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湖而遊,至西北岸山腳,遠遠就可聽見水流怒吼雷鳴,原來不遠就是從濁水溪上遊通過18千米長的大隧道引水入湖的入水口。這就是日月潭的水源。入水口噴出的水花,高達四五米有的甚至高達七八米,勢若蛟龍吐水,湍傲排空,較之濟南的趵突泉更加壯觀。

距“水口”不遠有一處探向湖麵的小半島,位於潭的西北角。當日月潭水位上升而淹沒珠嶼大部分時,嶼上的曹族人即遷來此半島居住,現已拓建成充滿現代色彩的觀光旅遊中心地。專線汽車、環湖公路、遊湖路線等多以此為起點或終站。

青海湖——鳥類天堂

青海湖地處高原的東北部,湖的四周被巍巍高山所環抱。北麵是壯麗的大通山,東麵是巍峨的日月山,南麵是逶迤綿延的青海南山,西麵是崢嶸的橡皮山。離西寧約200千米。湖區有大小河流近30條。湖東岸有兩個子湖,一名尕海,麵積10多平方千米,係鹹水;一名耳海,麵積4平方千米,為淡水,在青海湖畔眺望,蒼翠的遠山,合圍環抱;碧澄的湖水,波光瀲灩;蔥綠的草灘,羊群似雲。一望無際的湖麵上,碧波連天,雪山倒映,魚群歡躍,萬鳥翱翔。青海湖周圍是茫茫草原,湖濱地勢開闊平坦,水源充足,氣候比較溫和,是水草豐美的天然牧場。夏秋季的大草原,綠草茵茵,金黃色的油菜,迎風飄香;牧民的帳篷,星羅棋布;成群的牛羊,飄動如雲。日出日落的迷人景色,更充滿了詩情畫意,使人心曠神怡。

從山下到湖畔,是廣袤平坦、蒼茫無際的千裏草原,而煙波浩淼、碧波連天的青海湖,就像是一盞巨大的翡翠玉盤平嵌在高山、草原之間,構成了一幅山、湖、草原相映成趣的綺麗景色。

青海湖的不同的季節裏,景色迥然不同。夏秋季節,當四周巍巍的群山和西岸遼闊的草原披上綠裝的時候,青海湖畔山清水秀,天高氣爽,景色十分美麗。遼闊起伏的千裏草原就像是鋪上一層厚厚的綠色的絨毯,那五彩繽紛的野花,把綠色的絨毯點綴的如錦似緞,數不盡的牛羊和膘肥體壯的驄馬猶如五彩斑駁的珍珠灑滿草原;湖畔是大片整齊如畫的農田,麥浪翻滾,菜花泛金,芳香四溢;那碧波萬頃,水天一色的青海湖,好似一泓玻璃瓊漿在輕輕蕩漾。而寒冷的冬季,當寒流到來的時候,四周群山和草原變得一片枯黃,有時還要披上一層厚厚的銀裝。每年11月份,青海湖便開始結冰,浩瀚碧澄的湖麵,冰封玉砌,銀裝素裹,就像一麵巨大的寶鏡,在陽光下熠熠閃亮,終日放射著奪目的光輝。

湖中有鳥島、海心山、海西山、三槐石和沙島可供遊客遊覽。鳥島在青海湖的西部,麵積約1平方千米,每年春季有從中國南方和東南亞以及印度半島飛來的十多種候鳥在這裏繁衍生息,其集群繁殖密度之大,為亞洲罕見。

島上鳥類數量多,約有八九萬隻之多。這裏是斑頭雁、魚鷗、棕頸鷗的世襲領地。每年春天,斑頭雁、魚鷗、棕頸鷗等一起來到這裏,在島上各占一方,築巢壘窩,全島都布滿了鳥巢。到了產卵季節,島上的鳥蛋一窩連一窩,密密麻麻數也數不清,所以,人們又把這裏稱為蛋島。

鳥島之所以成為鳥類繁衍生息的理想家園,主要是因為它有著獨特的地理條件和自然環境,這裏地勢平坦,氣候溫和,三麵繞水。環境幽靜,水草茂盛,魚類繁多,是鳥類繁衍生息的天然場所。

美麗的青海湖鳥島,是鳥兒的天堂,也是青海高原的一大奇觀。

納木措——西藏天湖

清晨,周圍群山若隱若現,太陽升起,雲消霧散,清風拂麵,浩瀚無際的湖麵蕩起漣漪,真似慈祥的仙女,手揮素巾注視著來人。

納木措湖水靠念青唐古拉山的冰雪融化後補給,沿湖有不少大小溪流注入,湖水清澈透明,湖麵呈天藍色,水天相融,渾然一體,閑遊湖畔,似有身臨仙境之感。

這時,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格外清晰,牧場一片淺綠,山體紅黑間雜,峰頂白雪皚皚,主峰如一個威武戰士守護著納木措。高原氣候瞬息萬變,時而狂風大作,時麵烏雲蓋天,風雪過後,湖麵依然波光粼粼。傍晚,湖水被夕陽的餘渾照得霞光閃爍,更加迷人。

納木措的形狀像靜臥的金剛度母,湖的南麵有烏龜梁、孔雀梁等18道梁,湖的北麵有黃鴨島、鵬鳥島等18個島,湖的四麵建有4座寺廟,即東有紮西多波切寺,南有古爾瓊白瑪寺,西有多加寺,北有恰妥寺,象征著佛教上所說的慍、怒、權、勢。這些寺廟的牆壁上有許多自然形成的佛像,據傳納木措是帝釋之女,念青唐古拉之母,被善男信女視為必去的神聖之地,從古到今香客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