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匈牙利的華人群體中,大多數是以做貿易、經營餐館這種傳統行業為生,真正以廣告為業的華人為數很少,旅匈福建籍華人陳雷可說是匈牙利乃至歐洲的華人第一廣告人。他創辦的萬事達廣告公司在歐洲享有較高的知名度,華人公司、餐館、路牌、城市燈箱、電線杆、有軌電車、商城等眾多的創意廣告都是出自他之手。陳雷來自福建永安,1991年畢業於福建師大美術係。20世紀90年代初,他辭掉了中學教師的職業,懷著對藝術的憧憬來到了多瑙河畔的中歐藝術之都布達佩斯。開始時他雖有用自己的專業特長闖事業的想法,但因條件不具備,隻是作為副業幫朋友製作一些牌子、美術字等,業務並沒有形成規模。為了生存,他先後做過貿易、旅遊等行業,但始終眷戀著他所鍾愛的藝術事業。隨著中國商鋪和餐館一家家增多,逐步形成一定規模後,各種標誌、目錄、戶外招牌廣告等業務隨之而來,陳雷向往的事業終於迎來了發展的機遇。為此,公司將經營業務從最初的副業變更為主業。經過租房、雇人、請律師等程序,並按專業廣告公司的業務申請,才步入了真正意義上的廣告圈。陳雷入道後才明白,在異國經營廣告並非想象中那麼樂觀,廣告人不僅需要具備美術、攝影、設計、製作等方麵的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還需全麵了解所在國的相關法律規定,否則業務開展就會處處受阻。
匈牙利是個環保意識較強的國家,因此對廣告業有著非常嚴格的審批程序。政府在每個區都設有相關的管理部門,對申請人所在公司的設計師、經營場地、員工、製作車間等都有著嚴格的具體要求。每個路麵廣告都要逐級申報,還要查看廣告設計與文物保護有無衝突,包括色調、安裝方法等都需與古建築相協調。如不按要求做,返工或拆除則是必然的結局。廣告設計管製嚴格得超乎想象,包括安裝一個插頭都要電工簽字認可,打牆必須要工程師簽字,主街道上裝牌子需經市政府或區政府審批,而且規定色調和尺寸。同時對戶外廣告的色調、安裝方法都有較嚴格的要求,基本原則必須與古建築協調。這與中國跳躍的大紅大綠基調有著明顯的區別。
據陳雷介紹,有一次,有一家意大利鞋店做一個戶外廣告,為了使其顯得突出,公司確定基調為橘紅色,廣告公司按客戶的要求掛上後,政府就來人幹涉,因為燈箱與建築物不協調,在大街上過於顯眼,有不正當競爭之嫌。盡管這家廣告公司有廣告經營許可,可就因色調不協調而不情願地重做,將尺寸改小、每個字母分開、顏色加深後才被通過,而此前它的廣告最鮮豔,屬整條街最亮的廣告。還有一家單位僅申請一個指路牌,兩年才通過,可見在匈牙利從事廣告業並非易事。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公司逐步熟悉了當地法律,正規經營,按章納稅。在經營上,陳雷一人兼任策劃、攝影、設計,對每一單業務,無論大小客戶,他都用心去做,直到客戶滿意為止。我走進陳雷的廣告室看到,公司的中匈員工包括他和太太隻有7個人,但擁有的設備卻非常先進,電腦、數碼照相機、錄像機、噴繪機、切字機、打印機都是目前市場上最好的,其中電腦已經更新了幾次。智慧加到位的設備和強烈的責任心,這對公司擴大生意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業務越來越多,提高了華人在所在國的廣告檔次。
如今,不僅華人公司,而且意大利、英國、阿拉伯等國的客商也紛紛上門談業務,夫妻倆每天忙得不亦樂乎,同時還創辦了自己的廣告雜誌,用陳雷的話說,他從沒讓任何公司幫一分錢,都是用自己的能力體現自己的價值。錢雖不能衡量人的價值,但能體現人某方麵的能力,給人帶來成功的快樂。
短短幾年,萬事達廣告公司不斷發展壯大,經營業務不斷拓展,很多客戶都看好陳雷的設計理念和他的為人。其中他為一家華人公司設計的女鞋標誌,創意新穎,商家非常滿意,現在有人願出數十萬美元購買版權。我離開布達佩斯前,陳雷向我透露,下一步他將計劃開展影視製作業務。我衷心祝福他夢想成真!
馬氏父子的雨傘經
說起雨傘,我首先想到的是英國,紳士和小姐們手裏都時常拿著一把長雨傘。在國人眼中,他們這樣是為了給自己起到裝飾作用,實際上都源於英國的天氣。因倫敦是“霧都”,隨時都會下雨,人們出行時手中便拿一把雨傘,時間久了就成為一種裝飾文化。放眼整個歐洲,天氣均屬多濕多雨,雨傘也就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品。然而,雨傘的巨大市場並沒有引起更多商人的關注。特別是在歐洲,很少有專門生產雨傘的廠家。因此,匈牙利馬氏父子,可謂雨傘專營第一人。如果說馬氏父子在匈牙利乃至歐洲能撐起雨傘的門麵並經久不衰的話,其獨到的經營理念值得研究。馬氏父子來自北京。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隨著中匈旅遊互免簽證的開放,匈牙利作為處女地,曾一度吸引了大批淘金者,馬文軍也和眾多淘金者一樣,從北京乘坐國際列車,經過7天7夜的漫長旅途來到了這個遙遠而神秘的地方。當時這裏作為東歐的貨物集散地,給早期來此地的華商帶來了無限商機。馬文軍夫婦也和大家一樣,在經曆了原始積累及生意的輝煌期後,由於周邊國家相繼建立了自己的市場,匈牙利逐漸失去了往日東歐集散地的地位,市場逐步萎縮。我在市場上調研時,華商圈裏普遍流傳著“不怕沒貨賣,就怕沒買貨”的口頭禪,形象概括了如今市場上商品供大於求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