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文化生活、飲食與北京街巷地名(2)(2 / 3)

從古銅鑄開始,鑄幣的形狀便一直是圓形的。如今社會上流通的大量鑄幣也是圓形的。

紙幣小談

我國的紙幣,是在西漢時期的白鹿“皮幣”和唐代的“飛錢”的基礎上,逐漸發展演變而來的。宋代的商業相當發達,為了適應商業需要,就出現了人類經濟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紙幣——“交子”。因當時多用楮樹皮為原料造紙,故亦名曰為“楮券”。宋代時期產生的“交子”,不僅流通的範圍相當廣,而且種類也有不少。有交子、關子、會子和錢引等。其中的交子紙幣的圖案,是人物、密碼、圖章等;而錢引的形製比交子要美觀得多:每張錢引紙幣,由六顆印印製而成,而六顆印都飾以一定的美麗花紋,例如或飾以金雞,或飾以金花,或飾以雙龍等。以後曆代的紙幣,都是在宋代的基礎上不斷發展演變而成。

明清兩代時期的紙幣如“大明通行寶鈔”和“大清寶鈔”,雖然都有所改進,但基本上是沿襲以前的。但是大清戶部銀行的鈔票,同“大清寶鈔”紙幣相比較,內容和形製上都有相當大的改革:舊式的鈔票是豎型的,新式兌換券是橫式的;舊的大,新的小。另外像“清銀行兌換券”,以及地方上的紙幣如“江西官銀總號壹圓銀元票”等,在形製及紙幣上飾製的美麗花紋等方麵,大體上已經和我們現在使用的紙幣差不多了。

以錢命名的北京街巷地名例舉

錢市胡同(宣武區):東起珠寶市大街,西不通行。門牌1號至7號,4號至10號。

大錢市胡同(西城區):北起南長河,南至西直門外大街。門牌1號至23號,2號至82號。

小錢市胡同(西城區):東起高梁橋路,西至大錢市胡同。門牌1號至9號,2號至6號。

南錢串胡同(西城區):東起北錢串胡同,西至龍頭井街。門牌1號至15號,2號至10號。

北錢串胡同(西城區):北起羊角燈胡同,東至三座橋胡同。門牌1號至17號,2號至16號。

房錢庫胡同(西城區):東起景山西街,西至雪池胡同。門牌1號至6號。

錢糧胡同(東城區):東起東四北大街,西至大佛寺東街。門牌3號至33號,2號至62號。

錢糧南巷(東城區):北起錢糧胡同,南不通行。門牌1號至19號,2號至10號。

錢糧北巷(東城區):南起錢糧胡同,北不通行。門牌1號至5號,2號至10號。

南榆錢胡同(西城區):北起什坊小街,南至辟材胡同。門牌1號至19號,2號至26號。

北榆錢胡同(西城區):北起後泥窪胡同,南至什坊小街。門牌1號至13號,2號至6號。

生肖與北京街巷地名

虎屬獸類中的哺乳綱,貓科。體呈淡黃色或褐色。有黑色橫紋。尾部有黑色環紋。背部色濃、唇、頜、腹側和四肢內側白色,尤其是前額,有似“王”字形斑紋。

虎的生活習性則屬於夜行性,能遊泳。它主要是捕食野豬,鹿、獐、羚羊等動物。它分布於亞洲、北至蘇聯西伯利亞,南抵印度尼西亞、印度等地。我國有東北虎,其特征是:體大,毛色較淡,產於長白山,小興安嶺等處;華南虎,特征是:體稍小,毛色深濃,分布於長江流域以南地區。

虎被列入十二生肖,並被稱為“寅虎”。為什麼稱呢?這是古人將十二時辰和十二生肖(俗稱屬相)給聯係在一起,依次名曰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古人根據生活中的經驗,逐漸認識到,半夜子時是鼠出洞活躍的時間,故為“子鼠”;日落酉時,天黑之前,雞大多開始上窩,所以歸納為“酉雞”;從點燈戌時開始,狗大多開始夜間看家,所以稱為“戌狗”;而天亮前的寅時,老虎已醒來活動,所以又叫“寅虎”。其他,如“亥豬”、“卯兔”和“申猴”等,與上類似。

虎還被列入七十二候的候應。因為虎對節氣規律性變化的反映,亦比較典型,即每年一到大雪節氣,它們才開始交配,即“虎始交”。所謂“虎始交,虎猛獸,故本草日能辟惡魅,今感微陽氣益甚也,故相與而交。”(《月令氣候圖說》)所以,“獸中之王”被選列入七十二候,作為冬季大雪節氣二候的候應,名為“虎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