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我筆下的成功人士(1)(2 / 2)

借錢起家

在20世紀90年代,王煥凱來到匈牙利留學,取得了匈牙利工業技術大學學士學位。當時大部分學生選擇回國工作,他沒有回到國內條件優越的父母身邊,而是隻身留在了匈牙利,創辦了屬於中國的知名品牌服裝。當時正值匈牙利市場開放初期,商品交易十分活躍。在這種大環境下,這位儒商不失時機地分析了市場現狀後,想在國外拚搏一番。他認識到,一個成功的企業,隻有依靠走品牌之路,才能走得更長更遠。但要走品牌之路,邁出第一步並非易事,剛步入商海,首先遇到的難題就是啟動資金問題。在當時的年景,籌措至少6位數的發貨資金,這對當時還在異國寒窗苦讀的書生王煥凱來說,簡直比登天還難。俗話說,“每位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女人”,王煥凱背後的女人就是他的愛妻張津華。這位從小在軍人家庭長大的女性,盡管從沒做過外貿生意,但受父輩影響,做事也頗有軍人的風範,全力支持丈夫下海經商,並想方設法為其籌錢。她在國內依托自己的信譽,通過親戚朋友四處籌措資金,總算東拚西湊借到了20萬元。手裏這沉甸甸的20萬元可不是個小數目,同時潛在的市場風險相當大,如果一旦失手,則後患無窮。此時,夫婦倆看準了國內輕工業製品在國外的廣大市場,也感受到了外國人對中國服裝的青睞,於是選擇了國內的知名服裝廠向匈牙利出口冬裝。海運期間,平生第一次投入資金的夫妻倆焦慮不安,輾轉反側,把所有最壞的打算都想到了。因為他們知道,無論什麼投資,風險和成功都將並存,沒想到45天貨物到港後,居然沒出海關就將提單賣出了。第一筆生意的成功,堅定了夫婦倆在異國創業的信念,艱難完成了資金的原始積累。在眾多旅匈華人中,應該說這對剛踏入商海的夫婦還是很幸運的。事後,這對共患難的夫婦之間的感情也更邁進了一步。王煥凱感慨地對妻子說:“如果沒有你,就沒有我。”隨後夫婦倆開始跟外貿合作,1994年他們帶著集裝箱雙雙來到匈牙利,繼續開展“短平快”的貿易項目,逐步積累了資金,並不斷擴大生意,取得了初期的成功,也逐漸向他們的“品牌夢”靠近了一步。

迪派品牌

旅匈華人長期以來依賴於布達佩斯四虎市場,這裏曾為華商的初期生存和資金積累提供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即使現在,它仍是多數華商賴以生存的重要經商之地。但無法回避的事實是,市場簡陋的設施環境使得中國商品永遠處於低檔次的銷售圈,很難和品牌、名牌商品聯係起來。因此,中國商品留給人們的印象普遍是價格便宜、質量沒有保證,很難躋身於高檔商品行列。這對書生夫妻也曾進過四虎市場,但時間不長,兩人就感覺這裏很難實現自己的夢想。選擇品牌之路,第一步就是包裝自己,他倆選擇了在有眾多國外品牌的高檔寫字樓設立展示廳,創立屬於自己品牌的貿易公司。擅長繪畫的張津華有信心走自己的路,從內衣、睡衣開始設計圖案,並把好選料、色牢度、縮水標準關,同時結合東西方文化背景開發出適合各個消費層的產品,以滿足不同的需要。此外,兩人在歐洲正式注冊了自己的品牌Depar.H(迪派)。之所以起這個名字,還有一個幽默含意,用王煥凱對愛妻的話說就是“的確怕了你”的諧音,取諧音為“迪派”。當然,這其中的奧妙隻有我們中國人才能體會到。後來他們的事業可謂“芝麻開花節節高”,公司陸續開發的睡衣、寶寶係列、內衣類商品品種達100多種,並進入英法大型超市和連鎖店,還以匈牙利為中心銷往周邊的歐洲國家,樹立了迪派優質品牌形象,在歐洲市場享有盛譽。部分商品還供不應求。現在國內有9個工廠在為他們生產、加工商品,涉及紡紗、織布、印染、繡花、印花、包裝、塑料袋生產等相關行業。如今,據華商們反映,四虎市場的生意一年不如一年,包括我也曾就此話題多次到市場調研,也與被采訪的眾多華商有同感。這就說明了他們夫婦走品牌之路是非常有遠見的,符合現代市場經濟的要求,適應了時代的發展。我離開布達佩斯前,在布達山一家幽靜的中餐館裏,經曆了10多年打拚生活的張津華女士不無感歎地對我說,出國在外的中國商人個個非常勤勞,但如果想在國際市場上立於不敗之地,必須要創立自己的優質品牌,這樣才能永遠有市場。

心窗小語

我走遍了東歐市場,看到匈牙利迪派公司的快速發展,感悟良多。海外華商的生存和發展一定要適應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不斷提高產品的質量和檔次,隻有這樣才能適應不斷發展的市場需求。目前布達佩斯四虎市場的狀況,用華商的話說就是“不怕沒貨賣,就怕沒買貨”。過去是大老板發貨、小老板拿貨,而現在是家家發貨,形象地概括了市場貨量飽和、彼此競爭激烈的現狀。但相反的是,迪派公司的生意卻越做越大,每年上千萬美元的出口量不僅給公司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而且帶動了國內諸多相關產業。其承擔的社會責任也越來越大,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強勁勢頭,這應該得益於夫婦倆超強的品牌意識。

歐洲廣告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