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4月25日,在歐洲別具魅力的誘惑下,我告別了家人,從北京登上班機,飛往一個遙遠而神秘的國家——匈牙利。在我不惑之年能有幸持公務護照踏出國門,我的夙願終於實現。在被稱為“多瑙河玫瑰”的美麗國家匈牙利從事新聞工作,著實讓我有些激動。我出發的日子正值巴爾幹半島陰雲密布,北約對南聯盟野蠻轟炸,硝煙還未散去,我的遠行不免使家人和朋友有些擔心。在我到達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的第二周,就驚悉我駐南使館被炸,當地華人義憤填膺地前往美國駐匈使館抗議,這時我才明白我所工作的地方使世界震驚、使中國震驚,這將是一個充滿血腥與戰爭的國度,危險將伴隨我的旅程。此後,我漂泊在匈牙利和南聯盟兩國之間,2002年6月13日結束工作回國。2005年5月至7月,我作為政府代表團隨團記者,再度來到曾留下我足跡的匈牙利、前南聯盟、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烏克蘭等國,見到了老朋友,又結識了新朋友。
我在東歐的日子裏,遊曆了很多國家,考察了變化萬千的人間真相,在經曆了危險和艱辛的同時,也留下了許多美好而難忘的回憶。在匈牙利認識了久負盛名的原中央電視台新聞節目主持人薛飛,在南聯盟見到了塞爾維亞民族英雄“瓦爾特”,采訪了塞爾維亞總理金吉奇(已故)。這些與眾不同的經曆促使我下決心將所見所聞寫出來以饗世人、朋友及國內讀者,以不虛東歐之行。特別是作為職業記者,由於所在國社會製度不同,我自然知道了許多鮮為人知的事,並與眾多外國朋友進行了廣泛的交流,獲知身處異國的同胞出國闖事業的艱難。另外,我所去過的匈牙利、前南聯盟、烏克蘭、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波蘭、捷克、羅馬尼亞、斯洛伐克、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等東歐國家,都有著悠久的曆史和燦爛的文化,又為我用鏡頭看東歐提供了取之不盡的創作源泉。作為新聞工作者,我願將了解到的一切毫無保留地饗食於讀者。
本書在成書過程中,承蒙我駐外使館官員、駐外記者、旅匈華人、前南聯盟國際友人及國內諸多朋友的無私幫助和鼓勵,特別是得到了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石嘴山市委宣傳部、寧夏紅枸杞產業集團公司、寧夏博爾鹿業生物製品有限公司、銀川運輸有限公司等單位和企業的大力支持與協作,在此一並致謝!
2006年10月成書於寧夏·銀川
鄧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