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床在行進中已不知所蹤,到處是洪水與泥石流裹挾的巨石和肆虐的雪水,車根本無法前進,於是隻有下車徒步。一個十一二歲的藏族小男孩在村口收門票,一人15元。小男孩告訴我們,來回需要走六個小時的路。我們一行在河道裏跳躍前進,整個山穀幾乎難得看到人影,隻是偶爾遇到自由自在的牛群和羊群在山穀裏懶洋洋踱著方步。望山跑死馬,一個小時後,冰川依然遙不可及,為了節省時間和體力,我決定單獨尋找一條道路,沿著牛群和羊群走出的便道,我開始孤軍奮戰。結果路越走越難,越走越險,腳下到處是長滿水草的泥潭,一不小心就陷進去,而周圍到處是高達兩三米長著粗刺的灌木,往上看隻能看到藍色的天空,周圍隻有密密麻麻的灌木,林子裏靜得隻能聽見樹枝劃到衣服發出的聲響和自己劇烈的心跳。前麵已沒有路可以行走,此時我聽到芝麻在遠處大聲呼叫我,但我的回答很快在濃密的林子裏飄散得無影無蹤,她根本聽不到我的回應。此時想退回去已不大可能,因為我已經走了起碼半小時,唯一的選擇隻有從灌木最下麵的空隙中鑽出去,一直走到河道邊,於是我不得不彎腰屈膝,把衝鋒衣拉到腦袋上,把手縮進衣服裏,不讓一點兒皮膚暴露在外麵以保護自己。顧不上各種樹刺的拉扯和挽留,也顧不得腳下的泥潭和水草的殷勤,近20分鍾後,我終於連滾帶爬到了河邊。
此時我們的隊伍已分成了幾撥,來自深圳的GG走在最前麵,不斷在遠處向我們招手,我們則在中間,招呼最後麵那些MM們。走過一片草甸,走過一個叫米堆的小小村莊,米堆冰川就是因我們身旁這個叫米堆的小村子而得名。村子前麵是一片開闊的河床,河床的盡頭是一座小山,小山的背後就是那高高聳立不停召喚我們的米堆冰川。
在高原上,每走一步都需要消耗極大的體力,當我們艱難地穿過河床時,小山已矗立在我們眼前。我們沿著河水衝刷的河道行走,一邊是隨時可能垮塌的山體,一邊是湍急的河流,我們不斷在大大小小的石頭上攀爬跳躍,跌跌撞撞爬到小山背後,結果眼前的景象讓我們心裏充滿了絕望,一片巨大的湖泊阻擋在我們麵前!此時要想走到冰川,唯一的選擇是沿著湖岸繞進去,而這一繞,對體能已經消耗殆盡的我們來說,實在是一個挑戰。此時時針已指向下午5時,冰川頂上也開始刮起了大風。如果繼續前進,即使走到冰川上,我們也可能因風雪彌漫而什麼都無法看見,而且回來的道路同樣艱險,如果時間太晚,安全是個很大的問題,雖然芝麻一再要求進去,可我堅決阻止了這種極為冒險的舉動。因為米堆冰川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冰川,而是一個能夠躍動的冰川,這在全世界都是極為罕見的。中國46000多條冰川中,也隻有它和南迦巴瓦的則隆冰川具有這種特殊的技能。據記載,1988年7月15日深夜,這個冰川突然躍動,斷裂的巨大冰川末端瞬間砸入冰湖之中,使冰湖水狂湧而出,成千上萬立方水幾分鍾內裹挾著泥石流翻滾而下,衝毀了川藏線上的18座橋梁和42公裏路基,使這條藏東唯一的生命線中斷半年之久!我們呆呆坐在湖邊的石頭上,看著這壯美而潔白如玉的冰川,看著它落差近800米的冰瀑從天而降,看著那些存在了上百萬年的冰雪發出幽幽的藍光。這條中國最大的季風海洋性冰川,雖藏在西藏的崇山峻嶺之中,卻享受著印度洋的滋潤和嗬護。每年從印度洋吹來的西南季風,沿著雅魯藏布江和察隅河穀北上,深入這高山峽穀之中,帶來大量降水,於是在這個叫米堆的村莊後,誕生了這個巨大而壯美的精靈!
那迷人的冰瀑奇觀,也隻有在米堆等少數地方發育得那麼完美。米堆的冰瀑,因米堆冰川補給豐富、消融迅速才得以出現,如果消融過快補給不足,冰瀑就會斷裂,形成懸冰川;如果補給過快消融不足,我們看到的就不是冰瀑,而是一片冰雪天地。
在山頭靜靜發呆,突然發現兩隻不知名的動物沿著河道奔跑,一直想找個合適的地方到達河的這邊,可它們終究沒能找到合適的地方,不得不沿途折回,消失在我們的視野中。它們無法過來,我們也肯定無法過去,幸好我們及時終止了冒險過河的舉動。
回來的路上,芝麻累得躺在河床的石頭上不願意動彈,一半是因為勞累,一半是因為沒有到達冰川之上的沮喪。雖然我也心有不甘,但安全最為重要。我下定決心:米堆,我總有一天還會回來!
回望漸行漸遠的然烏湖、來古和米堆冰川,內心充滿了依戀與不舍,這個鮮為人知的香巴拉,將會永遠停留在我們的記憶深處,裝點我們的夢境。
有信仰,才能更靠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