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時期,著名的共和國廣場又恢複了以往的平靜,成為人們休閑度假的場所。廣場周圍名典咖啡屋、書店、歌劇院、影劇院、博物館星羅棋布,成為外國遊客觀光和市民休閑的理想場所。
固若金湯的堡壘——卡萊麥克丹
卡萊麥克丹坐落於南聯盟首都貝爾格萊德市中心土耳其古建築群中,是當地最負盛名的古城堡。當地華人稱其為“土耳其公園”,這與土耳其曾統治過南斯拉夫有關。卡萊麥克丹這個名字是從土耳其語來的,是“保衛城市”的意思。據史料記載,該地已有7000年的悠久曆史,當地人一直在保衛這座城市,它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旁邊有薩瓦河和多瑙河,兩條河交彙於此,加之它的位置較高,居高臨下,如有外敵入侵,很快就能發現,因此,古往今來這裏一直流傳著許多傳奇。
卡萊麥克丹建築群由山
上城堡和山下城堡兩部分組成。大約在7000年前,這裏有山有水,特別適合人類居住。公元前279年,凱萊蒂族趕走了新給族,就開始建設護城,曆史上它曾是繁華的城市中心,又因這裏是軍事重鎮,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古羅馬時期,羅馬軍隊到來後,由於這裏有兩條重要的河流,為駐紮軍隊提供了方便,這裏便成了軍營。此後又增加了許多羅馬建築物。這座古城堡在戰火紛飛中幾易其主,幾次被夷為平地。15世紀,在塞爾維亞曆史上出現了一位聖明君主,名字叫斯帝芬·拉紮列維齊,他在執政期間注重擴建城池,在卡萊麥克丹山上的城堡中修建了斯帝芬行宮,在山下的城堡中修建了軍港,使這裏一度成為發展最快、最輝煌的時期。因此,貝爾格萊德成為塞爾維亞的中心。1521年,土耳其占領了貝爾格萊德,直到18世紀,奧匈帝國與土耳其的戰爭使卡萊麥克丹又進入了一個新的曆史階段,短短幾年中,城堡被重建3次,使這裏成為歐洲最堅固的軍事堡壘。當時塞爾維亞發生的諸多戰爭,包括土耳其統治塞爾維亞500年期間所發生的戰爭都與這裏有關,現存的卡萊麥克丹都是大羅馬時期、奧匈帝國時期、土耳其時期的建築。特別是在近代的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中,卡萊麥克丹的許多建築被毀,破壞慘重,隻留下斷垣殘壁。古往今來,這裏作為守城的重地,又因當地人在曆次保衛戰中取得了許多勝利而被津津樂道。
進入城堡,遊客們可看到保存下來的城牆、城門、望塔、鍾樓、國王門、牢門、羅馬井、無名英雄墓、教堂等。登上城堡最高處,一座大型雕塑格外引人注目。它建於20世紀30年代。一位塞爾維亞年輕人,左手托著和平鴿,右手握著劍,表示勝利的意思。當地人引以為榮地將其稱為“勝利碑”,同時它成為貝爾格萊德的象征和標誌性建築。我在貝爾格萊德拍攝的諸多電視片的出鏡開場白,就是選擇這裏作為畫麵背景。無論是拍多瑙河、薩瓦河,還是城堡本身,都特別有代表性。
如今,地處美麗的薩瓦河、多瑙河畔的卡萊麥克丹已成為國內外旅遊者的旅遊勝地和塞爾維亞族人日常休閑的重要場所。城堡內古樹參天,綠草如茵。此外,軍事博物館、動物園也設在這裏,人們經常可看到塞爾維亞族人舉家來這裏遊玩。當地一位詩人曾描繪說,薩瓦河、多瑙河兩條河像一張嘴,卡萊麥克丹則是嘴裏的花,因此,凡到貝爾格萊德遊覽的外國客人,都把卡萊麥克丹作為首選,當地人曾有“不到卡萊麥克丹等於沒到貝爾格萊德”的說法。
玲瓏小國——捷克
我在匈牙利工作期間,曾兩次走訪捷克共和國。捷克位於歐洲中部,國土麵積為7.89萬平方公裏,東西寬493公裏,南北長278公裏,東北與波蘭接壤,東南與斯洛伐克相鄰,南部是奧地利,西部及西北部與德國交界。從地圖上看,其形狀頗像一個橫臥的桃核。捷克城市環境優美,無論是首都布拉格還是邊境城市卡拉維窪裏,都集中了歐洲的建築精華。幸運的捷克在二戰中是東歐唯一沒有遭到戰火破壞的城市,使這座歐洲名城的建築得以完整保存。
鳥瞰金色布拉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