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繁檢查已成家常便飯
如果說,旅匈華商在前段時間遭遇的聯合大檢查是空前之舉的話,那麼在塞爾維亞和黑山首都貝爾格萊德的70號中國商城,華商遭遇的頻繁檢查有過之而無不及。據華商反映,這段時間,當地海關、稅收、工商等部門加大了查處力度,有時整卡車的執法人員來到市場檢查。這裏無論華人人數、市場規模都無法與匈牙利相比,但檢查的規模和處罰的程度卻毫不遜色。就拿商城現在普遍使用的打款機來說,當地要求所有進口貨物均以編號形式輸入打款機,在銷售中無論批發、零售必須使用,違者稅警將給予處罰並封店。僅上星期商城內就有10多家商店因未使用打款機而被查封,並處以5~20萬第那的罰款。我在市場見到以前認識的一位浙江籍朋友,他的商店就因為沒有按規定使用打款機而被身著便衣的稅警以顧客身份購貨發現,最後被處以封店一個月並罰款11萬第那的處罰。無奈,他隻好將服裝等商品掛在自己的店外銷售。此前,執法人員都是當場將店查封,現在商會聘請了常年法律顧問,按照法律規定,經營者若對處罰不服,可在5天內向有關部門起訴,改變了以往當場處罰的做法,維護了華商的權益。店鋪租金居高不下70號商城是目前貝爾格萊德最大的中國商品集散地,當地人親切地稱之為中國商城。該商城是國家在前南內戰的非常時期動用了儲戶在銀行的存款用於購買軍需物品,戰後為儲戶劃撥的一塊地建起的一棟房產,是作為對儲戶的一種經濟補償。建成後,因沒人使用就一直閑置在那裏。1999年以後,中國商人陸續到這裏租房子作為辦公司的經營地址。當初主要是便宜,一間18平米的房子隻有幾十個德國馬克,一般都當倉庫用,有些當倉庫用也不放心,因為人不在這裏,這是最初的情況。科索沃戰爭後,中國商品需求量迅速增大,一家家中國公司陸續開業,逐步形成了現在的中國商城。隨著中國商人的增多,70號商城和周圍的房價一漲再漲。現在商城內店鋪租金均價都在2000歐元以上,付款方式至少是年付,還有些房東要求2~3年一次付清。房價升高的原因是供不應求,另外也有華商內部互相拆台的因素存在。當地人有了這份房產,一家老少足可以過舒適安逸的生活,但作為經營者來說,無疑成本加大,這些都是對華商經營不利的因素。最近在商城旁邊一座由當地人投資建設的現代化設施頗為齊全的新式商城已建成,有可能抑製70號商城仍在攀升的房價。
潘切沃市場的華商
位於貝爾格萊德市北郊的潘切沃市場,定位為當地最大的綜合批發市場。因為有了這個市場,使這座小城車水馬龍,充滿了活力。
該市場至少有3000多個攤位,雲集了中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土耳其、南聯盟等多國的客商在這裏經營。其中中國商人有500~600人,分別來自浙江、福建、東北三省和四川。盡管市場經營設施和環境不盡完善,與貝爾格萊德70號商城相比顯得有些簡陋,但由於該市場定位是批發零售且是商品價位最低的市場,因此吸引了整個南斯拉夫及周邊國家的客商到這裏選購批發商品,交易異常活躍。
無論在哪個國家,市場永遠是中國商人賴以生存的主要場所,做貿易成了出國生存的主要手段。在這裏常年經營的中國商人非常辛苦,他們首先遇到的困難就是居留問題。因四川、東北某省的很多人都是以勞務輸出名義出的國,他們所持的都是所在省簽發的因公普通護照,免簽來到南聯盟。這些華商因在當地沒辦居留,僅靠免簽3個月的入境時間差與海關周旋。按照移民局的規定,此種護照的持有者必須取得當地居留才能經商,否則一次入境隻能停留3個月,逾期將會被警察蓋黑章責令限期離境。所以他們為3個月的出入境手續絞盡腦汁。也有些受騙上當的事。有人自稱有關係可以不用去人就能解決出入境問題,但我看到護照上所蓋的入境章隻有一半。這些華商再出境時,海關發現出入境章是假的,持照人因此被移民局扣留,給繼續經商和回國都帶來了很大困難,苦不堪言。現在這些華商都開始注冊公司、申辦長期居留,繼續經商就合法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