特的風景。

挪威峽灣基本上以卑爾根為中心,分為南北兩部分。卑爾根是中古時期漢薩同盟的北方貿易樞紐,還曾一度是挪威的首都,現在則成了最具備挪威精神的國際海洋城。卑爾根北部有世界上最長的鬆恩峽灣和世界上公認的最美的蓋倫格峽灣,以及吉蘭格峽灣等,南部有哈丹哥峽灣、裏塞峽灣等。

鬆恩峽灣全長205公裏,從挪威海岸一直延伸到東部,平均水深超過200米,最深處達1300多米。峽灣之內,千岩競秀,碧水連天,飛瀑萬千。峽穀兩邊山巒起伏,有很多是終年積雪的山峰,瀑布從山腰中傾瀉而下,景色醉人。瀑布中最長的有600多米,最高的有93米。峽灣之中還有野生海豹出沒。

於爾內斯木結構教堂坐落在鬆恩峽灣岸邊,始建於12世紀下半葉,是挪威最古老的教堂。教堂呈四方形,3層,全部用木板建成,外觀黃褐色。每層都有陡峭的披簷,上有尖頂,和東方廟宇頗為相似。教堂不用一顆釘子或螺絲,全部用垂直的柱子和木板支撐,每根柱子和外壁的厚板分別垂直嵌入底梁和上梁。教堂同周圍的青山綠水一起,共同構成了一幅絕美的圖畫。

此外,在鬆恩峽灣兩岸險要的地勢之中,偶爾還能看到一些古樸的村莊,木結構的房屋宛如人間仙境。其中,以瑞士風格房屋出名的貝爾斯德村和最靠裏的海岸邊上的拉德森村莊,都是遊人聚集的地方。

遊客可以乘坐世界鐵路傑作之一的弗洛姆鐵路來鬆恩峽灣,也可以乘古德旺根的輪渡來這裏。途中會經過著名的弗洛姆峽穀,穀內有無數瀑布,形態各異,有的飛流直下,有的跌宕起伏,有的飛珠散玉,有的細若白絲。穀底河水清澈,碧綠如翡翠一般。兩旁山林蔥翠,綠意盎然。

蓋倫格峽灣兩岸差不多都是海拔1500米以上的群山,乘船穿行其中,肯定有種“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感覺。峽灣中最令人震撼的風景點是仰望羅姆斯達爾山穀的“山妖階梯”。此外還有“新娘麵紗”和“七姐妹瀑布”。還可以接觸歐洲大陸最大的冰川——尤斯拉達爾冰川。

吉蘭格峽灣長約220公裏,寬約4公裏,兩邊都是1500多米高的峭壁,有的甚至是懸崖絕壁。峽灣曲折悠長,正像“吉”在挪威語中表示的意思“蜿蜒曲折”一樣,奇美無比。

北岬是歐洲最北邊的地區,這兒是有名的午夜太陽地區。挪威國土有三分之一在北極圈內,包括北岬在內的很多峽灣地區每年都有段時間太陽整晚照耀著大地,那種壯觀的景象是在其他任何地方都無法領略到的。每年3月份,北岬還會舉辦全國性的雪橇狗比賽。此外,遊客也可以乘坐當地漁民的漁船到深海進行海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