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如今還保留著19世紀的齒輪車。齒輪車鐵路建於1874年,是全歐洲的第三條齒輪鐵路,開始用的是蒸汽機車,1929年改用電動機車。齒輪鐵路長3.7公裏,路麵上升了350米,終點站在自由山上,位於布達佩斯西麵丘陵的叢林間。
100多年前,這裏的人們就希望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用最便捷的交通工具到達郊區,去呼吸森林中的新鮮空氣,欣賞大自然的風光。齒輪車的出現圓了人們早期的理想。直到今天,不少人還很喜歡乘坐齒輪車上山去郊遊,尤其在周末。
兒童鐵路
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郊外,有一條別具特色的兒童鐵路。它全長12公裏,從自由山開往亞諾什山,沿途經過7個車站、數座橋梁和一條長的隧道,於20世紀40至50年代分段建成。
這條窄軌鐵路是專為孩子們建造的,也叫少先隊鐵路,它的初衷是想培養孩子們一種嚴肅的工作態度。除火車司機外,乘務員、站務員、售票員、扳道員和信號員全由兒童擔任。布達佩斯每一所小學10歲至14歲的兒童都可以報名參加兒童鐵路的工作,前提是學習成績優秀。報名通過之後,還要參加每年舉行的鐵路工作培訓夏令營。經過大約3個月的專業培訓,孩子們掌握了有關鐵路員工必備的各種專業知識後,才可以光榮地穿上鐵路製服,到兒童鐵路上崗。他們每人一個月工作兩天,都是無償的。兒童鐵路的工作分工明確,一般新手都要從鐵路日記記錄員幹起,隨後工作難度逐漸加大,依次是扳道員、檢票員、售票員,最後才可以做到站長。這些小鐵路工人在這裏不僅可以學到管理鐵路的基本知識,在為旅客提供服務的過程中還能廣泛接觸社會,及早懂得如何與人交往。這樣的生活經曆往往可以決定孩子們一生的職業,因此可以說,數十年來兒童鐵路成了向鐵路部門輸送人才的搖籃。如今,匈牙利全國的大部分火車司機在兒童時代都在這條小鐵路上工作過,包括現任的鐵路局的領導也都曾在此工作過。
乘坐兒童火車還可以欣賞到多處步行時無法看到的風景。憑窗遠眺,布達佩斯郊外迷人的風光可盡收眼底。
展翅高飛
從古時起,人類就一直幻想著飛向藍天。
早在中國王莽時代,曾有一個獵人將狩獵得到的一隻大鳥的翅膀綁在自己身上,欲在高處飛翔。在眾人的簇擁下,獵人登上了一個小山坡,圍觀仰望的人群希望奇跡能出現,但遺憾的是此人從山坡上縱身跳下後,隻滑翔了200多步,就在眾人的一片惋惜聲中落了下來。這是人類早期憑想象欲飛上藍天的夢想。後來又有許多人用各種方法試驗,但終究沒能實現像鳥類一樣自由自在飛上藍天的願望。20世紀初,美國俄亥俄州牧師的兒子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隨著科技的發展、飛機的功能日益完善,人們借助這一現代化的交通工具飛上藍天已夢想成真。飛機的出現大大縮短了人們遠行的距離,加之歐洲機場夜航設備完善,航班均為全天候飛行,這使人們前往世界各國更加快捷,是歐洲人遠行的主要選擇。
我工作所在的匈牙利共和國共有7個機場,僅2001年在匈注冊的民用飛機就有1148架,客運量34.77億人1公裏,貨運量5000萬噸1公裏,開辟了從布達佩斯至華沙、柏林、巴黎、維也納等重要航線。MALEV是匈牙利國家航空公司,每天有28個國家、38個都市的27個外國航空公司的班機往返於布達佩斯。但在歐洲本土,人們乘飛機出行的仍較少,除了個別公民由於途中穿越數個國家需簽證必須乘飛機外,一般還是選擇自己駕車出行。一是各國間高速公路基本貫通,生態環境優美,路上在汽車旅館喝咖啡、用餐、洗浴、加油、修車非常方便。二是歐洲人特別是西歐人所持的本國護照幾乎不用簽證。加之歐洲各國之間距離較近,開車上高速更直接。我曾多次乘飛機從貝爾格萊德前往希臘、米蘭、莫斯科等地,每次往返看到機上乘客極少,座位幾乎都是空的。這說明在歐洲範圍內人們還是願意自己駕車出行,當然我看到的情況也可能與不是旅遊季節有關係。但是從歐洲前往中東的航班上旅客幾乎爆滿,因為到其他洲不僅路途遙遠,而且途中需穿越眾多國家的海關,如果開車勢必牽涉過境簽證等繁瑣的問題,所以人們隻能首選飛機一站到達。
各國航空公司之間為了吸引乘客,彼此競爭也很激烈,特別注重服務質量。在當時匈牙利航空公司開通的布達佩斯至北京的直航往返航班上,為了給中國旅客提供上乘的服務,機上的空姐有中國姑娘。主要考慮這條航線上中國乘客居多,空中服務時沒有語言障礙,而作為中國人出外旅行,最擔心的就是語言問題。有一次,我乘丹麥航空公司的班機前往北京,在首都哥本哈根機場轉機,當我正尋找在哪個登機口登機時,沒想到意外地聽到了中文廣播:“前往北京的旅客請注意,您乘坐的131航班已經開始登機了,請在3號登機口登機。”在異國他鄉聽到中文廣播倍感親切,我真希望有朝一日漢語能走向世界。此舉充分體現了各國航空公司注重為旅客處處著想的人性化服務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