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背包路上手牽手(9)(1 / 3)

第三天,我們進入了芒康地區,大家一路開著玩笑,路途變得輕鬆而愉快。當車爬上海拔5008米的東達山口時,我們麵對遙遠高聳的雪山,啃著水果和麵包,慶祝這來之不易的勝利,絲毫沒有意識到巨大的危險正在向我們逼近。跑在最前麵的車突然發出一聲巨響,車身傾斜並直直衝向懸崖,我們不禁發出尖銳的驚叫,那輛車上也發出了淒厲的呼叫。終於,它踉踉蹌蹌在地上劃出一道深深的印痕後,在離懸崖不到1米的地方停了下來。我們趕緊停車跑過去,車上一片死寂,半晌,大家才發出不知是哭還是笑的聲音。原來,第一輛車上的人由於高原行駛經驗不足,在給車胎放氣時不能準確掌握氣量,放的氣太少,隨著海拔不斷升高,外界氣壓不斷降低,車胎內部壓力不斷增加,終於在這一刻無法忍受而爆胎,幸虧駕駛員駕駛經驗豐富,沒有緊急刹車和猛打方向,否則後果不堪設想。而這一天,我們的車也在半路突然出現狀況,方向盤變得不聽使喚,往左邊打時居然沒什麼反應,而在荒蕪人煙的雪山上,根本無力來解決這個問題。好在刹車沒什麼問題,大家挑出一名駕齡最長、經驗最豐富的夥伴來開,大家都提心吊膽,但還是開玩笑地寬慰他說:我們這麼多人的身家性命都交給你了,你一定要把看家本領使出來!就這樣趔趔趄趄一路下山,終於到了左貢縣城,把這個傷員弄進修理廠一查,原來我們的車有幾顆螺絲不知道什麼時候跑掉了,大家都嚇出一身冷汗!二郎山、折多山、東達山、業拉山,一山更比一山高;大渡河、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一江更比一江險。換了一次減震,補了兩次輪胎,不知道廢掉多少顆螺絲,第四天下午,我們終於來到了然烏,來到了我們夢中的聖地,來到了這瑰麗的天堂。它,是那麼曼妙而壯麗,美得令人窒息。

然烏湖區麵積22平方千米,湖麵海拔高度為3850米。其意為“屍體堆積在一起”。傳說湖水裏住著一頭黃牛,湖岸生活著一頭水牛,兩頭牛互不相讓,結果較量中雙雙戰死。兩頭牛死後,屍體變做湖兩岸的大山,仍虎視耽耽隔湖相望。然烏,就是因這“屍體堆積在一起”的然烏湖而得名。而地理學家告訴我們,然烏湖根本不是兩頭牛相撞,而是三頭牛相互頂撞的結果,這三頭牛就是喜馬拉雅山脈、念青唐古拉山脈、橫斷山脈,然烏湖正好處在三條山脈的交會處。

然烏湖的具體形成時間大約是在200年前,當時的一次山體滑坡將河道堵塞,大大小小的泥石流在峽穀裏四處奔騰,巨大的地質災害過後,就形成了如今這個堰塞湖,因而它並非我們通常所見的圓形或橢圓形,湖泊狹長幽深,長度達20餘千米,寬度則從1~5千米不等。整個湖泊被分為上、中、下三段,每段之間有大片農田、村莊,由窄窄的小河相連。湖的西南為岡日嘎布雪山,南麵為阿紮貢拉冰川,東北方向則是伯蘇拉山,雪山上那些融化的雪水就成為了然烏湖的主要水源補給。就是這個狹長而纖秀的湖泊,卻是雅魯藏布江的主要支流帕隆藏布的主要源頭,其湖水一路歌唱奔大海,一直奔向印度洋。

然烏湖整個湖區很寂靜,沒有任何喧嘩,沒有任何嘈雜。遠處冰川矗立,雪山高聳,漫山遍野五彩的樹林和灌木叢,平坦的青稞地,經幡飛舞的白塔,高高聳立的青稞垛,在田野裏自由遊蕩的馬群和羊群,還有隨季節的不同,呈現出或翠綠或碧藍或灰白等不同顏色的湖水,一切都是那麼詳和而寧靜。走在然烏湖畔,兩岸的山嶺雄偉挺拔,湖泊中星羅棋布的岩石與小島點綴其間,湖麵上或樹影婆娑或薄霧彌漫,讓人如進夢幻之境。

當天晚上,和磨房、越野E族的幾個朋友在然烏的客棧裏胡亂喝了一通工夫茶,看天陰沉沉的,於是早早休息,在睡袋中祈禱明天太陽和我們有個浪漫的約會,期望能拍到第二天的日出。第二天早早起床,與前日在途中偶遇的兩個浙江小夥一起出發進然烏湖,天還很黑,世界是如此的寧靜,沒有蟲鳴,沒有狗叫。站在山坡上,捂著衝鋒衣,頂著大風,等待夜幕褪去後的第一縷霞光。斑駁的霞光透過雲層灑落在遠處的雪山上,風在雪山之頂卷起大雪形成了龍卷風柱,令我們心儀已久的日照金山久久沒有出現。

尋訪世外桃源

我們沿著湖畔向峽穀深處前進,挺進來古冰川。來古冰川是美西冰川、雅隆冰川、若驕冰川、東嘎冰川、雄加冰川和牛馬冰川六條冰川的總稱,因它們都圍繞著山下的來古村而得名。來古村海拔4100米,意為“隱藏著的、世外桃源般的村落”。而來古冰川也是西藏已知麵積最大和最寬的冰川,曾有人說來古冰川與南北極冰川是同一係列冰川。

進來古冰川,開始還有公路可走,當然所謂的公路,就是一條毫不起眼的土路,一側是隨時掉落石塊的峭壁,一側是隨時可能墜入湖中的懸崖。遇到前方來車,在很遠的地方就要找地方避讓,否則就隻有永遠堵在那裏。就是這條毫不起眼的土路,卻是通往察隅的生命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