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愛是愚人的國度(1 / 3)

暑假的大部分時間,穆怡都是和奶奶呆在一塊的。吃過午飯後,爺爺就會出門和其他老爺爺們打打麻將,而奶奶總是呆在家。奶奶識字不多,卻很會繡花。穆怡家的人從來沒有買過鞋墊,卻也從來都沒有缺過。用的全是穆怡的奶奶一針一線繡出來的手工鞋墊。從糊鞋底的模子到畫鞋墊上的圖案,再到用各色的毛線將這些圖案繡滿,最後鍥邊,全是奶奶一個人完成的。在家的時候,穆怡經常可以看見奶奶提個布袋,站在窗前,戴著老花鏡,一針一線地進行著創作。奶奶有時候很孩子氣,經常會拿著繡好的鞋墊來問穆怡好不好看,還讓穆怡用照相機拍下來。有時候奶奶拿不準用什麼顏色來搭配的時候,還會詢問穆怡的意見。說來奇怪,像穆怡這個年齡的女生,居然會喜歡黑和白這麼低調老氣的顏色,所以總是和奶奶的意見不一致。她老人家喜歡的是一些很豔的顏色,尤其是愛看五顏六色的線團攪和在一起,這在穆怡看來簡直是俗氣至極。而奶奶卻不以為然,對她的這些寶貝愛不釋手,每繡好一雙,都會端端正正地放進她那隻木箱子裏。裏麵是整整一箱子的鞋墊,奶奶還給箱子上了一把鎖,鑰匙每天都揣在兜裏,可寶貝它們了。要是哪天不繡鞋墊了,就把她的那些寶貝都擺出來,一雙一雙地欣賞。穆怡的奶奶這輩子沒什麼愛好,就愛畫畫鞋墊,繡繡鞋墊。其實,每雙鞋墊上的圖案都差不多,幾隻鳥幾朵花,幾隻蝴蝶,幾片葉子,然後進行排列組合。可是鄰居家的老奶奶們經常來穆怡家借奶奶的圖案模子,有時候還央求奶奶親自給她們畫幾雙。奶奶這人熱心腸,每次都是有求必應。穆怡的奶奶常說做人就應該有菩薩心腸。可能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人,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迷信思想,他們相信宿命,相信有佛祖有菩薩,相信人在做天在看,麵對苦難能忍則忍,對待人和事都能像水一樣包容。穆怡的奶奶年輕時,受家裏大嫂的欺負。後來爺爺去參軍了,大奶奶就把奶奶從家裏趕出來了。奶奶當時帶著穆怡的爸爸,收拾了幾件衣物,當晚住在鄰村的姐姐家。第二天一大早,大奶奶派人來給奶奶捎話,在哪建房子都行,就是不能建在她自家房子的隔壁。奶奶也沒吭聲,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而穆怡家的這本從那時起就特別難念。那個時候建房子不用磚不用瓦,更談不上鋼筋水泥了,全靠奶奶用一擔又一擔的泥築起來。等穆怡的爺爺退伍回來時,房子都已經住了好幾年了,家裏收拾得井井有條。穆怡一家的日子也越過越好,後來搬到鎮上,又搬到縣城裏。穆怡對奶奶說,等她有出息了,一定要讓奶奶去大城市裏住著。奶奶卻說這輩子哪都不想去了,人老了走到哪都是麻煩。奶奶永遠都是這樣,隻要後輩們健康平安,她受再多的苦都願意,大一暑假那年,穆怡生了一場怪病,父母帶她跑遍了省裏所有的大醫院,始終不見好轉。後來,奶奶不知從哪裏聽來了一種說法,開始早晚三炷香地拜菩薩,香油燈一天二十四小時都不滅地燃著。有天,奶奶拿了張紙過來,說上麵有很多字都不認識,讓穆怡教教她。穆怡一看,全是經文,奶奶說是早晚燒香時要在菩薩麵前誦念的。穆怡的心突然猛地痛了一下,眼淚忍不住就要落下來了。穆怡連忙轉過身,假裝在尋找紙和筆,說奶奶你先去忙,這上麵的字太潦草了,我幫你重新抄一份。奶奶肯定是不認識拚音的,穆怡就在奶奶不認識的字後麵都標上了讀音相同的簡單字。晚上穆怡一句一句地念給奶奶聽,奶奶說這經文要背下來才是最好的,這樣才叫心誠,還讓穆怡也和她一起背。這麼多年來接受的教育告訴穆怡,這世上是沒有鬼神的,可是這次不知道為什麼,快開學的時候,穆怡的病突然有了好轉。穆怡一直覺得這味藥的名字叫“愛”,是奶奶的愛讓病魔畏懼了。每次和奶奶念經文的時候,穆怡的心都特別地平靜,前所未有地平靜。奶奶連學都沒上過幾天,六十多歲的時候還要為了孫女來傷神地背東西,這樣地恩情,該如何報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