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從迎客鬆處,攀行,順著遊人的身影,向光明頂跋涉,眼前的石階或隱蔽於山澗,或迂回於崖邊,都顯得驚險無比,陡峭的山壁,一望無底的深穀,在攀爬之餘,總是擔心,如果這空懸於山壑的石徑無法承受重壓之力,而突兀倒下,那麼墜落的時間需要多久呢?

幸好,每一個深淵之處都有千年的鐵索,讓你疲憊之餘可以在寒風中穩定搖晃的軀體。偶爾的頓足欣賞著彌漫於腳下的雲霧所帶來的虛幻美景,同樣賞心悅目。

攀爬一個小時左右,眼前豁然開朗,你已甩掉了鬼見愁的百裏崖,已經看見了蓮花峰在招手。

遍布峰壑的黃山鬆,破石而生,盤結於危岩峭壁之上,挺立於風牙絕壑之中,或雄壯挺拔,或婀娜多姿,顯示出頑強的生命力。看吧,黃山無石不鬆,奇特的古鬆,難以勝數。最著名的是迎客鬆,還有臥龍鬆、探海鬆、黑虎鬆、團結鬆和寄生鬆等,多少年來,它們抵禦風吹雨打,霜劍冰刀,吸取岩石中的點滴水分和營養,迎著陽光穩穩地屹立於峰崖之上。而黃山雲流動於千峰萬壑之間,或成濤濤雲海,浩瀚無際,或與朝霞、落日相映,色彩斑斕,壯美瑰麗。

黃山四景,雲海居然名列榜首,繞過迎客鬆,就領略到雲海的神奇,眼前那座秀麗挺拔的山峰,在雲霧裏時隱時現,時而略顯輪廓,時而彰麓引出,時而清晰得近觀到那傲然的蒼翠,時而又模糊得隻剩白茫一片。天柱峰也因陡峭而別具特色,羞澀得隻剩下高聳的山尖在偷窺著世人。

俯首望去,那萬丈穀壑,也被雲霧遮掩得恍若仙境一般。腳下的石梯也被雲霧纏繞得忽隱忽現,於是看到許多朦朧的彩色背影。

到了蓮花峰時,陽光已經衝破了雲霧,黃山的象牙白的崖石已經毫無保留地舒展著蒼老的容顏。而回首來時的路,卻發現依舊隱約於白紗之中。

在峰頂望去,一片雲海在陽光下翻滾著,卷雲,層雲,相互疊遮著,而陽光的色彩也為那厚重的雲海鑲嵌著金色的邊。偶爾的寒風衝擊著雲煙,形若萬千遊動著的飛馬,又似怒海奔流,無形地變化著,又很有序的集合著,此時,你就更能體會什麼叫壯觀。

如果說雲海代表著生命的壯觀的話,那麼黃山鬆則彰顯著生命的堅韌和不屈。虯勁的根須,堅強的軀幹,在懸崖峭壁之間綻開著生命的燦爛。沒有肥沃的營養,沒有生存的土壤,卻在崖畔掙紮著,料峭的風穿山越嶺,攜帶著萬古的冰霜,摧毀著曆史的痕跡,掃蕩著風花雪月的柔美,卻俯首為那懸崖峭壁的生命怒放。

沒有了平地鬆的風姿和婉約,卻有著孤芳自賞的傲然和大氣,沒有風中含笑致意的同伴起舞,卻有著獨攬群芳的卓絕。為抵禦摧朽拉枯的肆虐寒風,黃山鬆的枝幹都側立著,向著同樣的方向和目標,怪異而獨具一格。樹首向著前方,藐視著嚴寒,藐視著冷風,藐視著一切貌似高貴的溫室弱者,用那掙紮的一抹綠,迎送著遠古的哲人和附庸風雅的騷客,為黃山千百年的唱吟續寫著絕倫的樂章,生命中,它千姿百態;生命中,它飽經風霜;生命中,它笑傲著嚴峻。

黃山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有文化曆史的痕跡,雖然那些我們看到的許多景點是後天複製、修葺的,但黃山的石徑、雲海、側鬆卻是任何力量都無法摧毀的。因為它們是生命的樂章,是黃山的靈魂。

黃山是美的綜合體,是天地造化的寵兒。隨便一處,或鬆或石、或雲海或清泉,無一不美,無一不奇。置身其間,使人猶如置身仙境,不得不感歎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華山——奇險天下

華山位於陝西省華陰市境內,為五嶽中的西嶽,南接秦嶺,北瞰黃渭。整座山由一塊完整碩大的花崗岩體構成,山勢峻峭,群峰挺秀,也因此,華山的險峻天下聞名。自古以來就有“華山天下險”、“奇險天下第一山”的說法。

據《山海經》記載:“太華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廣十裏。”華山有東、西、南、北、中五峰,主峰有南峰“落雁”、東峰“朝陽”、西峰“蓮花”,三峰鼎峙,“勢飛白雲外影倒黃河裏”,人稱“天外三峰”。還有雲台、玉女二峰相輔於側,36小峰羅列於前,虎踞龍盤,氣象森森,因山上氣候多變,形成“雲華山”、“雨華山”、“霧華山”、“雪華山”,給人以仙境美感。是所謂的西京王氣之所係。

但是華山雖美,在唐代以前卻很少有人登臨。就連曆代君王祭西嶽,都是在山下西嶽廟中舉行大典。這是因為華山太過險要,直到魏晉南北朝時,還沒有通向華山峰頂的道路。直到唐朝,隨著道教興盛,道徒開始居山建觀,才逐漸在北坡沿溪穀而上開鑿了一條險道,稱為“華山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