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自然界與北京街巷地名(4)(2 / 3)

蓮花池東路:東起廣安門北濱河路,西至三環中路。東段南側,屬宣武區管轄;西段北側,屬海澱區管轄;南側,屬豐台區所管轄。

東花市大街(崇文區):東起白橋大街,西至北羊口街。門牌1號至315號,2號至216號。

西花市大街(崇文區):東起北羊市口街,西至崇文門外大街。門牌1號至14號,2號至142號。

蓮子胡同(崇文區):北起巾帽胡同,南至東興隆街。門牌1號至11號,2號至12號。

蓮花河胡同(宣武區):北起蓮花沿,南至廣安門外大街。門牌1號至35號,2號至14號。

蓮花河東裏(宣武區):東起蓮花河,西至蓮花河胡同,北接蓮花河沿,南到蓮花河南裏。門牌1號至90號。

花枝胡同(西城區):東起德勝門內大街,北至三不老胡同。門牌號1號至19號,2號至24號。

花枝巷(西城區):北起什坊小街,南至鎖鏈胡同。門牌1號至9號,2號至12號。

花梗胡同(東城區):北走香餌胡同,南至大興胡同。門牌1號至25號,2號至24號。

北梅竹胡同(東城區):東起王府井大街,西不通行。門牌2號至13號。

東花枝胡同(東城區):東起林家胡同,西至禮拜寺街。門牌1號至11號,2號至8號。

西花枝胡同(東城區):東起禮拜寺街,西至德勝門外大街。門牌1號至3號,2號至8號。

花園胡同(東城區):西起北鑼鼓巷,南至東輦店胡同。門牌1號至27號,2號至32號。

花園北巷(東城區):西起北鑼鼓巷,南至花園胡同。門牌1號至27號,2號至26號。

什錦花園胡同(東城區):東起東四北大街,南至大佛寺東街。門牌1號到57號,4號至38號。

花園大院(西城區):北起長安街,南至東絨線胡同。門牌8號至26號。

花園宮胡同(西城區):北起按院胡同,南至成方街。門牌23號至141號,2號46號。

花園北巷(東城區):東起花園胡同,西起北鑼鼓巷。門牌1號至17號,2號至12號。

北京以花取名的街巷地名,不僅是上述這些,還有許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鳥類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其婉轉的歌聲、靈巧的神態、鮮豔的羽毛都給人以美的享受。

黃鸝

黃鸝,亦稱之為黃鶯、黃鳥、倉庚等,它是屬於一種觀賞鳥。《詩經·豳風·七月》篇裏記載:“春日載陽,有鳴倉庚。”唐代詩人杜甫在詩作裏,亦有描寫:“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因每年一到春季驚蟄節氣,就會出現黃鸝婉轉悅耳的鳴叫聲,人們將列入“七十二候”,概括名為“倉庚鳴”,作為春季驚蟄節氣第二候的候應。

北京頤和園內還有聽鸝館。始建於清乾隆時,光緒年間重修,後有二層戲台。1892年(光緒十八年)德和園大戲樓建成後,這座供宮廷唱戲演出的聽鸝館就擱置不用了。

大雁和小燕

“知時鳥”大雁和小燕的生活習性很有趣,一旦找到“伴侶”,就結為終身“夫妻”。一對雁,當失去一方,另一方就再也不找尋“配偶”了。而失去配偶的孤雁,就專門為雙雙對對的雁群守夜打更,雁群如遇襲擊,則嗚叫報警。人們將這種孤雁名曰“雁奴”。

每年春秋之際,遷徙的雁群,便在天空中排列成整齊的“人”字或“一”字形隊伍,緩緩地扇動著翅膀,不時地發出“嘎一嘎一嘎”的鳴叫聲。自古以來,許多詩人寫出的名篇佳作對大雁都有描述,如王勃《滕王閣序》:“雁群驚寒,聲斷衡陽之浦。”陸遊的《函居》詩:“兩霽雞棲早,風高雁群斜。”盧綸《奉和太常王卿春夜對月見寄》詩:“露如輕雨月如霜,不見星河見雁行。”