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期農業生產和生活實踐活動中,人們逐漸發現雉每年一到冬季農曆十二月小寒節氣時,雉往往是雄雌同鳴。吳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裏作了比較透徹解釋:“錐雉,文明禽,陽鳥也。雊,雌雄之同鳴也。感於陽而後有聲。”所以,雉被選列入七十二候,作為冬季小寒節氣三候的候應,叫做“雉錐”。
鳥類與人們的生活比較密切。所以,它們被選列入城市街巷地名,北京同全國許多城市一樣,許多街巷地名也是用鳥來命名的。
以鳥命名的北京街名例舉
石雀胡同(東城區):東起新太倉胡同,西至東四北大上街。門牌1號至43號,2號至26號。
大鵓鴿胡同(東城區):東起燈市口北巷,西至王府井大街。門牌1號至31號。
大翔鳳胡同(西城區):北起後海南沿,西至柳蔭街。門牌1號至29號,2號至42號。
鴉兒胡同(西城區):東起煙袋斜街,西至甘露胡同。門牌1號至79號,2號至56號。
孔雀胡同(宣武區):東起順河三巷,南至三廟街。門牌1號至9號,2號至16號。
喜鵲巷(宣武區):北起定居胡同,南至廣安門內大街,西至廣安胡同。門牌1號至21號,2號至16號。
鴨子橋路(宣武區):東起廣安門南濱河路,西至鐵路一線。門牌1號於43號,2號至16號。
鴨子橋南裏(宣武區):東起廣安門南濱河路,西至鴨子橋路。北起鴨子橋路,南到蓮花河故道。門牌1號至6號。
鴨子橋北裏(宣武區):東起廣安門南濱河路,西至廣安門南街,北接北京市廣外鋸條加工廠,南到鴨子橋路。門牌1號至12號。
鷂兒胡同(宣武區):東起前門大街,西至留學路。門牌1號至47號,2號至42號。
燕翔東裏(朝陽區):東起平房,西至首都機場南路,北接機場南路東裏,南到汽車運輸隊。門牌樓(順)1至80門牌9至12號。
燕翔西裏(朝陽區):東起首都機場南路,西至西平街,北接小天竺路,南到南平街。門牌樓(順)1至14,門牌17至23號。
魚
魚,之所以為人們所喜愛,除了它的食用價值外,還由於它是一種美好的文化象征。例如,古人寄信時常把書信結成雙鯉形狀寄遞。對此,唐代詩人李商隱《寄令狐郎中》詠有:“嵩雲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一紙書。”相傳更早的時候,人們以絹帛寫信,把它裝在真鯉魚腹內傳給對方,稱做“魚箋”。漢代蔡邕作有一首樂府詩就是描寫這樣的一種信件:“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因為,它又有“魚素”的美稱,並形成“魚傳尺素”的文學典故。
明、清以來盛行的“八寶圖”中的“玉魚”,因為諧音的緣故被人稱做“吉慶有魚(餘)”,以象征年景好。在人們喜聞樂見的魚物圖中表達這種吉祥之意的還有:“金玉同賀”,畫的是金魚、荷花;“家家得利”,畫的許多人家買鯉魚的場景。
在浙東一帶,在新媳婦下花轎時,隨手把銅錢(俗稱“銅子”)撒在地上,叫做“鯉魚撒子”,因為鯉魚產子多,取“子孫滿堂”的吉祥之意。
過去,在上海、浙江寧波等地,農曆年初有接財神的習俗。前者,把活鯉魚穿絲繩,貼紅紙作為祭品,號稱“元寶魚”。後者以錫盤供上兩條黃魚,象征金子,因為舊時當地人稱金條為“大黃魚”、“小黃魚”;有的地方還把供後的活鯉魚拿到江、河放生,寓意“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
魚符
唐高祖(李淵)避其祖李虎的名諱,廢除虎符,改用黃銅做“魚符”,武則天則改為“龜符”,中宗(李顯)初年又恢複為“魚符”。符亦分左右兩半,字都刻於符陰,上端有一“同”字。側刻“合同”兩半字,首有孔,可以係佩。符分開後,每半邊符上隻有半邊字,合在一起才見完整的“合同”兩字,所以又稱此符為“合同”。現在“合同”一詞也是來源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