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瀑布——九龍十瀑

九龍河從白臘背後的群山中呼嘯著奔騰而來,養育著羅平大地上的各民族兒女。相傳,當年神龍在這裏大勝銅鼓精,從此鎮守這方水域,護佑這九龍河兩岸的人民。由於得天獨厚的地質構造和水流的長期侵蝕,在此形成了十級高低寬窄不等、形態各異的瀑布群,或雄偉、或險峻、或秀美、或舒緩,美不勝收、絕倫無比。瀑與瀑之間有無數的淺灘和深潭,各顯豐姿。大大小小的瀑布,或細柔若絲,仿佛一根根絲線在隨風飄舞,或水花翻滾,波光閃爍,或似天河瀉落,勢如雷霆萬鈞,震撼山河,或魚群弄瀑搶水,景致迷人……

九龍十瀑之間,以淺灘或深潭相連,形成了一串輝映太陽光芒的明珠彩帶。這些瀑布隨著季節的更替變化,變幻無窮,令人目不暇接。豐收季節,數裏之外,便會聽到大瀑布的轟然響聲。

從以堵勒村往下500米,便進入了九龍大瀑布景區。首先看到的是碧日灘,清澄平靜。灘下有河心小島,將水分成三股,形成三個寬窄不等,高約2米的小疊水,這是九龍十瀑中的第一瀑。此瀑細柔若絲,仿佛一根根絲線在隨風飄舞。河心島上蘆葦叢生,時有魚群弄瀑搶水,景致十分迷人。由此拾級而上,是一座鈣化天生橋,潺潺細流從橋兩側漫入潭內,與橋下的疊水彙成一月牙形鈣化灘,此潭名月牙湖。再往上,則呈現出十幾個約2~6米寬的淺灘,呈扇形均勻地散開,水花翻滾,波光閃爍,這是“戲水灘”。

順戲水灘上行,涉過4個高低不一的鈣化疊水,便是十瀑中最為壯觀的以堵勒大瀑布,它便是聲名遠播的“九龍第一瀑”。此瀑高56米,寬114米,瀑麵呈弧形,瀑後有一個深約10米的水簾洞。瀑下是深不可測的半圓形腳潭。左邊巨石聳立,猶如一輛古代戰車駛入潭中。據當地布依族群眾說,神龍大戰銅鼓精時,那狂暴的鼓精便是砸在這巨石上而粉身碎骨的。

站在巨石邊,隻見滔滔江水從天而降,扯開寬闊的胸膛,似天河瀉落,勢如雷霆萬鈞,震撼著山河。據專家稱,九龍大瀑布的規模、氣勢、景觀與黃果樹瀑布不相上下,而景點的密集程度卻遠遠勝過了黃果樹瀑布。在九龍瀑布僅4千米長的河道上,便有大小數十個鈣化灘和十多級瀑布,形狀奇特,植被完好,在國內也屬罕見。

沿著瀑布邊陡峭的石階路,攀上瀑布頂,回首俯視,碧日潭、月牙湖、戲水灘、鈣化疊水盡收眼底。

德天瀑布——綠水歸春

德天瀑布位於大新縣歸春河上遊,距中越邊境53號界碑約50米。清澈的歸春河是左江的支流,也是中越邊境的國界河,德天瀑布則是它流經浦湯島時的傑作。

浩浩蕩蕩的歸春河水,從北麵奔湧而來,高崖三疊的浦湯島,巍然聳峙,橫阻江流,江水從高達50餘米的山崖上跌宕而下,撞在堅石上,水花四濺,水霧迷朦,遠望似縞絹垂天,近觀如飛珠濺玉,透過陽光的折射,五彩繽紛,那嘩嘩的水聲,振蕩河穀,氣勢十分雄壯。

瀑布三級跌落,最大寬度200多米,縱深60多米,落差70餘米,年均流量50立方米/秒,所在地地質為厚層狀白雲岩,被國家定為特級景點。中越邊民在瀑布的下遊,進行著邊貿往來,以前是肩挑人扛,現在已用車船運載了。

德天瀑布雄奇瑰麗,變幻多姿,碧水長流,永不停歇。瀑布四季景色不同,春天陵草泛青,山花吐豔,瀑布四周被鑲起五彩繽紛的花邊;秋天梯田鋪金,層林盡染,高掛的銀簾霧氣衝天;冬天瓊珠閃閃,玉液潺潺,山風把細流吹得飄飄灑灑;夏天激流如龍,排山倒海,似萬馬奔騰而來。其魄力、其氣勢、其風采,震魂攝魄,搖動心旌。

這裏山峰奇巧,雲霧飄渺,湖若明鏡,江如玉帶,怪石崢嶸,古木參天,步步是景,處處含情。遊德天,能令您仿如畫中,心無纖塵。德天瀑布風景區,其實不僅指德天大瀑布,還包括了明仕田園、沙屯疊瀑布、黑水河、橋苗平湖、綠島行雲等山水景觀,綿延數百裏,形成了百裏山水畫廊。明仕河清澈寧靜,像一條碧綠的玻璃通道鋪在山水之間,兩岸的鳳尾竹修然亭立,竹稍下垂隨風輕擺,似出浴後美女的芳姿。岸上,芭蕉吐綠,木棉如火,紅土新播,隴青陌翠。成行的白鷺漫舞在霧靄之中,三兩頭老牛閑臥在向陽坡上。在曲線柔美的梯田遠處,在輕重濃淡的綠色筆觸中,露出了幾處壯家的“幹欄”。再後麵,就是高低錯落清奇秀怪的山峰了。山峰倒影在寧靜無波的明仕河上,又是一幅婉麗迷人的山水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