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自然界與北京街巷地名(4)(1 / 3)

我國有悠久的賞荷的曆史,古時已將農曆六月二十四日定為“觀蓮節”,並以此日為荷花生日。顧祿《清嘉錄·荷花蕩》中載:“沈朝初《憶江南》詞雲:‘蘇州好,廿四賞荷花。’其注曰:‘六月廿四日,為荷花生日’。”過去在老北京城,什刹海是賞荷的好去處。花開時,北岸風景最佳:“綠柳垂緣,紅衣膩粉,花光人麵,掩映迷離,真不知人之為人花之為花矣。”(《燕京歲時記》)

荷花在人們日常生活中也是不可缺少的伴侶。如生於泥水中的藕不僅可以製作成藕粉,用沸水調衝加糖食用,而且還可製成各種美味可口的佳肴。荷的成熟種子,即人們所說的蓮子,經過加工製作,是一種不可多得的高級補品。

荷全身都是寶,就連荷葉、荷梗、荷蒂等均可入藥。知道這些後,當我們站在湖邊江畔再來欣賞這些荷花時,定會更加有所感慨吧!

菊花

菊,為我國傳統觀賞的名花之一,它與花中之王牡丹一樣,特別受到人們的喜愛。菊花在秋季天高氣爽、露結霜重、群芳盡落的清秋季節盛開,並迎霜挺秀,所以,被選列入“七十二候”,作為秋季“寒露”節氣三候的“候應”,叫作“菊有黃華”。

蠟梅

每年一到冬季,數九寒天,朔風凜冽,百花都在休眠,然而金黃色的蠟梅花,恰恰就在歲寒的時節,破蕊怒放,吐出芬芳的香氣,以別具一格的豐姿惹人喜愛。

實際上,蠟梅並不是梅屬,而是蠟梅科,落葉灌木。其特征是:葉對生,橢圓狀卵形。每年一到臘月始開花,花芳香,花的外部為黃色,內部為紫褐色。因蠟梅本非梅屬,所以,南宋詩人範成大在《梅譜》裏明確指出:“蠟梅本非梅類,以其與梅同時而香又相近故名蠟梅。”明代的《花疏》裏亦指出:“蠟梅是寒花絕品,人言臘時開,故以臘名,非也”,則認為因“色正似黃蠟”,而被譽名為蠟梅。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蘇東坡則認為是因為其香如梅花、色似黃蠟,所以,被人們才給它起了蠟梅這芳名。

我國比較著名的賞梅勝地,有杭州西湖的孤山,廣東大庚嶺的羅浮山,武昌東湖的梅嶺,蘇州的鄧尉,無錫的梅園等。

以花命名的北京街巷地名例舉

大菊胡同(東城區):東起東直門南大街,西至新太倉胡同。門牌1號至33號,2號至36號。

菊兒胡同(東城區):東起交道口南小街,西至南鑼鼓巷。門牌1號至57號,2號至22號。

小菊胡同(東城區):東起東直門南小街,西至新太倉胡同。門牌1號至33號,2號至36號。

蓮花胡同(宣武區):東起爛縵胡同,西至西磚胡同。門牌1號至15號,2號至16號。

丁香胡同(東城區):北起北京站西街,南至船板胡同。門牌1號至7號,2號至6號。

桂花胡同(東城區):南起報房胡同,北不通行。門牌1號至13號,2號至12號。

杏花天胡同(西城區):西起地安門大街,門牌號1號至8號。

棠花胡同(西城區):北起鼓樓西大街,西至德勝門內大街。門牌1號至47號,2號至10號。

翠花街(西城區):東起趙登禹路,西至翠花橫街。門牌1號至25號,2號至20號。

翠花胡同(東城區):東起王府井大街,西至東黃城根北街。門牌1號至51號。

南翠花街(西城區):北起新簾子胡同,南至西鬆樹胡同。門牌1號至57號,2號至44號。

翠花橫街(西城區):北起富國街,南至大茶葉胡同。門牌1號至9號,2號至5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