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自然界與北京街巷地名(5)(2 / 3)

唐代的魚符、龜符除作為發兵用的兵符外,也是官員出入宮門的身份標誌,五品以上的官,則皆有隨身佩帶的符,分金質、銀質、銅質等。“親王以金庶官以銅,皆題其位、姓名。”後世遂以“金龜婿”代指身份高貴的女婿或丈夫。

魚上冰

在長期生產和生活實踐中,人們逐漸發現:魚的種類雖然比較繁多複雜,但它們卻有著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每年一到立春節氣,河流漸漸融化時,魚兒就會從水底下,遊浮上近於冰。因魚對節氣規律性變化的反應比較突出典型,所以被選列入七十二候,作為立春節氣三候的候應,叫做“魚陟負冰”,亦俗名為“魚上冰”。何謂“魚上冰”?吳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裏解釋道:“魚當寒威之時,伏於水下。逐其溫暖,至正月陽氣即上,魚遊於水,上近於冰。”

魚的種類雖然比較多,但歸納起來,不外乎有兩大類:一類屬食魚;一類屬於觀賞魚。魚同花鳥一樣,亦被選列入城市街巷地名,北京當然亦不例外。

以魚命名的北京街巷地名例舉

鯉魚胡同(東城區):西起水磨胡同,東不通行。門牌20號。

南鮮魚巷(東城區):北起北京站西街,南至東鎮江胡同。門牌1號至17號,2號至22號。

北鮮魚巷(東城區):北起西裱褙胡同,南至蘇州胡同。門牌1號至16號。

中鮮魚巷(東城區):北起蘇州胡同,南至北京站西街。門牌1號至35號,2號至26號。

金魚胡同(東城區):東起東四大街,南至王府井大街。門牌1號至35號,4號至14號。

魚雁胡同(西城區):北起南成胡同,南至平安裏西大街。門牌2號至6號。

鮮魚口街(崇文區):東起施興胡同,西至前門大街。門牌1號至123號,2號至114號。

金魚池東街(崇文區):北起西曉市街,南至天壇路。門牌2樓至22樓。

金魚池西街(崇文區):北起西曉市,南至天壇路。門牌1至27樓。

金魚池中街(崇文區):北起西曉市,南至天壇路。門牌(順)1號至4號,1樓至27樓。

金魚池巷(崇文區):北起龍須溝北裏,南至天壇路。門牌1樓至25樓。

雙魚胡同(宣武區):南起琉璃廠東街,北不通。門牌3號至5號。

眾所周知,昆蟲是世界上種類最多的一類動物,現在已描述過的昆蟲種類超過100,000種,占已知動物種類的3/4到4/5。昆蟲不僅種類繁多,它們與人類也有著極其密切的關係。據估計,對人類健康和國民經濟有重要影響的重要害蟲就有10,000種以上,盡管人們用盡各種辦法來防治害蟲,全世界每年仍有20%的農產品被害蟲毀掉。在世界範圍內,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人死於虐疾、登革熱等由昆蟲傳播的疾病。當然,也有很多有益的昆蟲,例如蜜蜂、蠶、紫膠蟲等,它們早已為人們所利用,至今仍有重要的經濟價值。此外,還有很多昆蟲已經成為遺傳、發育生理、以及病理學實驗中的常用的實驗動物,在奠定現代生物學知識的基礎方麵發揮重要作用。

此外,中國的古人還發現昆蟲與氣候或節氣的變化規律關係密切,他們將其作了總結,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