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多如星辰的展品中,斷臂維納斯、勝利女神像、《蒙娜麗莎》三件又被稱為鎮館之寶。斷臂維納斯雕像高204厘米,據稱是古希臘亞曆山德羅斯在公元前150—前50年雕刻的,於1820年發現於愛琴海的希臘米洛斯島一座古墓遺址旁。雕像為女神維納斯的半裸全身像,麵容安詳,身材勻稱,展示出了女性特有的曲線美。勝利女神像創作於公元前3世紀,現在也是殘品,沒有手臂和頭部,高3.28米,1863年發掘於薩姆特拉斯島。該雕像盡管失去了手和頭,但可以看出她正迎風展翅,昂首挺胸,向世人宣告一場戰爭的勝利。整座雕像線條細膩,富有質感,是已知雕像中表現熱情與奔放最完美的作品,在人們眼中她其實永遠是完整的。《蒙娜麗莎》被認為是達·芬奇的最高藝術成就,畫中人物儀態端莊,坐姿優雅,其迷人的笑容給人無限想象的空間。這幅畫將人物的美麗外形和豐富的內心世界完美地整合在了一起。
東方藝術館有24個展廳,3500件展品,主要展出來自西亞和北非地區的文物。其中帶翅膀的牛身人麵雄偉雕像和《漢謨拉比法典》最為有名。帶翅膀的牛身人麵雄偉雕像曾在西亞守衛過亞述國王的宮殿大門,而《漢謨拉比法典》則出自古巴比倫,共有282條內容,用楔形文字刻在一塊黑色玄武岩上。玄武岩高2.5米,中部為法律條文,上部有司法之神向漢謨拉比王親授法律的雕像。
古埃及藝術館有23個展廳,350件展品,主要展出古代尼羅河西岸居民使用的服飾、裝飾物、玩具、樂器等,還有古埃及神廟的斷牆、木乃伊、雕像等。
古希臘與古羅馬藝術館有約7000件展品,斷臂維納斯、勝利女神像就陳列在這裏,每天受到成千上萬人的瞻仰。
繪畫館有35個展廳,2200多件展品,《蒙娜麗莎》就陳列在該館,放置在二樓中間的一個大廳中,外麵用玻璃罩罩著,顯然是特別保護。除此以外大部分是法國畫家的作品。比較知名的有富凱的《查理七世像》、達·芬奇的《岩間聖母》、拉斐爾的《美麗的園丁》、勒南的《農家》、裏戈的《國王路易十四像》、路易·達維德的《拿破侖一世在巴黎聖母院加冕大典》、德拉克魯瓦的《肖邦像》、安格爾的《土耳其浴室》等。
雕像館有27個展廳,1000多件展品,多為表現宗教、人體題材的作品,著名的有木刻《基督受難頭像》、《十字架上的耶穌》、《聖母與天使》、意大利的雕塑《聖母與孩童》、17世紀的《童年時期的路易十四》、18世紀的名人像《伏爾泰》、19世紀的群塑《舞蹈》等。
珍寶館有6000多件展品,其中有重達137克拉的大鑽石,還有以往國王的王冠,以及鍍金的聖母像、古代皇室的家具用具等。
盧浮宮博物館天下聞名,不僅在於它有著豐富的展品,其金字塔入口也為她吸引了眾多的人氣。此入口由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設計,其邊長約35米,高21.6米,四個側麵選用了793塊玻璃,清明透亮,內部燈火璀璨,在燈光的映襯下十分壯觀。有了這座金字塔入口,觀眾的參觀路線也變得合理起來,人們可以從這裏直接去自己喜歡的展廳,而不用繞彎路。
總的來說,盧浮宮就好比是一部神奇的史詩,古典協調,宏大壯觀,這座文化藝術的聖殿,不但給法國,也給全世界人類帶來了最高層次的美的享受。
8.新天鵝堡——真實的童話城堡
新天鵝堡是德國路德維希二世的夢的世界,一個專屬美的世界,它的存在就像一部美麗的童話,難怪《寵物小精靈》、《聖鬥士》等廣受人們喜愛的動畫片都會以它為原型進行藝術加工。
新天鵝堡位於德國巴伐利亞州西南方風景如畫的群山之中的一個小山峰上,又名“白雪公主城堡”,僅憑這個名字,就能想象新天鵝堡與童話多麼有緣了。而實際上,它也的確是根據傳說中白雪公主居住的地方設計出來的城堡。
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是個天生的藝術家,生於1845年,卒於1886年,其一生都受到瓦格納歌劇的影響。《白雪公主》的童話深深觸動了他,因此他下定決心要建造一個童話中的城堡。為了圓夢,他邀請劇院畫家和舞台布置者為他繪製了建築草圖,並最終選擇了在巴伐利亞南部天鵝堡的遺址上興建城堡。
城堡開工以後,路德維希二世便疏於政事,專注於督促自己城堡的建設。甚至每塊石塊的擺放他都要親自安排,單是一張歌德式的木雕床,就花了工匠們近兩年的時間。在城堡建築之時,奧地利王後希茜公主送給他一隻瓷製的天鵝表示祝賀,於是路德維希二世將新城堡命名為“新天鵝堡”。但是,由於城堡耗資巨大,路德維希二世並沒有見到自己夢想的實現,城堡是後人逐年完成的,直至現在仍在修建之中。
現在的新天鵝堡,矗立在三麵絕壁的山峰之上,高約70米,四角為圓柱形尖頂,美麗無比,加上其背後一池清澈透明的湖水,和四周緩緩起伏的樹林,幽靜的自然景色與夢境般的新天鵝堡交相輝映,宛如人間仙境,每年吸引著上百萬人到此探訪,成為德國的象征之一。
新天鵝堡不是浪得虛名的,堡內幾乎處處都能看到天鵝的設計元素,日常用品都裝飾有天鵝,幃賬、壁畫的主角也是天鵝,甚至洗浴室自來水的水龍頭也是天鵝造型的。堡內的生活用水來自幾百米高山穀中的蓄水池,是石縫中流出的清水,清甜甘洌。廚房內側設有鍋爐房,遇到寒冷時節,就會向宮殿送出暖風,此外還有卷吊裝置,將暖爐的燃料送到各個樓層,保證了堡內的溫暖室溫。
新天鵝堡共有360個房間,但隻有14個房間依照設計完工,其他的346個房間都未完成,遊客無緣目睹。現在遊人隻能參觀完工的6個房間,走進房間,遊客腦中勢必覺得走進了世外桃源,完全是一種靜謐、幽雅、和平的美妙感覺。城堡內的牆上全部掛滿精美的壁畫,多數是宗教題材、聖經故事以及城堡曆代主人的肖像,這些作品無不色彩精妙,栩栩如生。
進入新天鵝堡的大門,可以看到這裏的入口、窗戶、柱廊全是羅馬式建築特征的半圓頭拱,後麵一堵牆壁上的拱門叫盲拱,在其屋簷和窗下,設有串聯的小圓頭拱的盲拱帶,緊接著的房間,都是歌德式的建築。由於路德維希二世與瓦格納交情頗深,所以這裏有不少以瓦格納歌劇中人物為題材繪製的壁畫。
參觀新天鵝堡一般從“紅色的回廊”開始,回廊位於新天鵝堡二樓,鋪著紅色的地毯。在國王生前,城堡中不會放置國王的肖像。但在1988年,德國慕尼黑路德維希二世俱樂部鑄造了一尊他的塑像,才放置在了回廊之中。“紅色的回廊”旁是仆人房,從開放式的窗戶向內望去,可以看到這是五間雙人房,房內都有成套的家具,而這些家具都由橡木製成,足可見國王對仆人的照顧。
新天鵝堡的頂層是音樂廳,可以同時容納300人,羅馬式柱廊將大廳穹頂引向天空,晚間時十盞巨型吊燈將大廳照得如同白晝。每當樂曲響起,那種空靈和虔誠的感覺就會讓人畢生難忘。因為,這裏是天鵝堡離天堂最近的地方。
國王起居室位於新天鵝堡的四層,這是為了把國王的生活和起居之所設在武器射程之外,因為中世紀戰亂頻繁,必須要保證國王的生命安全。國王起居室中國王的床蓋是木質的,頂棚、壁板上都布滿有哥特式的精致雕刻,共花費了14位雕刻家4年的時間才得以最終完成。國王起居室與勤務室之間有人工鍾乳石洞,這是湯姆瑟傳說中愛欲女神維納斯的洞窟,內有小瀑布和水池。現在還設有采用尖端科技製成的電燈和回轉式玻璃。
國王大廳是新天鵝堡最輝煌的廳堂,高15米,長20米,巨大的天花板上藍色蒼穹點綴著燦爛的星辰,象征著天空中與太陽同向移動的星星。地板上是各色馬賽克鋪就的動植物造型圖案,象征博大無比的大地。高聳的大廳中有黃金色的黃銅板所製造的枝狀燈架,尖銳的形狀很像拜占庭的王冠,燈上鑲嵌著玻璃石頭和象牙製成的仿製品。燈上可以點上96根蠟燭,據說它們象征著至高無上的皇權。
和歐洲的其他王宮城堡一樣,新天鵝堡也有一個自己的密室,密室位於城堡中心位置,是個內室岩洞,全部保持原來的山體造型,沒有經過任何修飾。室內放有一桌一椅,桌上放有紅色的蠟燭。據說路德維希二世特別喜歡拿著一杯紅酒坐在這裏。岩洞和後麵的太陽台相連,通過太陽台可以看到廣闊的冬季花園。
在新天鵝堡腳下,還有舊天鵝堡,路德維希二世的童年時光就是在舊天鵝堡中度過的。這是一座新哥特式的鮮黃色城堡,具有中世紀神話的風韻。堡中的“天鵝騎士廳”有描繪中世紀傳說故事的壁畫。
9.愛丁堡城堡——藍天下的風笛音
在愛丁堡城堡,隨時都有風笛音傳入耳內,由不得你聽還是不聽,它都會直接傳入你的骨髓,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訴你,這兒是愛丁堡城堡,世界上最美麗的地方之一。
愛丁堡城堡位於蘇格蘭愛丁堡市中心的死火山花崗岩上,被譽為愛丁堡市的象征。愛丁堡城堡之於愛丁堡,就像大笨鍾之於倫敦,也是整個蘇格蘭的精神支柱。
在曆史上,愛丁堡城堡無疑是最堅固、最險要,也是最難攻克的堡壘。它建在岩頂上,一麵斜坡,三麵懸崖,易守難攻。現在在古堡的城牆上,還放置著一個烏黑的古炮,炮口對著福思灣河,生動演繹著古時防禦森嚴的氣氛,現在這大炮每天下午還會鳴放空炮,讓人感受到一股戰爭的氣味。古堡上累累的彈痕也記錄下了戰爭帶給這座古堡的痛苦和滄桑。
公元6世紀時,古堡成為蘇格蘭皇室堡壘。1093年瑪格麗特女王病逝於這裏,古堡自此成為蘇格蘭皇家住所和國家行政中心,一直到16世紀初荷裏路德宮落成,古堡才不再成為皇室主要住所,但它仍然是王室鍾愛的地方。
從12到16世紀,古堡見證了蘇格蘭的多次戰爭,其中1573年的古堡圍攻戰最為慘烈。當時守城的是瑪格麗特王後的支持者,攻城的是攝政王莫頓。莫頓最終攻下了城池,但對古堡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吊閘、總管塔被毀,其他許多建築也在戰爭中被毀,後又多次重建。
17世紀起這裏開始成為軍事基地。1707年英格蘭和蘇格蘭合並後,蘇格蘭的王冠、寶座等王室寶物就陳列在這裏。1996年,著名的蘇格蘭國王遺物命運之石在英格蘭歸還後也保存在這裏。現在,仍有部分軍隊駐紮在古堡之上。
同時,古堡也是蘇格蘭國家戰爭博物館、蘇格蘭聯合軍隊博物館所在地。古堡內還珍藏有中世紀以來蘇格蘭各個時代的兵器和軍裝,尤其是一把長達5英尺的巨劍,堪稱稀世奇珍。軍裝陳列室中有各種華麗精致的軍服,製作精良。而一尊造於1449年的古炮,經過200多年的多次戰役後,於1829年重回愛丁堡,安置在城堡地窖。
古堡門口有威廉·華萊士和羅伯特的雕塑,此二人都是維多利亞女王時期最偉大的英雄。門口的廣場是18世紀人們遊行的地方,每年8月13日到次年9月2日,舉世矚目的愛丁堡藝術節期間,這裏都會舉行盛大的軍隊儀式表演。廣場東北角有一個叫女巫井的小鐵井,被認為是以前用於處死那些有巫術的婦女的地方。
古堡內沿斜坡分為下區、中區和上區,其中聖瑪格麗特禮拜堂是愛丁堡現存最古老的建築,禮拜堂中玻璃畫像描繪出瑪格姆三世的聖潔王後,相傳禮拜堂就是王後之子興建後獻給她的。至今每個星期都有一個名叫瑪格麗特的婦女輪流來此獻花掃墓。
城堡中央為王宮廣場,廣場周圍都是16世紀的王宮建築。廣場東邊的宮室是國王的起居之處,其中一間“吉斯的瑪麗之物”,是一處和瑪格麗特女王有關的古跡。南側會議廳內部裝飾得華麗異常,雕飾豐富多彩,廳內一些物品現在還能使用,今天人們還會聚在這裏舉行各種禮儀性聚會。
登上古堡之巔,可以俯瞰愛丁堡全城,又另有一種美感。山頂上遍布的綠草坪,在遠離戰爭的今天,多了一點和平的氣象,更顯得彌足珍貴。
古堡之下是風景如畫的王子大道花園,裏麵屹立著蘇格蘭著名文學家司各特的紀念塔。這裏還有聞名世界的蘇格蘭花鍾,花鍾圖案由2.4萬朵鮮花組成,每一分鍾就有新的杜鵑花開放,是世界上最奇特的花鍾之一。
古堡東向的斜坡是著名的皇家哩大道,它兩端連接著愛丁堡城堡和荷裏路德宮。因此皇家哩大道便成了愛丁堡最著名的地區,街道兩旁有很多氣勢宏偉的皇家建築,有1495年建成的哲爾斯教堂,造型與蘇格蘭王冠很相似,其中的彩色玻璃和精美木雕也讓人讚歎不已。荷裏路德宮建於1498年,目前仍是英國女王來蘇格蘭的住所。
古堡及附近景點現在已成為蘇格蘭最受歡迎的景區之一,每年都有大約120萬人來此瞻仰它的英姿。愛丁堡市的紋章上就有古堡的圖像,一年一度的愛丁堡軍操也在古堡舉行。為了配合古堡的曆史背景,古堡城門口的哨兵仍然穿著蘇格蘭的傳統方格短裙,加上佩戴的短劍,以及黑色無邊軟帽,顯得更加雄壯威武。每年11月30日,蘇格蘭女王生日那天,遊客還可以免費參觀古堡。
10.聖米歇爾山城堡——夢回歸的地方
聖米歇爾山城堡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法國前總統密特朗稱其為“法國的泰山”,這裏任何一個部分,都能傳達出豐富的情感,恍如人間仙境。
聖米歇爾山城堡位於法國下諾曼底區的一座小島上,距海岸2公裏。小島呈圓錐形,周長900米,海拔88米,由聳立的花崗岩構成。古時這個島嶼是凱爾特人祭神的地方,公元708年的一個晚上,在聖米歇爾山附近修行的紅衣主教奧貝,夢見天使聖米歇爾手指聖米歇爾山,示意他在此建造一座教堂,以顯示他的偉大。起初奧貝主教對這一夢示不以為然,但後來天使聖米歇爾在電閃雷鳴中第3次出現於奧貝主教的夢中,他用自己的神指點了一下奧貝主教的腦門。奧貝主教醒來後驚異地發現腦門上出現了凹痕,這才恍然大悟,於是立刻趕往聖米歇爾山,修建起了第一座教堂。
此後,聖米歇爾山城堡的修建一直在延續。公元969年,本篤會修道院落成;1211-1228年,以梅韋勒修道院為中心的6座建築物落成;13到15世紀又修建了城牆和哥特式修道院圍牆。連續8個世紀之中,無數的教士和勞工們將一塊塊沉重的花崗岩運過流沙,一步步拉上山頂,築就了這個奇跡。而大量宗教建築的落成,也使這裏成為天主教繼耶路撒冷和梵蒂岡之後的第三大聖地。如今還有一群修士在山上遵循著966年來的本篤會宗教傳統,過著隱士般的生活。
聖米歇爾山的建築群由下而上擴張,每一條拱線,每一條花紋都向上冒出尖頂,錯落有致,共同組成了城堡的全部。
建築群的底部是由羅馬式大石柱支撐的兩個大殿,主要用於儲存食物和收留貧窮的朝聖者。但在法國大革命期間,這裏也一度被作為監獄使用,很多著名人物都曾被囚禁於此。
大殿之上是教士們的修行室和會客廳,廳堂數不勝數,走廊如迷宮般穿插迂回。房間內裝飾得非常典雅樸素,見不到華麗的鋪陳。就連聖米歇爾大教堂內也沒有彩色玻璃窗,沒有誇張的管風琴,也沒有奢華的裝飾品,一切都顯得平凡而樸實,傳達出一種返璞歸真的神聖。
教堂頂端哥特式的尖頂高聳入雲,金色的大天使聖米歇爾雕像手持利劍直指蒼穹,庇護著聖米歇爾山。在傳說中,聖米歇爾英勇無比,戰勝過魔鬼撒旦,他能引領人們進入天堂,免受惡鬼的誘惑。
站在聖米歇爾山的山頂上,可以看見山腳下一望無垠的流沙,一直到15公裏以外,才能看到流動的海水。流沙表麵平坦,內部卻暗流湧動,遊人通常會被禁止去流沙區的。
“朝現夕隱”是聖米歇爾山最神秘的景觀,白天大海退潮的時候,水落石出,島上通往建築群的道路就都會顯現出來。可一到晚上,大西洋漲潮,四周的流沙被潮水淹沒,道路也被海水掩埋,要不是1877年修建了一條堤道同大陸相連,晚上的聖米歇爾山差不多就成為一座孤島。
因此觀潮成為聖米歇爾山的一大亮點,這兒的潮水被譽為“歐洲最戲劇化的潛水”。漲潮的時候,海水以每小時10公裏的速度向城堡周圍挺進。春季和秋季,海水的漲落落差甚至可達15米。
從布列塔尼海岸望向聖米歇爾山,就像是一個童話世界:周圍是碧波與沙灘,山頂是舒展巨翼的天使,聖米歇爾的金像如同一個明亮的光點與日爭輝。那種美景,真的令人心醉,仿佛所有的夢都回歸到了這裏。
雄偉的聖米歇爾山現在每年吸引著世界各地約85萬遊客來此參觀。為了方便遊客,聖米歇爾山山腳已經修了很多餐館和旅館,供遊人歇腳。在通往山頂的青石板小路上,也有很多商店和餐館,那種感覺有種置身國內城隍廟的感覺,在宗教之外又展現了它世俗的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