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歐洲,各國鐵路均已聯網,幾乎所有的大中城市都有自己的車站。車站通常坐落在市中心,是當地城市公共交通的樞紐,而機場往往設在較遠的郊外,若去機場乘飛機出行既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又要花費不菲的交通費用。此外歐洲各國使用的列車也非常先進,法國的TGV和德國的ICE,時速可高達300公裏以上,在ICE的車廂裏甚至為旅客提供了互聯網接入服務。如果選擇在“旅館列車”過夜,不但節約酒店住宿費用,還可節省時間。另外,歐洲各國鐵路公司共同推出了針對外國旅遊者的歐洲通票,旅行者可真正做到“一票在手,暢遊無阻”。因此在歐洲乘坐火車出行方便、快捷、安全、舒適、經濟。地處中歐的匈牙利鐵路交通非常發達,它雖國土麵積不大,鐵路線卻密如蛛網。第一條鐵路修建於1840年,如今鐵路線已達7765公裏,平均每100平方公裏就有10公裏的鐵路線。按人均計算,每13人就擁有10公裏的鐵路線,憑這一數字,它已躋身於歐洲交通發達國家的行列。匈牙利鐵路國內、國際運輸任務繁重,從匈牙利發出的列車通往歐洲大部分國家,成為國際客貨運輸的樞紐。而且所有線路都可以買價格便宜的往返票,包括北京至布達佩斯也有聯運列車。在20世紀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最早來匈牙利“淘金”的華人基本都是取道莫斯科乘票價低廉的火車抵達布達佩斯的。在匈牙利共和國境內,雖然隨著時代的進步蒸汽機車早已退出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現代化的電力機車,但我注意到,幾乎每個車站都停放著一台蒸汽機車作為曆史的象征供遊人參觀,以展示鐵路現代化發展的曆程。
我由於新聞采訪的需要,經常從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乘火車去周邊的一些國家,看到歐洲各國火車站與國內車站有很大不同。這裏所有的火車站都是開放式的,車站隻負責售票,無須排隊檢票進站上車。站內四通八達,任何人都可隨意上車,沒人驗票,隻是列車開動後,車長或乘務員才會走過來查驗每位旅客的車票。歐洲鐵路基本實現了電氣化,行車速度快,乘坐舒適,從匈牙利到周邊的斯洛伐克、南聯盟等國家隻需幾個小時,到較遠的波蘭首都華沙、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也都實現了朝發夕至。車內高靠背的軟席坐椅等設施良好,特別是國際列車,車內基本都像國內軟臥車廂的包廂,坐椅能滿足乘客坐、臥的需要。乘客出行買張普通往返客票,即使不另買臥鋪票也能睡覺,省錢又省事。如果買臥鋪票,從布達佩斯到華沙或布加勒斯特隻需再補20美元即可,設施和國內的軟臥一樣,所不同的是軟臥包廂的一等車廂為雙人包廂,二等車廂為四人軟臥,包廂內就有洗漱設施。車上不但提供毛巾、肥皂等洗漱用品,還免費供應咖啡、麵包等早餐食品。由於歐洲人均轎車的擁有率高,高速公路發達,路麵等級高,開車出行直接便捷,盡管乘火車出行舒適、票價便宜,但乘客仍顯得很少,旅客列車近乎都是空駛,鐵路客運交通完全是賠錢經營。隻不過作為一個國家不可或缺的五種運輸形式之一——鐵路運輸是衡量一個國家小康生活水平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其運能大、成本低、占地少、全天候運行、行車汙染小、安全等特點,是其他交通方式所不可替代的。隨著高速鐵路的出現,鐵路現代化的步伐大大加快。近年來,歐洲鐵路正麵臨著困窘——在運輸需求持續增長的情況下,營業額卻增加不多。業內人士分析,通過發展科技含量較高的高速鐵路,建立快速、舒適、遍及歐洲的鐵路運輸網,這已成為其奪回市場份額的有力手段。
我平時外出旅行或采訪,首選乘火車前往周邊的國家。旅途中有時一節車廂隻坐了幾個人,甚至還有兩三節車廂隻坐一個人的情況。由於人少,特別是晚上,國際列車行駛在茫茫夜色中,在車上既見不到乘務員,又見不到乘客,人不僅感到孤獨,還有些恐懼。這與作為國人遠行普遍選擇火車,車內人多、熱鬧的景象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齒輪車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