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瑙河上的玫瑰——布達佩斯
被譽為“華爾茲之王”的世界著名作曲家約翰·施特勞斯創作的圓舞曲《藍色多瑙河》使歐洲第二大河——多瑙河聞名於世,也使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增添了一層迷人的抒情色彩。
我國古典名著《水滸傳》裏,有個叫“夜行記”的人,堪稱日行七八百裏。1999年4月25日,我依托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從北京登上班機,經過近11個小時的連續飛行,到達了被譽為“多瑙河玫瑰”的布達佩斯。從空中鳥瞰,靜靜的多瑙河把這座城市一分為二,河西是布達,河東是佩斯。八座美麗的大橋將其連為一體,成為經典河段,一望無垠的大平原是匈牙利的糧倉,一直向東延伸到羅馬尼亞、南斯拉夫邊境。
匈牙利位於歐洲的中心,總麵積93030平方公裏,依山傍水。有雄偉的阿爾卑斯山脈屹立在西部,喀爾巴阡山在東北部,兩座著名的山脈從西向東北連成一線,把匈牙利環抱其中,猶如一道天然屏障,擋住了來自歐洲三個方向的強風侵襲。境內有美麗的多瑙河貫穿,有中西歐最大的淡水湖、被稱為“匈牙利海”的巴拉頓湖鑲嵌在西部,該湖麵積為600平方公裏,周圍湖光山色,每年吸引著成千上萬的遊人紛至遝來。匈牙利北部是山嶺綿延、起伏不平的山地,有全國著名的林區。夏季,山林裏泉水淙淙,從山上流向山下,形成一道獨特的山林美景,群山之中還隱藏著沉睡了上千年的火山群,周圍是肥沃的火山灰和高低不平的山穀帶,匈牙利的葡萄產區、果樹區就在這片山穀中。此外,匈牙利的主要礦產資源也分布在北部的丘陵和山地之中。
美麗的風光、豐富的物產和悠久的曆史文化使匈牙利成為世界著名的旅遊度假勝地。據世界旅遊組織介紹,匈牙利已躋身世界旅遊勝地國家前10位,每年有2000多萬遊客到這裏旅遊,這個數字是本國人口的兩倍以上。首都布達佩斯是一個有200萬人口、曆史悠久的國際大都市,是中歐(僅次於柏林)的第二大城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珍貴的世界遺產之一,曾被法國人評為“世界上最安靜的首都”,它猶如一顆明珠,鑲嵌在多瑙河這條藍色的飄帶上閃閃發光。
在中國北京魯迅博物館裏珍藏著一本價值連城的書——德文版《裴多菲詩選》。該書第18頁左側用鋼筆寫著裴多菲的《自由愛情》詩的中文譯文:“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這首為千百萬中國讀者所熟悉的名詩,其作者就是匈牙利最著名的愛國詩人裴多菲。
裴多菲,1823年1月1日出生於奧地利帝國統治下的多瑙河畔阿伏德平原上一個匈牙利小城,在瑟克什堡同沙俄軍隊大血戰中犧牲,年僅26歲。身後留下22歲的妻子和1歲半的幼子。他一生中寫下了800多首抒情詩和8部長篇敘事詩,此外還有80多萬字的小說、政論文、戲劇和遊記,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在戰火中完成的。這樣的高產率,使裴多菲在歐洲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那一首首膾炙人口的詩篇,至今仍被廣為傳誦。因為有了裴多菲,匈牙利這個美麗的國度也逐漸為人們所認識。
2003年8月27日,坐落於中國北京阜內大街的魯迅博物館裏氣氛熱烈,正在這裏訪問的匈牙利政府總理邁傑西和中國文化部部長孫家正,在一片熱烈的掌聲中,共同為匈牙利著名詩人裴多菲的銅像揭幕。在場的中匈貴賓、外交官和文化人士為這一象征兩國文化交流和人民友誼、有著非凡意義的事件熱烈鼓掌,同時也被魯迅、裴多菲這兩位偉大作家、詩人的高貴品質和人格魅力深深感動。據介紹,在外國文藝家中,除了上海有俄羅斯大詩人普希金的銅像外,裴多菲的銅像在中國是第二座。
在布達佩斯市中心的多瑙河畔,有座海拔235米的蓋萊特山,山上有尊自由女神銅像,建於1947年。女神雙手高舉著象征勝利的棕櫚樹葉,兩旁還有標誌著征服妖魔和向往光明的雕塑作陪襯。登上蓋萊特山,不但可以鳥瞰布達佩斯全景,還會想起裴多菲的那首表達了匈牙利人民為爭取自由而英勇奮鬥的名詩,詩歌反映了他們在鬥爭過程中可歌可泣的艱難曆程。這座城堡正是在裴多菲等人領導和發動的1848年~1849年匈牙利資產階級革命和自由鬥爭失敗後,獲勝的奧地利人為威懾匈牙利人民而建。今天,這座城堡依然彈痕累累,它仿佛記載著匈牙利老一代人許多的辛酸。蓋萊特山的山腰有一座弧形的建築,中間有一個手舉十字架的銅像,銅像雕的是從意大利到這裏傳播基督教的蓋萊特神父。他曾是國王伊斯特萬兒子的宮廷教師,後被不願接受基督教的匈牙利人殺死。現在這座山就以他的名字命名。在這座山的山腳下,還有一座修長的白色的橋,取名於曾是歐洲最美麗的哈布斯堡王朝的伊麗莎白王後,即茜茜公主,橋下還有她的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