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漫話東歐市場(4)(1 / 3)

幹和平也是較早來南斯拉夫經商的成功華商之一。他介紹說,70號商城共有150多家商店,其中進出口公司有130多家,其餘是個體公司和服務性質的公司。在這裏經營項目主要為鞋類、服裝類、玩具等小商品,主要都是從中國來的產品,價錢便宜,南斯拉夫目前的經濟情況適合這個市場的銷售。目前他們的經濟不太景氣,經曆戰爭後,經濟比以前更差。西歐過來的產品質量雖好,但價錢很高,同類產品價錢比咱們高60%左右,因此相比之下,中國的商品稱得上“物美價廉”,是他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國的商品在1999年以前,好的、價錢高的很難銷售。從去年開始到現在,質量低的他們反而不太喜歡,慢慢轉化,向中檔、高檔發展,以前很低檔、很便宜的東西現在賣不動了。華人有幾千人在這裏,每個商店都有南斯拉夫雇員,這就解決了他們一部分人的就業問題。華人比較勤勞,一般來說,一家有好幾口在這裏,有的連孩子都帶來了,除夫妻要把生意做好外,還要帶孩子上學,然後起早摸黑兒,到有關單位辦事、到銀行交款、辦延居留,每天工作比較緊張。在這種生存狀態下,大多數華人能將生意擴展至一定規模,確實來之不易。除了直接銷售中國商品的,這裏還有4家做餐飲服務的。華人在這裏租房、租倉庫,給當地人增加了收入,給所在國家交了不少稅。

塞黑關稅提高華商經營不利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2005年6月2日,我再次來到貝爾格萊德70號中國商城時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樓上樓下的商店多了、貨多了,華人的車大了、倉庫大了。3年前,我曾作為中國北京電視台的特約記者派駐南聯盟工作,與這裏的許多華商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這次舊地重遊,見到了許多老朋友,感慨頗多。

僅從表麵上看,商城內人貨川流不息,商品交易顯得非常活躍,但與眾多的華商接觸後才知反差甚大。他們普遍反映,這裏由於關稅一漲再漲,特別是今年新增了PDV稅種(批發稅),在海關提櫃時就要連同關稅一同付清,導致華商經營不堪重負。一位來自北京的華商告訴我,前些年,在海關提一個裝短褲的貨櫃,費用隻有10多萬第那(當地貨幣),合2000多歐元,而同樣貨值的貨櫃現在需要2.5萬歐元,幾乎翻了十多倍。塞黑駐華使館商務處最近製訂了一份中國商品的最低報價,使得進口關稅在東歐國家中除克羅地亞外目前是最高的。一位常年經營玩具的浙江華商介紹,現在從國內發一個貨值10多萬到20萬人民幣的玩具貨櫃,僅關稅加PDV下來就要11萬人民幣之多,如果所發商品是名牌鞋,每雙需另加3個歐元。現在整個市場拖鞋斷檔,原因是稅率太高。進來一貨櫃拖鞋,貨值隻有2萬美元,而關稅加PDV,再加海運費至少要3萬美元才能進來,因此曾有人將整櫃拖鞋丟在海關不要了,另外華商普遍反映提關難,以前最長為一星期,現在排隊至少需要兩到三個星期。總之,當地由於失業率高、彙率不穩、購買力下降,加之關稅驚人、警察三天兩頭來市場檢查,貨流量明顯減少。同時,華商的生意成本加大,需要的資金量大,商品的利潤空間被壓縮得很小。市場上本身貨多,競爭強烈,周邊國家又由於貨物運輸關卡多,很難保證貨暢其流,因此也很少到70號商城上貨。這些因素造成了中國商城貨量整體減少50%、集裝箱整體減少50%。迫不得已之下,許多華商采取觀望態度或到科索沃、波黑、克羅地亞、西非等其他國家和地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